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典型样本 ——蒲江明月村 · 远远的阳光房等陶艺和 ......

Post on 17-Aug-2020

5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乡村文化振兴典型样本 ——蒲江明月村 · 远远的阳光房等陶艺和 ......

文旅融合与振兴

蒲江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明月样本

村乡

723户6.78平方公里 2218人

全国文明村

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国家级西部乡村旅游人才实训基地

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首批成都市文创产业园区及主题旅游目的地

一部规划

一项普及

一个机制

一套体系

塑造乡村文化新风貌 焕发乡村文化新气象 培育乡村文化新乡贤 助推乡村文化新产业SUZAOXIANGCUNXINFENGMAO HUANFAXIANGCUNXINQIXIANG PEIYUXIANGCUNXINXIANGXIAN ZHUTUIXIANGCUNXINCHANYE

“四个1”之

一部规划1塑造乡村文化新风貌

《蒲江县乡村振兴规划》

一、重塑与“绿水青山”生态相融合的乡村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明月村发展始终坚持"

适度发展"理念,按照

“景观化、景区化、可

进入、可参与”思路,

整体保护茶山、竹海、

松林等生态资源,整田、

护林、理水、改院,注

重保留原有林盘院落和

地形、水系特征。

二、再造与川西民居元素相协调的乡村建筑

• 围绕风貌景观塑造、地域文化挖掘、

内部功能完善,投入6000万元,建

成占地77亩的明月新村,保留了原

生态川西林盘韵味。

• 推进乡村老屋、老旧院落改造提升,

投入近400万元打造“谌塝塝”微

村落。

• 实施文创院落改造和林盘修护项目

28个,形成了气质鲜明的独院式乡

村艺术酒店和精品民宿。

院落改造

明月村新村

院落改造

三、新建与文创旅游产业相匹配的乡村设施

旅游厕所

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

施明月环线景观提升及导视

系统安装。建成:

2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游客接待中心

8.8公里旅游环线

8公里绿道

7个生态停车场

5个旅游厕所

文化艺术中心与游客接待中心功能整合,被住建部评为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

“四个1”之

一项普及2 焕发乡村文化新气象

一、提出乡村艺术普及目标

30% 30%

开展乡村艺术普及

的行政村,活动覆

盖面达到村居民常

住人口数30%以上,

并逐年增长

全县覆盖乡村艺术

普及活动参与率达

到行政村数30%以

上,并逐年增长

明月书馆 陶艺博物馆篆刻传习所

建成个性化乡村艺术普及点15个

二、打造乡村艺术普及点

蓝染博物馆

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非遗传习所、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大院、具备条件的村民院落等固定场所,配备

相应的设施设备,确定乡村艺术普及培训师开展培训服务,打造了“明月书馆”“明月画室”“明月

夜校”“篆刻传习所”“书画展览室”等个性化乡村艺术普及点15个。

三、开展乡村艺术普及活动

艺术知识普及

艺术活动普及

乡风礼仪普及

艺术技能普及

艺术欣赏普及

设定 “4+1”基本服务

明月讲堂 陶艺培训

明月画室 茶艺培训

开展培训240余期

年培训1.5万人次

孵化培育了明月之花

歌舞团、明月村放牛

班合唱团、明月古琴

社、明月之花歌舞团、

守望者民谣乐队等村

民文艺组织。打造了

《明月甘溪》《茶山

情》《明月之蓝》等

原创歌舞作品,出版

发行新老村民共同创

作的诗集《明月集》。

乡村艺术普及

守望者民谣乐队

明月之花歌舞团

明月村放牛班合唱团

制定乡村艺术普及标准

总体要求

服务内容

服务要求

服务管理

《蒲江县乡村艺术普及服务规范》

“3+1”服务模式“一个点”

“一名师”“一支团”认知或掌握一个以上的艺术门类。

四、制定乡村艺术普及服务规范

以明月村为样本,制定和发布国

内第一个县级《乡村艺术普及

服务规范》。规定了相关术语和

定义,提出乡村艺术普及应遵循“价

值引领”“培育乡风”等原则。

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艺

术普及服务点,成立艺术普及社团等

“3+1”工作模式,分步推进、梯度

提升、逐步实现村民认知或掌握一个

以上的艺术门类的目标,培养村民感

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

力。明确了乡村艺术普及的总体要求

、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服务管理。

“四个1”之

一个机制3 培育乡村文化新乡贤

一、出台人才政策

二、引进新村民

吸引了100余名艺术家和文化创客成为新村民。

顺应明月村的历史、人

文、自然等资源禀赋,

充分挖掘本土陶艺手工

艺传统,开展非遗生产

性保护,培育本土陶艺

和蓝染品牌。同时创新

引进蜀山窑、火痕柴窑、

远远的阳光房等陶艺和

蓝染项目入驻。

三.传承与创新结合

四、开展“乡村文化走出去”

摩洛哥“感知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成都仁和春天展 北京798跨年文创展 明月集专场朗读会

新老村民和谐共处

开展创先争优评比活

动,明月村新旧乡贤

共处、共荣、共享,

以文育风,提高乡村

社会文明程度。

五.制定新村规民约

13项新村规民约

“四个1”之

一套体系4 助推乡村文化新产业

文化馆

文化科

产业科

摄影家协会

书画家协会

3+2读书

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保障,

引导、扶持和助推乡村文化产业

发展,提高乡村“造血功能”。社会团体局骨干科室

旅游科

乡镇文化站

乡村旅游合作社

音乐家协会

会展办

指导机构

县文体旅局

一、成立指导机构

二、党建引领

成立明月村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党

委,下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

。以阵地建设、班子提升、党员

示范带动为突破,优化园区党组

织架构,由党员牵头负责项目促

建、人才引进、产业提升、新村

建管等方面工作,引进专业人才

负责项目统一规划、招商、推广

和管理。

三、融合农商文旅体

2000亩茶园 6000亩雷竹 1000亩松林

“茶山竹海松林”生态本底

通过187亩国有建设用地和闲置院落

产权流转,引进陶艺、蓝染手工艺、

艺术工作室、剧场等文创项目45个。

由村委会牵头成立,村民自愿入股,

县文体旅局指导,成立明月村乡村旅

游合作社,引导村民创业项目23个。

三、融合农商文旅体

“明月造”系列农创文创

产品

同比增长

全村人均纯收入20327元。

2017年明月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

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

明月村已从市级贫困村

变身为乡村文创乐园

和安居乐业的理想村

201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以“文艺进乡村,月是故乡明”为题对明月村进行了深度报道;2018年4

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又以明月村为例介绍乡村人才振兴的做法。

成佳镇麟凤村

长秋乡长秋新村

光明乡余家碥

白云乡窑埂村

20个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