桃花源记 陶渊明

31

description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桃花源记 陶渊明

Page 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渊

Page 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Page 3: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Page 4: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Page 5: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Page 6: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Page 7: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Page 8: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Page 9: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Page 10: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Page 1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Page 1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Page 13: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Page 14: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Page 15: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Page 16: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Page 17: 桃花源记 陶渊明
Page 18: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建筑大师贝聿铭• 贝聿铭 (1917— )

是美籍华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 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贝氏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建筑师。

• 他的设计简洁利落,合理,有秩序性,这是贝氏作品创作写照。精益求精,对形势空间,建材与技术的不断研究,是他建筑水准提升的原因,是他作品精髓所在,这正是促使贝聿铭在建筑上名垂不朽,其作品屹立长存的主因。

Page 19: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日本MIHO 博物馆

• “我们的业主正好在东面的山坡上拥有一块地,原是作停车用的,我当时想,为什么不从山坡的另一边开个山洞,在山谷中造一座桥,由桥将游人引入博物馆,从而避免了沿山路进入势必影响自然的做法?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进“桃花源” 、别有洞天的故事,为我设计山洞和过桥带来了灵感。”

Page 20: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跨上几级水泥台阶,一座半环形的建筑物出现在眼前……有一辆小型的敞篷电瓶车送我们经过两旁满栽樱花树的通道。从“垂樱”枝条的茂密程度,可以想见春暖三月时的似锦繁花。

Page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樱林道的尽头连着一段穿山隧道…

Page 2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接着又 是一座极具现代质感的斜拉索跨峡谷吊桥。

Page 23: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对面广场的远端,两座日式平房一前一后,高耸的屋顶似乎占去整个屋高的三分之二。其形状宛如举行各种“祭”的时候,日本人所戴传统帽子上方的冠突。

Page 24: 桃花源记 陶渊明
Page 25: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别小看这两座连体 “平房”,其建筑面积竟达 9240多平米。——不过,百分之八十的建筑体积被藏入“地下”,亦即山体中了。 。

Page 26: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花岗岩从广场一直铺到美术馆门前斜坡上的三段台阶 ,进门之后就全是大理石地面了。

Page 27: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只见馆厅一律玻璃落地门窗,钢框条把门窗分隔成一整排透明的“屏风”,“连环画屏”映印着远山、碧树、红叶、翔鹰,景色美不胜收。

Page 28: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Page 29: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欲入展览厅,就得先下一层楼。日光透过天窗照射在楼梯上,因此有足够的亮度。

Page 30: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往里走,展厅内就全靠灯光照明了。壁灯发出茶色的幽柔的光,似乎带领我们穿越时间隧道,从现代回到悠悠远古。

Page 3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游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 练习:我们都有一个愿望,就是教育以学

生的素质提高为中心,没有应试的压力。请用形象的语言,描写一下你想象中“素质教育”的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