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47
1

description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科技、市场和政策等。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 (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 ) 、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 ( 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 、劳动力的数量 ( 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 。 主导因素的变化: ( 钢铁工业为例 ) 原料 — 交通 — 市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Page 1: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

Page 2: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科技、市场和政策等。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 (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 ) 、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 ( 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 、劳动力的数量 ( 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 。 主导因素的变化: ( 钢铁工业为例 ) 原料—交通—市场。

2

Page 3: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1· 广东卷 ) 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2) 题。

3

Page 4: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从产业链角度看, 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

A.配套产品生产 (仪表、轮胎等 )

B.汽车研发 (发动机、变速箱等 )

C.农机制造 (拖拉机、农用车等 )

D.能源加工 (石油、天然气等 )

(2)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 .原料 B.市场 C .动力 D.劳动力

4

Page 5: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产业链;服务业

解析: 第 (1) 题,从产业链结构图可以看出, P 环节为整车制造提供配套产品。第 (2) 题,售后服务是汽车投放市场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应是市场。

5

Page 6: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A (2)B

6

Page 7: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低。仔细读图,分析 P 与汽车各产业链条关系,对比四选项选出最佳答案。服务业属零售型商业,布局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7

Page 8: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0· 浙江卷 )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 MN、 PQ 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 (1)~ (2) 题。

8

Page 9: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M→N、 P→Q 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

A .甲、乙;① B .乙、甲;②C .甲、乙;② D .乙、甲;①(2)Z 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

A .③④ B .④⑤C .⑤⑥ D .③⑥

9

Page 10: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第 (1) 题,由 M→N和 P→Q 经过的地形海拔变化,不难选出 M→N 对应甲, P→Q 对应乙;②水库较①水库距自来水厂更近,工程建设费用低,②水库到自来水厂地势越来越低,能实现自流引水,符合题意要求。

第 (2) 题,③地位于台地上,地势较高,光照条件更好,适合建玻璃温室大棚;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城镇河流的下游,图中⑥地符合条件。

10

Page 11: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C (2)D

误区提示: 第 (1) 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知识,地形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考查地形图的判读能力,工程选线。解题关键: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对应时抓住关键点。 第 (2) 题,考查玻璃温室大棚布局条件,污水处理厂布局条件。考查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容易误选 A ,要注意④与⑥的海拔差异。

11

Page 12: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工业联系的三种方式、工业的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工业地域的形成1 .工业联系的三种方式 (1) 生产联系:生产上具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2) 非生产联系 ( 空间联系 ) :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劳动力或原材料等。 (3) 信息上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12

Page 13: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 .工业的集聚与工业地域 (1) 工业集聚是指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的集聚现象。这样可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

(2) 工业地域的形成是由于各个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导致工厂在一定地域发生集聚,从而出现规模效益,工业集聚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地域的形成,促使了工业城市的出现。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

13

Page 14: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0·福建龙岩调研卷 ) 工业集聚往往会形成工业地域。据此回答 (1)~ (2) 题。

(1) 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色冶金工业在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的附近集聚

B .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在港口或铁路枢纽附近集聚

C .电子元器件厂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一定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D .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也是工业集聚形式之一

14

Page 15: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 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②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度低③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其工厂之间都有投入—产出的联系④制糖厂、糕点厂等形成的工业地域规模小,一般不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A .①② B .②③C .②④ D .①④

15

Page 16: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工业集聚、工业联系的条件解析: (1) 有色冶金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靠近能源、电力等。电子元器件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而电子产品组装厂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属于工业分散的典例。 (2)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的区别主要在于形成原因的差异,与发育程度高低没有关系,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有投入—产出的联系,有的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

16

Page 17: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B (2)D

思路点拨: 不同指向型工业集聚条件各不相同;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低的影响条件及其与工业集聚是否有关联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所在。

17

Page 18: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0· Ⅱ全国卷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 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 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 (1)~ (3)

题。

(1) 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

A .原料地 B .消费市场

C .劳动力价格 D .交通运输18

Page 19: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 S 州的主要原因是 (   )

A .接近原料产地 B .接近消费市场

C .利用廉价劳动 D .方便产品运输

(3)据材料推测, 20世纪 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

A .原料生产环节 B .加工环节

C .运输环节 D .销售环节19

Page 20: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第 (1) 题,柑橘果酱生产厂所需原料重量大、易腐烂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而加工好的果酱运输较为方便,因此影响该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地。第 (2) 题,由材料知,巴西东南沿海的 S 州拥有大型港口,而柑橘种植并不都在 S 州,故选 D 。第 (3)

题,国际竞争需要有运输作保证。由题意知, 20世纪 80年代中期,随着专用轮船的使用,才使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故在 80年代初期主要问题应出现在运输环节。

20

Page 21: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A (2)D (3)C

误区提示: 第 (1) 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方面的知识。解题关键:把握题干中“一般而言”等说法。第 (2) 题,仍是考查工业区位选择知识。但特别要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第 (3) 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应用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语句。

21

Page 22: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臭氧破坏、全球变暖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22

Page 23: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0·福建师大附中模拟卷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 (1)~ (3)题。

23

Page 24: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 B .劳动力C .技术 D .交通(2) 由图可知 (    )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②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 I 类国家④ 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 D .②④

24

Page 25: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3)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    )

A .加快②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 .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 .与 I 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①②类产业

D .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25

Page 26: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与发展方向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不同国家产业转移、不同国家产业升级以及我国产业调整的方向,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Page 27: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B (2)A (3)B

27

Page 28: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按照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①为劳动密集型工业,②为重化工业,因此 B正确。 (2)Ⅰ类国家工业化发展早,率先发展,完成产业升级,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Ⅱ、Ⅲ类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落后,受制于前者,处于不利地位。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不仅取决于 I 类国家,还取决于其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政策。

28

Page 29: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3)重化工业消耗的资源多,污染大,过度引进会产生很多环境问题。我国劳动力数量多,就业压力大,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往往不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由制造业大国向创造性大国转变,回忆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知。

29

Page 30: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0·福建三明模拟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集聚可获取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

布局B .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

投资者建厂C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D .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30

Page 31: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本题通过考查企业空间发展特点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一,现代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产品往往需多道工序、多个工厂共同完成,导致工厂与工厂间生产上的联系。 第二,工业集聚有利也有弊。工业集聚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但工厂过分集聚,会导致许多环境问题,因而有些协作工厂间可相隔较远距离,形成工业分散现象。

31

Page 32: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第三,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中,有的是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有的则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其地理空间上的联系,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而开辟的。

32

Page 33: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B

误区提示: 现代工业联系越来越多,以何种方式联系没搞清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现阶段工业集聚的条件不同。

33

Page 34: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 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34

Page 35: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0·福建龙岩一模卷 )下图是东北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5

Page 36: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流域 人口 ( 万人 )

水资源利用量( 亿 m3)

人均 (m3/人 )

辽河 4944 160.73 373

全国 116000 5566.04 2315

36

Page 37: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 图中 A 、 B曲线分别代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 pH值为 5.6 的曲线,请判断: B曲线为__________ 。   (2)该区域大部分地区 4.5< pH

< 5.6 ,推测该区域的能源消费构成可能以__________ 为主。(3)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商品粮基地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 所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该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 。

37

Page 38: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4) 图中阴影区是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图表分析,该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8

Page 39: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 工业污染与酸雨产生的关联

• 商品粮基地建立的条件

•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

39

Page 40: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东北地区是比较成熟的经济大区,工农业都比较发达。辽河是我国东北地区季风区的一条河流,因此根据图中辽河的分布可判断 A 代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代表 pH值为 5.6 的曲线。我国煤炭一般伴生硫矿,因此在燃煤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 4.5< pH< 5.6 。东北地区土地条件优越 ( 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集中连片等 ) 加上水分条件好等优势,这里分布着我国两大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分布着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辽中南工业区,其发展有许多区位优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今后应注意调整工业发展方向。

40

Page 41: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pH值为 5.6 的曲线 (2)煤 (3)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 ①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②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③土壤肥沃;④水分条件较好 (4)辽中南工业基础雄厚;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振兴东北工业的政策 (5)①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加快轻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 ②限制耗能、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发展 ③加强技术改造,减少三废排放,保护环境

41

Page 42: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东北地区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长,相应带来的污染也严重。

42

Page 43: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2010·福建厦门模拟卷 )读“意大利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43

Page 44: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 依据图中信息,描述意大利工业的扩展方向。(2) 近年来,意大利在西西里岛建立了炼油工业,该工业属于 ________指向型工业,其原油可就近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地区进口。(3)塔兰托是该国大型钢铁企业,将其设置在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意大利新兴工业举世瞩目,依据意大利新兴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谈谈我国发展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

44

Page 45: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意大利工业发展的理解。意大利原有的工业重心、人口重心集中在北部地区,近年来,意大利充分利用本国各种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带动中部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意大利以中北部为依托,带动和促进南部 (包括西西里岛 ) 经济的发展。

45

Page 46: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1) 由北向南扩展。 (2) 市场 北非 中东(3) 交通便利,接近原料、动力基地和消费市场。(4)我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不断改进的银行信贷体系与政策,适宜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开放,有利于吸引外资及先进的生产技术;政府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46

Page 47: 专题 10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 发展

学生不熟悉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不了解意大利处在联系印度洋、大西洋的重要航线上,从而造成答题错误。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