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与 RFID 标准体系

Post on 02-Jan-2016

189 view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EPC 与 RFID 标准体系. 1.EPC 的产生与发展 2.EPC 结构. EPC. 1.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2. ISO/IEC10536 ISO/IEC18000 3. ISO/IEC14443 ISO/IEC15693. RFID 标准 体系. EPC 与 RFID 标准体系.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 定义: EPC 的全称是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 EPC 的载体是 RFID 电子标签,并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EPC 与 RFID 标准体系

LOGO

EPC 与 RFID 标准体系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与 RFID 标准体系

EPCEPC1.EPC 的产生与发展2.EPC 结构

RFIDRFID标准标准体系体系

1.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2. ISO/IEC10536 ISO/IEC18000

3. ISO/IEC14443 ISO/IEC15693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 定义: EPC 的全称是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中文称为产

品电子代码。 EPC 的载体是 RFID 电子标签,并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EPC 旨在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从而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EPC 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 系统 EPC 系统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

( RFID )、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的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

旨在提高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被誉为是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新技术。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 概念的提出 EPC 概念的提出源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

展。●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无接触的方式实现远距离、多标签甚至在快速移动的状态下

进行自动识别。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得到了基本

保证。 在此基础上,人们大胆设想将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物品标

识和物流供应链的自动追踪管理。由此,诞生了 EPC 。

EPC 代码 单件物品一一对应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 产生 199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天才教授提出了

EPC (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开放网络(物联网)构想。

在国际条码组织( EAN.UCC )、宝洁公司( P&G )、吉列公司 ( Gillette Company) 、可口可乐、沃尔马、联邦快递、雀巢、英国电信、 SAP 、 SUN 、 PHILIPS 、 IBM 全球 83 跨国公司的支持下,开始了这个发展计划。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 在全球的发展 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EAN.UCC 系统)的主管机构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UCC )于 2003 年收购了 Auto ID Labs 的EPC 技术,从而使 EPC 纳入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2003 年 11 月 1 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UCC )成立了EPCglobal ,同时, Auto ID Center 于 2003 年 11 月 1 日更名为Auto-ID Lab, 为 EPCglobal 提供技术支持。

2007 年 4 月 16 日, EPCglobal 发布了一项开创性标准 -EPCIS (产品电子代码信息服务)标准 。当企业开始应用 EPCIS 标准共享产品数据以改善整个供应链下可控环境的效率时,该技术的真实潜力才能实现。”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global 2005 年 1 月, EAN正式更名为 GS1 (全球第一标准化组织)。 2005 年 6 月, UCC正式更名为

GS1 US 。目前, EPCglobal 是由 GS1 和 GS1 US 两大标准化组织联合成立,其机构组成如图所示。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global 体系框架包含三种主要的活动,由 EPCglobal 体系框架内相应的标准支撑,如图所示。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EPC 在我国的发展 参与 EPC研究的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AIM CHINA 等非营利机构以

及 Auto-ID 中国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EPC处于宣传和推广的起步阶段。

作为 EPC 系统的关键之一的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早在 1996 年就开始了。 1999 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完成了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科研项目《新兴射频识别技术研究》,制定了射频识别技术规范。 2002 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始积极跟踪国际 EPC 的发展动态, 2003 年完成了《 EPC 产品电子代码》课题的研究,出版了《条码与射频标签应用指南》一书。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2003 年 12 月 23 日,在北京举行第一届中国 EPC 联席会。此次会议,统一了 EPC 产品电子代码和物联网的概念,协调了各方的关系,将 EPC技术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为 EPC 在我国的快速、有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 年 4 月 22 日, EPCglobal China 在北京成立,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统一管理、统一注册、统一赋码和统一组织实施我国的 EPC 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及 EPC 标准化研究工作。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简介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ANCC) 是经国务院批准,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我国条码及物品编码工作的专门机构。

完成 EPC注册管理流程的制定,并开始发展 EPC 成员; 组织有关部门加强 EPC硬软件技术研究; 根据 EPCglobal 的标准研究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 EPC 标准; 加强 EPC 实验室研究; 联系企业建立应用试点; 开发了 EPCglobal China 网站; 出版了《 EPC 与物联网》及《 EPC 技术基础教程》等书籍; 承办了亚太地区 EPC 全球巡回培训首站的工作; 举办了两届 EPC 技术与物联网高峰论坛,有力推进 EPC 技术产业的发展。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什么是产品代码( EPC 编码)? 产品电子代码( EPC 编码)是国际条码组织推出的新一代产品编

码体系,原来的产品条码仅是对产品分类的编码, EPC 码是对每个单品都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编码, EPC 编码 96 位(二进制)方式的编码体系。

96 位的 EPC 码,可以为 2.68亿公司赋码,每个公司可以有 1600 万产品分类,每类产品有 680亿的独立产品编码,形象的说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大米赋一个唯一的编码。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什么是产品电子标签( EPC 标签)? 电子标签是由一个比大米粒 1/5还小电子芯片和一个软天线组成,

电子标签像纸一样薄,可以做成邮票大小,或者更小。

EPC 电子标签可以在 1-6米的距离让读写器探测到,电子标签一般可以读写信息,电子标签是一个成熟的技术, EPC 电子标签的特点是全球统一标准,价格也非常便宜。

EPC 电子标签通过统一标准、大幅降低价格、与互联网信息互通的特点,使电子标签应用风起云涌,在 2006 年全球电子标签应用已达到每年 600-

800亿片的用量。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什么是物联网? 电子标签(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产品电子码

(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互联网( INTERNET )三个元素的有效组合,孕育出正在改变世界产品生产和销售管理新网。

一个带有电子标签的产品,电子标签中有这个产品的唯一编码,当这个带有标签的产品通过一个读写器时,这个产品的信息就会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指定的计算机内,这个是一个全自动的产品流动监测网络。

EPC 开放网络(物联网)是构建在互联网之上全球物品流动信息传递网络。它将在全球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对产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环节物品流动监控的管理水平。

EPC 开放网络(物联网)同互联网一样也是一种应用,但这种应用是和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紧密结合的应用。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EPC 码 EPC 码是由一个版本号加上另外三段数据(依次为域名管理者、对象分类、序列号)组成的一组数字。

其中版本号标识 EPC 的版本号,它使得 EPC随后的码段可以有不同的长度;域名管理是描述与此 EPC相关的生产厂商的信息,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对象分类记录产品精确类型的信息,例如:“美国生产的 330ml罐装减肥可乐(可口可乐的一种新产品)”;序列号唯一标识货品,它会精确的告诉我们所说的究竟是哪一罐 330ml罐装减肥可乐。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EPC 系统的结构 EPC 系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

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为每一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它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 EPC )的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及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见下表 :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①EPC 编码标准: EPC 码是新一代的与 EAN 码和 UPC 码兼容的新的编码标准。 EPC 系统中的 EPC 编码与现行 GTIN相结合,由现行的条码标准逐渐过渡到 EPC 标准或与 EAN.UCC 系统共存于未来的供应链中。

②EPC 标签: EPC 标签由天线、集成电路、连接集成电路与天线的部分、天线所在的底层四部分构成。 EPC 码是存储在 RFID标签中的唯一信息。

③读写器:盘绕读写器的天线与盘绕标签的天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磁场。标签就是利用这个磁场发送电磁波给读写器。这些返回的电磁波被转换为数据信息,即标签中的 EPC 码。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④EPC 中间件 (神经网络软件 Savant):在贴有 RFID 标签的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读写器将不断收到一连串的 EPC 码。但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就是传送和管理这些数据。

Auto-ID 中心开发了一种名为 Savant 的软件技术,相当于该新式网络的神经系统。它利用分布式的结构,完成数据校对、读写器协调、数据传送、数据存储等任务。

⑤对象名解析服务 (Object Naming Service ONS):当读写器读取 EPC标签的信息时, EPC 码就传递给 Savant 系统。 Savant 系统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利用 ONS 对象名解析服务找到这个产品信息所存储的位置。 ONS 给 Savant 系统指明存储这个产品的有关信息的服务器,因此就能够在 Savant 系统中找到包含产品信息的 PML 文件,并将信息传递用于供应链管理。

⑥物理标记语言(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 ):所有关于产品的有用信息都是用一种新型的标准的计算机语言———物理标记语言( PML )书写。 PML 是基于已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可扩展标识语言( XML )发展而来的。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EPC 结构

EPC 系统工作流程 在由 EPC 标签、识读器、 Savant 服务器、 Internet 、ONS 服务器、 PML 服务器以及众多数据库组成的实物英特网中,其工作流程如下:

识读器从标签上识读出 EPC标签的编码信息。

分布式 Savant软件系统处理和管理由识读器读取的EPC 标签信息。

Savant 将 EPC 传给 ONS 。 ONS指示 Sanant 到一个保存产品文件的 PML 服务器的 IP地址。

PML 服务器利用 PML 技术把产品信息传到供应链上。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ISO 制定的 RFID 标准体系 1995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EC 联合技术委员会 JTCl 设立了子委员会 SC31 (以下简称 SC31 ),负责 RFID 标准化研究工作。

数据标准(如编码标准 ISO/IEC 15691 、数据协议 ISO/IEC 15692 、 ISO/IEC 15693 ,解决了应用程序、标签和空中接口多样性的要求,提供了一套通用的通信机制)、空中接口标准( ISO/IEC 18000 系列)、测试标准(性能测试 ISO/IEC 18047和一致性测试标准 ISO/IEC 18046 )、实时定位( RTLS )( ISO/IEC 24730 系列应用接口与空中接口通信标准)方面的标准。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RFID 在物流供应链领域中的应用方面标准由 ISO TC 122/104 联合工作组负责制定, 包括 ISO17358 应用要求、 ISO 17363货运集装箱、 ISO 17364装载单元、 ISO 17365运输单元、 ISO 17366 产品包装、 ISO 17367 产品标签。 RFID 在动物追踪方面的标准由 ISO TC 23 SC19 来制定,包括 ISO 11784/11785 动物RFID畜牧业的应用, ISO 14223 动物 RFID畜牧业的应用 - 高级标签的空中接口、协议定义。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EPCglobal 制定的 RFID 标准体系 与 ISO 通用性 RFID 标准相比, EPCglobal 标准体系是面向物

流供应链领域,可以看成是一个应用标准。 EPCglobal 的目标是解决供应链的透明性和追踪性,透明性和追踪性是指供应链各环节中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了解单件物品的相关信息,如位置、生产日期等信息。

在空中接口协议方面,目前 EPCglobal 的策略尽量与 ISO兼容,如 C1Gen2 UHF RFID 标准递交 ISO 将成为 ISO 18000 6C 标准。但 EPCglobal空中接口协议有它的局限范围,仅仅关注 UHF 860 ~ 930MHz 。

物联网标准是 EPCglobal所特有的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日本 UID 制定的 RFID 标准体系 日本泛在中心制定 RFID相关标准的思路类似于 EPCglobal ,目

标也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即从编码体系、空中接口协议到泛在网络体系结构,但是每一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

为了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准,在编码方面制定了ucode 编码体系,它能够兼容日本已有的编码体系,同时也能兼容国际其他的编码体系。

UID采用扁平式信息采集分析方式,强调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比较强调前端的微型化与集成。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三大标准体系空中接口协议的比较 这三个标准相互之间并不兼容,主要差别在通讯方式、防冲突协议和数据格式这三个方面,在技术上差距其实并不大。

EPCGlobal最重视 UHF 频段的 RFID 产品

日本对 2.4GHz 微波频段的 RFID似乎更加青睐,目前日本已经开始了许多 2.4GHz RFID 产品的实验和推广工作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标准体系分类与组成

EPCglobal 与日本 UID 标准体系的主要区别

编码标准不同 EPCglobal 使用 EPC 编码,代码为 96 位。日本 UID 使用 uCode 编

码,代码为 128 位。 根据 IC 标签代码检索商品详细信息的功能。 Auto ID 中心和泛在 ID 中心在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的功能方面

基本相同。 日本的电子标签采用的频段为 2.45GHz 和 13.56MHz 。欧美的 EPC

标准采用 UHF 频段,例如 902MHz-928MHz 。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8000

ISO/IEC 技术标准专门针对 IC卡专业技术标准主要包括 ISO/IEC 18000 (空中接口参数)、 ISO/IEC 10536 (密耦合非接触集成电路卡)、 ISO/IEC 15693 (疏耦合非接触集成电路卡)和 ISO/IEC 14443 (近耦合非接触集成电路卡),如图所示: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8000

ISO/IEC 18000作为目前相对较新的一系列标准,可用于商品的供应链,其中的部分标准也正在形成之中。其中, ISO/IEC 18000 系列包含了有源和无源 RFID 技术标准,主要规定了基于物品管理的 RFID空中接口参数。 ISO/IEC 18000 标准的内容如图所示: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8000

RFID 系统的主要工作频段包括

低频( <135 KHZ )高频( 13.56MHZ )超高频( 433

MHZ 、 860-960 MHZ )

微波( 2.45 GHZ ) 四个频段。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8000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8000

ISO/IEC 18000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新空中接口模式研究 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的标签技术很早就引起工作组

的重视,作为“物联网”基础的传感器和 RFID 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必将被进一步推进。

● 有源标签与传感器的引入,辅助电源的引入能够大大提高 RFID 标签的发射功率和 处理能力,从而增大标签的通信距离,提高标签的识别速率、抗干扰能力;

而传感 器与 RFID 标签结合,使 RFID 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物品的识别和跟踪,更可以实时监 视物品及其外界环境的状态,为物品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好处。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0536

ISO/IEC 10536 以识别卡—非接触的集成电路卡说明了非接触的密耦合 IC卡的结构和工作参数。该标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第二部分,耦合区的尺寸和位置。 第三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过程。 第四部分,复位应答和传输协议。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0536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0536

第 1部分,物理特性

在标准的第 1部分,规定了密耦合 IC卡的物理特性。对机械尺寸来说,规定了和非接触 IC卡相同的要求。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0536

第 2部分,耦合区的尺寸和位置 在标准的第二部分详细规定了耦合元件的尺寸和位置。这里不仅

应用了电感耦合元件( H1-H4 ),而且应用了电容耦合元件( E1-E4 )。耦合元件的配置是这样选择;密耦合 IC卡在插入式读写器中所有四个位置上工作(如下图)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0536

第 3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过程

能量供应 密耦合 IC卡的能量供应是通过四个电感耦合元件 H1-H4 来

完成的。 卡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 为了卡和读写器之间传输数据,可选用电感耦合元件或电容耦合元件。然而,在通信过程中,不允许在耦合方式之间进行切换。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0536

读写器到卡的数据传输 为了向 IC卡传输数据,标准优先选择电感耦合的方法。使

用场 F1-F4 的 90°相移键控为调制方法,同时同步键控所有的相位。根据 IC卡在插入式读写器中的位置,调制时耦合场之间可能产生如下的相位关系:

其中,状态 A 为非调制状态, A′ 为已调制状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0536

第 4部分,复位应答和传输协议

ISO/IEC 1053 的这一部分说明了读写器和 IC卡之间的传输协议。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范围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规定了邻近卡( PICC )的物理特性。它

应用于在耦合设备附近操作的 ID - 1型识别卡。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应与正在制定的 ISO/IEC14443后续部分关联使用。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

● 集成电路 Integratedcircuit(s) ( IC ): 用于执行处理和 /或存储功能的电子器件。 ● 无触点的 Contactless: 完成与卡的信号交换和给卡提供能量,而无需使用微电元件(即:从外部接口

设备到卡上的集成电路之间没有直接路径)。 ● 无触点集成电路卡 Contactlessintegratedcircuit(s)card: 一种 ID - 1型卡类型(如 ISO/IEC7810 中所规定),在它上面有集成电路,

并且与集成电路的通信是用无触点的方式完成的。 ● 邻近卡 Proximitycard ( PICC ) 一种 ID - 1型卡,在它上面有集成电路和耦合工具,并且与集成电路的通信

是通过与邻近耦合设备电感耦合完成的。 ● 邻近耦合设备 Proximitycouplingdevice ( PCD ) 用电感耦合给邻近卡提供能量并控制与邻近卡的数据交换的读 /写设备。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物理特性 ● 一般特性 邻近卡应有根据 ISO/IEC7810 中规定的 ID - 1型卡的规格的物理特性。 ● 尺寸 邻近卡的额定尺寸应是 ISO/IEC7810 中规定的 ID - 1型卡的尺寸。 ● 附加特性

紫外线X-射线

动态弯曲应力动态扭曲应力

可变磁场可变电场静态电流静态磁场工作温度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第二部分:频谱功率和信号接口 范围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规定了需要供给能量的场的性质与特征,

以及邻近耦合设备( PCDs )和邻近卡( PICCs )之间的双向通信。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应与 ISO/IEC14443 的其他部分关联使用。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并不规定产生耦合场的方法,也没有规定如何符合因国家而异的电磁场辐射和人体辐射安全的条例。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术语和定义 ISO/IEC14443 - 2 中给出的定义和下列定义适用于本国际标准:

● 位持续时间 Bitduration

一个确定的逻辑状态的持续时间,在这段时间的最后,一个新的状态位将开始。

● 二进制相移键控 Binaryphaseshiftkeying

相移键控,此处相移 180° ,从而导致两个可能的相位状态。

● 调制系数 Modulationindex

定义为 (a - b)/(a + b) ,其中 a , b分别是信号幅度的最大,最小值。

● 不归零 NRZ - L

在位持续时间内,一个逻辑状态的位编码方式,它以在通信媒介中的两个确定的物理状态之一来表示。

● 副载波 Subcarrier

以载波频率 fc调制频率 fs 而产生的 RF 信号。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缩略语和符号

ASK 移幅键控BPSK二进制移相键控NRZ - L不归零,( L 为电

平)PCD邻近耦合设备PICC邻近卡RF 射频fc 工作场的频率(载波频率)fs副载波调制频率Tb 位持续时间

邻近卡的初始化对话 邻近耦合设备和邻近卡之间的初

始化对话通过下列连续操作进行:

—PCD 的射频工作场激活 PICC

—邻近卡静待来自邻近耦合设备的命令

—邻近耦合设备命令的传送—邻近卡响应的传送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功率传输 邻近耦合设备产生一个被调制用来通信的射频场,它能通过耦合给邻近卡传送功率。

信道接口 耦合 IC卡的能量是通过发送频率为 13.56MHz 的阅读器的交变磁场

来提供。由阅读器产生的磁场必须在 1.5A/m~7.5A/m之间。国际标准 ISO14443规定了两种阅读器和近耦合 IC卡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A型和 B型。一张 IC卡只需选择两种方法之一。符合标准的阅读器必须同时支持这两种传输方式,以便支持所有的 IC卡。阅读器在”闲置“的状态时能在两种通信方法之间周期的转换。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第三部分:初始化和防碰撞算法 范围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规定了邻近卡( PICCs )进入邻近耦合

设备( PCDs) 时的轮寻,通信初始化阶段的字符格式,帧结构,时序信息。 REQ 和 ATQ 命令内容,从多卡中选取其中的一张的方法,初始化阶段的其它必须的参数。

这部分规定同时适用于 A 型 PICCs 和 B 型 PICCs.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术语和定义ISO/IEC14443 - 3 中给出的定义和下列定义适用于本国际标准: ●防碰撞循环 (Anticollision loop)

●可适用的 (Applicative)

●位碰撞检测协议 (Bit collision detetion protocol)

●数据块 (Block)

●异步数据块传输 (Block-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字节 (Byte)

●字符串 ●碰撞 ●能量单位 ●时间槽协议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缩略语和符号

ATQ 对请求的应答ATQA 对 A型卡请求的应答ATQB 对 B型卡请求的应答ATR 对重新启动的请求的应答ATS 对选择请求的应答ATQ-ID 对 ID号请求的应答CRC 环检验码RATS 对选择应答请求REQA 对 A型卡的请求REQB 对 B型卡的请求REQ-ID 请求 ID号RESEL 重新选择的请求

轮讯

为了检测到是否有 PICCs 进入到 PCD 的有效作用区域, PCD重复的发出请求信号,并判断是否有响应。请求信号必须是 REQA 和REQB ,附加 ISO/IEC14443其它部分的描述的代码。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PICC 的状态集 ●调电状态 由于没有足够的载波能量, PICC没

有工作,也不能发送反射波。 ●闲置状态 在这个状态时, PICC已经上电,能

够解调信号,并能够识别有效的REQA 和 WAKE-UP 命令。

●准备状态 本状态下,实现位帧的防碰撞算法或其它

可行的防碰撞算法。 ●激活状态 PCD 通过防碰撞已经选出了单一的卡。 ●结束状态

PICC 的命令集 PCD 用于管理与 PICC之间通

信的命令有:

REQA 对 A型卡的请求WAKE-UP 唤醒ANTICOLLISION 防碰撞SELECT 选择HALT 结束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第四部分:传输协议 范围

ISO/IEC14443 的这一部分规定了非接触的半双功的块传输协议并定义了激活和停止协议的步骤。这部分传输协议同时适用于 A型卡和 B型卡。 标准引用 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

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 ISO/IEC14443 这一部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 和 IEC 的成员修订当前有效国际标准的纪录。

I SO/IEC 7816-4: 识别卡 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第四部分 产业内部交换命令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5693 标准简介

国际标准 ISO/IEC15693 以“识别卡一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一疏祸合卡”为标题说明非接触疏祸合 IC卡的作用原理和工作参数。这种 IC卡的最大工作距离为 1米,主要使用价格便宜的简单“状态机”式存储器组件作为数据载体。

ISO/IEC15693 标准由三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一物理特性 ;

第二部分一空气接口与初始化 ;

第三部分一防冲突和传输协议。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5693 标准简介

符合 ISO/IEC 15693 标准的信号接口部分的性能如下: 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为 13.56MKz±7KHz

工作场强  工作场的最小值为 0.15A/m ,最大场为 5A/m 。 调制   用 2种幅值调制方式,即 10%和 100%调制方式。阅读器应能确定

用哪种方式。 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采用脉冲位置调制。两种数据编码模式: 256 选 1模式和

4 选 1模式。 数率 有高和低两种数率。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5693 标准简介

符合 ISO/IEC 15693 标准的防冲突和传输协议 数据元数

● UID 唯一标识符● AFI 应用标识● DSFID 数据存储格式标识● CRC 循环冗余校验码

存储组织 最多有 256 个块;最大块的尺寸为 256bits;最大的存储容量为

64Kbits 。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5693 标准简介

应答器的状态Power off 状态:没有被阅读器激活的请况下处于 power off 状态。Ready 状态:被激活后,选择标识符没设立时,处理任何的请求。Quit 状态:寻卡标识设置,但选择标识设置时,在这种状态下处理任何请求。

Select 状态:仅处理选择标识符设置的请求。 防冲突 防冲突序列的目的是使用唯一标识 UID 来确定工作场中的唯一的应答器。阅读器通过设置槽数目标识来确定防冲突。掩码的长度是掩码值的信号位的长度,当使用 16槽时,为 0 ~ 60之间的值;当使用 1槽时,为 0 ~ 64之间的任何值。

指令 共有四种指令类型:强制性的、可选的、自定义的和专用的。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14443 和 15693 的对比有何具体区别

ISO14443

   IS014443A/B:超短距离智慧卡标准。这标准订出读取距离 7-15厘米的短距离非接触智慧卡的功能及运作标准,使用的频率为 13.56MHz 。 IS014443定义了 TYPE A, TYPE B 两种类型协议,通信速率为106kbit/s ,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载波的调制深度及位的编码方式。 TYPE A采用开关键控 (On-Off keying) 的 Manchester 编码, TYPE B采用 NRZ-L 的 BPSK 编码。 TYPE B 与 TYPE A相比,具有传输能量不中断、速率更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RFID 的核心是防冲突技术,这也是和接触式 IC卡的主要区别。 IS014443-3规定了 TYPEA 和 TYPE B 的防冲突机制 .二者防冲突机制的原理不同,前者是基于位冲突检测协议,而 TYPE B 通信系列命令序列完成防冲突 .目前的第二代电子身份证采用的标准是 IS014443 TYPE B 协议。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14443 和 15693 的对比有何具体区别

ISO15693

IS015693 (ISO SC17lWG8):短距离智慧卡标准,这标准订出读取距离可高达一米非接触智慧卡,使用的频率为 13.56MHz, 设计简单让生产读取器的成本比 IS014443 低,大都用来做进出控制、出勤考核等,现在很多企业使用的门禁卡大都使用这一类的标准。 IS015693采用轮寻机制、分时查询的方式完成防冲突机制。防冲突机制使得同时处于读写区内的多个标签的正确操作成为可能,既方便了操作,也提高了操作的速度。

www.themegallery.com

LOGO

ISO/IEC 14443 标准简介

术语和定义

●数据块 (Block)

特殊格式的数据帧。符合协议的数据格式,包括 I-blocks, R-blocks 和 S-blocks.

●帧格式 (frame format)

ISO/IEC 1444303定义的。 A型 PICC 使用 A类数据帧格式, B 型 PICC 使用 B类数据帧格式。

缩略语和符号

PPS 协议和参数的选择R-block 接收准备块R(ACK) R-block包含正的确认R(NAK) R-block包含负的确认RFU 保留将来使用S-block 管理块SAK 选择确认WUPA A型卡的唤醒命令WTX 等待时间扩展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