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Chemical Gaze to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Post on 23-Jul-2015

117 views 3 download

Transcript of from Chemical Gaze to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從化學的凝視,到社會學的想像

Albert Tzeng, PhD Warwick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1993 化學 世界奧林匹亞金牌,保送台大化學系

1995 心理學

1998 服役空降特戰部

2000 出版界,天下遠見出版集團編輯 / 行銷企畫

2002 社會學 倫敦政經學院

2004 政治界 國會法案助理,選舉幕僚

2005 自由寫作編譯,出版《比陽光燦爛、比雪潔淨》

2006 英國華 大學社會學博班崴

2008/9 訪問中研院、香港大學、新加坡國大

2012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 博士後

2013 荷蘭萊頓國際亞洲研究中心 博士後

化學凝視的美

孔恩 (Kuhn) 《科學革命的結構》的 蒙啟科技樂觀主義的反省

意外的博雅教育 : 多元的理解模式

生理心理、臨床諮商、組織行為的探路

實證心理學的躊躇 ( 看似很科學,讀來不貼切 )> 知識社會學的提問

生涯探索:行動、勇氣,與「終極關懷」

服役與旅行:階級 / 地理的跨越

> 彼此生命如何連結

出版界: 知識產業下游的第一現場 > 資訊膨脹下的「注意力匱乏」

2001 世界 : 經濟重挫 +911

> 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未來、台灣的位置?

社會學想像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連結個人生命與宏觀脈絡

美國的想像與失落學院的制度馴化與社會脫節美國社會的多重斷裂綜藝化 / 財團化的民主

倫敦政經學院 ( LSE ):節點的力量世界網路的節點學院的社會連帶台灣留學生網路

「我是不是上了賊船?」知識哲學的斷裂與証悟思辯技藝 vs. 科學知識社會學做為一種「武術」

國會助理多元觀點的現實斡旋技術杯葛與制度障礙:立法效率的省思

選舉幕僚社會資源的限時動員:團體、社區、拜票願景溝通的關鍵期程

定位 Bridge-maker among Visions and Narratives

終極關懷:知識在當代社會的鑲嵌

知識傳統的地緣形塑:殖民、二戰、冷戰

知識的生產傳承:大學與高教體系

知識社群的分 :科學 歧 vs. 人文的對壘

知識的權力鑲嵌:民主想像的深化

帝國邊緣的台灣近代史

歐洲殖民貿易體系日本蘭學、東南亞人種形塑、亞洲高教

泛亞主義與日本「共榮圈」南進政策與台灣研究

中國內戰遺緒學術移民與知識傳播,國共對峙與認同政治(歷史課綱爭議)

冷戰體制早期台灣研究、美國基金會、「赴美留學潮」

大學在當代社會的「中心化」 ( 從山林到城市 )市場力量的穿透、運用國家財政的「可責性」知識目的的移轉:純學術的奢侈

經濟想像:人資培育、知識經濟、高教競爭 vs. 社會想像:公民教育、批判精神、公共場域

管理主義、學術全球主義知識社群的陣地移轉:地方系所 →(跨境)出版平台論文生產的同形化、代幣化、瑣碎化

教育做為「位階商品」 (positional good)民主時代,貴族階級的再製

衝突的經濟基礎:經費分配的比例邏輯

西方知識結構的歷史視野:↗ 科學 → 工程神學→哲學 社會科學 → 應用社科、區域研究 ↘人文學 / 藝術 → 設計

兩種文化:人文 VS. 科學 ( C.P. Snow ) 異的哲學基礎,功利教育體系下的「相對無知」歧

重視科學邏輯,同時捍衛不能被科學化約的人文性

型式民主:投票是最暴力的民主!實質民主:尊重、信任、溝通、妥協( How? )

專家系統 vs. 民 感受眾民粹、專家專政,還有什麼可能?(審議民主的機會)eg. 恐龍法官、三聚 、蘇花高、核安、衍生性金融產品、氰氨

公共注意力的匱乏民主體制 ( 民選政府、代議機構、倡議團體、草根組織、媒

體、專家與知識份子 ) > 多層次注意力篩選體系

宜於民主運作的言說文化

關於方向、反省、連結、勇氣與價值

關於方向:在規劃與變化之間80/20 法則、高度與視野、不確定下的抉擇

關於反省:書寫 /對話與後設批判

關於連結:人脈的 名與辯證、節點的意義污

關於勇氣

關於價 :用什麼定義自己?值事務、報酬、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