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奋斗就会有成功2013/07/02  · 人也有,坐在靠近门口的那个小伙子就...

Post on 18-May-2020

5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会奋斗就会有成功2013/07/02  · 人也有,坐在靠近门口的那个小伙子就...

QiCaiQiao七彩桥责任编辑 王小平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B5 文化大虹桥

社址:华山路1220弄2号长宁新闻中心二楼 新闻部副刊部:62517206 总编办公室62517286 报纸投递投诉电话:62517285 传真:62517289 邮编:200052 上海宝联电脑印刷有限公司排印(T:51088165)

上海区县报优秀品牌

就象遇到第一眼就砰然心动的人却不及交谈就得匆匆离别;在罗马走马观花的6小时,是一种痛苦。公元前500多年始建的古罗马,在经

历了2000多年的沧桑巨变后,今日仍能从它散散落落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残留废墟上,感受到当年宏伟的帝国气派。坐大巴去斗兽场,进入赭褐色高大城墙内的旧城区,眼前就是古罗马帝国的遗址,窗外掠过斑驳石墙,半圆拱门,几列残柱,半壁城堡,一大片高高低低的断壁残垣……分布并无规则,这里一堆,那里一摊,保留着千年前的原始位置。马路小心翼翼从中穿过,现代楼房谦恭地从夹缝伸出。古老,在罗马是一种谁都要让步的身份,哪怕半堵墙,一块遗址地基,都有一种傲然和霸气。奇怪的是,这种对古老和陈旧不加管束的放纵,反使这座城市有一种时空对视形成的隐隐然的不凡气势,一种沧桑面容与年轻脸孔相得益彰的和谐表情,一种如同行驶在时间隧道里的延伸感,纵深感。这就是罗马的味道,罗马的与众不同。多年前,读乔万尼奥里的小说〈斯达

克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安东尼和克里

奥佩特拉〉,对罗马就心向往之。但是导游说,这座城市,起码一周时间才能看清,要细细玩味须得半个月。而我们,只有6小时。这使窗外飞快掠过的罗马更象一

个诱惑。一大片废墟掠过,导游指着说,那是古罗马人的集贸市场,还没看清,过去了;一大片遗址迎面扑来,导游指着说,那是古罗马时期一个豪华澡堂,还没看清,又过去了……听着精彩的目录,却看不到详细内容,三年前坐在车

里的焦虑和失望,至今留存在心。喜欢看几千年前的哪怕一块石头,

一堵断壁,它是想象的支点,时光在细细打量中倒流,场景在慢慢移步中浮现,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古罗马经历了共和制,帝国制,公元476年被灭而进入中世纪,14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地。

六小时,只算与它擦肩而过。参观了斗兽场,凯旋门,西班牙广场,

许愿池,梵帝冈,内心仍是满满的失落。整个罗马就是一个大景点。这只是皮毛。下午三点半驱车前往佛罗伦萨。心

仪已久的古城在视线中渐行渐远。罗马,挥手难说再见,能有一天重

归,再细细读你。

这是条不大的马路,路边有家小饭店,就一个大堂,七八张桌子,和两个小包间。饭店虽小,生意却是出奇的好,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来得稍

晚点的人就没有位子了,常有人坐在店外排队等着。饭店生意好,离不开客人的捧场,对此开这饭店的女老板深有体会,她年纪不大,做事心细,迎来送往,热情客气,客人有要求,她尽可能满足,菜肴上也是动足脑筋做特色,真正是把顾客当成了上帝。来这饭店的大多是一些熟面孔,陌生

人也有,坐在靠近门口的那个小伙子就是。还别说,这小伙子什么时候来的,女老板真没看见,回过神来时,才发现门口的小桌子旁已坐上了人。女老板忙过来招呼服务员上茶,一边问:一个人?来些什么?一碗葱油拌面。小伙子头也没抬。好的。女老板点上后把单子交给了服务员,关照到:面多点。这么精壮的小伙,寻常一碗面能吃得饱?说也奇怪,这之后小伙子几乎天天来。小伙子来时都是

这傍晚时分,饭店晚市刚刚开始之际,来了就要一碗葱油拌面,吃完了也不急着走,慢慢喝着饭店送的免费茶。显然他是在这附近工作的,单身。女老板对他就多了份关切,有时在他要的葱油拌面上加两块素鸡,有时加一只荷包蛋。起初小伙子一直说错了,没点过其他。服务员说没错,老板特地加的。如此再三,小伙子默认了。熟了,小伙子每次来也还是低着头,并不多说话,默默地吃着

面,面吃完后静静地喝着茶,通常要坐上一会儿。小伙子吃面的那张小桌子,只能坐一人,平时是老板把客人安排好之后稍事休息的地方,很少有其他客人入座,现在仿佛成了小伙子的专座。这天周末,小伙子吃完面,喝好茶,正要离开时,突然,饭

店正当中的一桌客人闹了起来———喝到兴头上的一男子硬是要敬另一男子酒,另一男子就是不喝,一旁的人乘机起哄,这敬酒的男子下不了台,猛地把杯中的酒泼向另一男子,那男子自是不甘,也把自己杯子里的酒回敬过去,这一来一去两人就动起了拳头。其实这架是不可能打起来的,他们一起来的人有七八

个,都是彼此熟悉的,不料其他人没有一个想到去劝一下,女老板眼看不行,急忙上前劝解,可刚到近前就被一看不见的手用力一推,要不是那小伙子冲过来托了她一下,就摔出去了。小伙子看似年轻,却极沉稳,他扶稳女老板后,走到那两人

中间不紧不慢地说:两位大哥,喝酒图个热闹,小弟敬敬你们好吗?小弟?你是哪里来的小弟?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其中一男子边说边伸出手欲把他往外推,谁知小伙子一动不动,另一男子见状也气呼呼地来拉他,小伙子依然稳如磐石,在一众人惊讶之际,小伙子两手轻按两人,说两位大哥坐下,小弟敬两杯。那两人竟乖乖地坐了下来,小伙子随即倒上杯酒,一口喝了,接着又倒上一杯,也一口喝了,然后说声:谢了!走回到门口的那张小桌旁坐下,继续喝起茶来。那一桌人面面相觑,随后买了单也走了。女老板事后才

知道这一桌人是存心来找茬的,要不是这小伙子———小伙子依旧每天傍晚时分过来,来了依旧是一碗葱油

拌面,不过这一碗面里,除了荷包蛋,还会有一块排骨。一天又一天,一眨眼的功夫,两个星期又过去了,这天

小伙子吃完面后匆匆走了,女老板跑过来招呼时,他已上了车,一辆黑色的跑车。女老板也没多想,回过头来忽然看见小桌上有个信封,信封口没封,打开一看有500元钱,钱里面夹着张字条,上面大概的意思是感谢饭店和服务员的照顾,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意义。这钱是平时加的菜钱,也是他个人的一点心意。字条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女老板却依稀看明白了,点了点头,很灿烂的笑了。

罗马 挥手难说再见王安诺

本报6月25日B2、3版仙霞街道“舞动人生”女子流行舞蹈队应为“舞动人生”退休人员舞蹈队,正确文字如下。

仙霞街道“舞动人生”退休人员舞蹈队成立至今已走过了近6年的时间。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已过花甲,为了健康,为了快

乐,大家走到了一起。这些舞蹈的业余爱好者,退休后才开始

学跳舞,在短短的几年里,大伙凭着刻苦、勤奋、执着的劲,跟着老师学舞艺,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曾在区、市舞蹈比赛中获得奖项。

街道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给了团队很

大的鼓励,也让大家真正体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寓意所在。团队中成员间互相关心爱护,营造了温暖的氛围,更值得赞美的是,她们每年都去敬老院慰问演出,用真情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特此更正并致歉。

小饭店记事

魏福春

现在的文苑艺园,貌似繁荣,却少有佳作,可说是杂草丛生。在零乱的稗草丛中,也有几枝嘉木良禾,挺拔俊立,青枝绿叶,随风摇曳。王兆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新都市人》是其中之一。

《新都市人》讲的是外来务工者来到大城市以后拼搏奋斗的故事。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带着美好的梦想来到上海,在各个角落、各种行业中艰苦奋斗,创造开拓,既改变自己的命运,又为大都市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剧中主人公祥子就是其中一位有为的青年俊秀。这部电视剧给充斥着血腥残杀、低俗无聊的荧屏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是一部有生活情味的电视剧、一部有时代特色的电视剧、一部有历史意义的电视剧,它是除《外来妹》之外表现外来务工者生活和奋斗的好剧。

现在的城市人口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落。在上海叫新上海人,在北京叫北漂族。不但在大都市,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小县城,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上海两千三百万人口,有一千多万是改革开放以后涌进来的。他们之中,有的成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有的默默无闻地为城市的建

设添砖加瓦,铺路修桥。他们是新城市成长壮大的乳母,是历史的功臣。新都市人口的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凡经济发达的国家,城市人口都大大超过农村人口。中国也正在推进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在上海,原来的郊区,同市区的差别已经不大,即使我的老家山区小县天台,凡是上海街市上有的,天台县城都有。社会进步之快,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记录这个历史的进程,是文学艺术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新都市人》之可贵,就在于它真实地描写了这一段历史。电视剧不但反映了新上海人为上海的建设所作的贡献,还通过扑朔迷离的男女情,感人至深的母子情,错综复杂的师生情,生死之交的兄弟情,通过在残酷的现实中挫折与奋起,失败与成功,传递出一种正能量,那就是激励人们顽强拼搏的奋斗进取精神。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离不开这种奋斗进取精神,那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弄潮的成功企业家,那些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和文化人,哪一

个不是艰苦奋斗出来的?奋斗精神是一种城市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精神。

《新都市人》中的主人公祥子就是这种奋斗精神的一个典型。而电视剧的出品人和扮演祥子的演员王兆祥与祥子有着相似的经历。王兆祥也是新上海人。他1992年从苏北泰州出来,从深圳到上海,从淮剧演员、流行歌手到电视剧主演,经历了许许多多艰难困苦.最后走向成功。从王兆祥身上折射出新上海人的奋斗精神,是有普遍意义的。当前的进城农民工以青年人居多。他们期望融入城市的

主流生活却又缺乏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渴望过上好日子但又缺乏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过硬的技能。“祥子“和王兆祥的成功之路可以给他们启迪,为他们指引。《新都市人奋斗史》一书真值

得渴望成功的外来青年好好一读。我虽然是生活在黄浦江畔五十八年

的老上海,但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也是五十年前的“新上海人”。我同祥子一样,也出身农村,自幼家贫。之所以能在这个现代大都市立足,除了社会环境和组织的培养,也是靠艰苦奋斗。祥子(王兆祥的艺名)的今天是我的昨天。由于惺惺相惜,故撰文推荐《新都市人奋斗史》一书。与外来务工的青年人共勉。

(此文为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王兆祥《新都市人奋斗史》序言)

会奋斗就会有成功萧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