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

Post on 02-Dec-2020

29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习近平会见...

■责编:向才志 二审:林志强 图编:孙俊军 美编:彭晓光 校对:杨兴权 ■新闻热线:88881111,18899811223 ■Email:zsrbnews@163.com

星期六 2019年7月第8958期(己亥年六月廿五)

■今日8版

深 耕·权 威·影 响 力

中共中山市委机关报

中山日报社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代号:45-4727

据新华社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 26日就突尼斯总统埃塞卜西不幸逝世向突尼斯代总统纳赛尔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埃塞卜西总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埃塞卜西总统亲属和突尼斯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表示,埃塞卜西总统是突尼斯杰出政治家。他领导突尼斯人民努力克服国家发展遇到的各种挑战,为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埃塞卜西总统生前致力于促进中突关系发展,为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积极贡

献。中方高度重视中突关系发展,愿同突方携手努力,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埃塞卜西不幸逝世向突尼斯总理沙赫德致唁电,向突尼斯政府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埃塞卜西总统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在京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勉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我国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会见。

上午11时,习近平等来到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习近平等同代表们亲切握手,代表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看到 94岁的老英雄张富清,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双手紧握住老人的手,同他亲切交谈并致以诚挚问候。随后,习近平等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参加会见并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讲话。她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继承优良传统,注重改革创新,着力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基层基础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就业安置、优待褒扬、权益维护、服务管理等工作,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工作和生活保障好,激励他们为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表彰了 401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91个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和76名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

丁薛祥、张又侠、陈希、郭声琨、黄坤明、肖捷、赵克志参加会见,中央军委委员苗华参加会见并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

本报讯(记者 黄廉捷)7月26日,市政协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各项履职工作之中,进一步提升市政协党的建设工作水平,促进政协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主持会议。

市政协副主席何灿成解读《中山市政协推进人民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的办法(试行)》及通报党组成员联系界别代表、专委会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的有关安排。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从“市政协如何做好党建工作”“如何有效发挥专委会党员联系委员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等不同角度展开座谈,谈认识、谈思考,进一步推动市政协党建工作落地,发挥党员委员模范作用,推进人民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丘树宏要求,一要提高认识,这是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需要,是核心,是灵魂;二要形成制度,以制度助推工作见成效,把党的建设工作纳入日常性工作当中,进行考核评估;三要注重落实,要把党的建设工作落实到委员履职工作中,所有工作都应突出党的建设工作,以履职体现党的建设工作的成效和作用;四要不断创新经验,结合中山政协的特点创新经验,提出创建“中山政协特色的党建工作”,探索形成中山政协经验;五要促进提质增效,要讲质量、出成效。

丘树宏强调,要拿出时间表、路线图,党组成员联系界别代表、专委会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要以各种形式联系到对象,进行交流,提出具体工作安排,市政协党组要把党的建设工作列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当中,推动市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市政协副主席郭惠冰、刘志伟,市政协秘书长仇婉萍参加座谈会。

党建引领 提质增效市政协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

7月2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等在北京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全体代表。 新华社 发

习近平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代表

本报讯(记者 谭华健 夏升权 通讯员 韩永)昨日,“2019第十四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中山)激光应用技术展览会、第三届中国(中山)光电装备博览会”在火炬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展会为期三天,由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文龙,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主任王又良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会展出面积达 2万平方米,集中展示先进智能装备、高端激光及加工应用技术、光电应用及智能制造技术等三大领域高精尖产品。先进智能装备展区主要展出先进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设备、非标自动化设备、印刷包装设备等;高端激光及加工应用技术展区主要展出激光加工系统、激光器及激光元件,传感器、测试测量系统等新技术产品;光电应用及智能制造技术展区,主要展出激光晶体及器件、激光加工及医疗等产品。大族、锐科、普睿玛、泰好、鸿镭均等知名激光企业参展。联合光电、金鼎光学、弘景光电、通宇通讯、汉通激光、牛耳智能、博顿光电等省内外优质光学企业集中亮相。

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安排了“2019中国(中山)激光加工与装备制造发展大

会”、2019年中国(中山)传统产业创新应用促融论坛、“智安全 新护航”2019中国(中山)网络安全论坛等高峰论坛活动。

火炬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新能源装备、环保装备、医疗装备、智能装备、光电装备和汽配装备为子业态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中国汽车零部件基地”。2018年,该区装备制造业产值达 834亿元,规上企业150家,增加值 161亿元。光电产业以激光技术应用为产业核心链,火炬区形成了光学微电子产业、新一代光学显示产业、新一代光电视听产业、高端光通信产业、高端激光设备产业、成像光学元器件产业六大体系,获批建设省级成像与光电子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以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为桥梁纽带,在中山联合光电、广东通宇通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经集聚光电企业70多家。

第十四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昨开幕

先进装备“斗艳”“高精尖”齐亮相

近日,上百名所谓美国各界人士联名签署了一封公开信,百般诋毁抹黑中国内外政策,极力挑动中美对抗冲突,大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

然而,仔细分析这封信的执笔者和联署人,不难发现,这封所谓公开信压根代表不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民意,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拙劣表演。

这封信的执笔者——美国太平洋舰队前情报和信息行动主管詹姆斯·法内尔,一向热衷炮制各种耸人听闻的“中国威胁论”,曾因过激言论被五角大楼批评为“不必要地营造敌意”,于2014年被解除职务。除了法内尔本人,139名联署者中,59名有美军背景,其中54人已经退休,另有3人职务为“前某某”,1人标注为“老兵”,1人未明确。

这群人中,不乏“冷战活化石”,思想偏激、认识狭隘。在法内尔们眼里,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合法权益、进行对外经济合作、努力实现中国梦,都是为了争夺霸权,都会损害美国利益。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零和思维,不仅弥漫在所谓公开信的字里

行间,也主导着这些人的精神世界。再来看看其他联署人,17个签名下

根本没有介绍,另外还有一些人来自所谓“智库”和民间机构,无论是其所在的机构名称还是发表的著作,无不显示对中国的强烈敌意,散发着冷战时代的陈腐味道。联署名单中竟然还夹杂着一些邪教分子。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满脑子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看到的世界必然是充满竞争和对抗的。更不用说,这封所谓公开信的发起者为了耸人听闻、混淆视听,全然不顾逻辑上是否合理、事实上是否有依据,不乏臆测之词。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对这样一出精心策划的闹剧,美国主流媒体鲜有报道,在社交媒体上也没掀起什么风浪。这正说明,所谓公开信的荒谬言论根本不得人心。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挑动中美对抗冲突是危险歧途,推动中美合作共赢才是大道正途。一小撮人逆流而动,注定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必将不可阻挡地向前奔腾!

从联署人看所谓公开信的荒谬□辛识平

李克强向突尼斯总理沙赫德致唁电

习近平就突尼斯总统埃塞卜西逝世向突尼斯代总统纳赛尔致唁电

本报讯 7月 26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认真总结分析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情况和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省委书记李希代表省委常委会作报告,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工作部署。

会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机遇、重大平台,作为牵引带动全局工作的

“纲”,携手港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良好开局。一是高度重视学习调研,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贯彻到推进大湾区建设全过程各环节。二是高度重视部署布局,建立起有力有序的统筹协调机制和贯彻实施体系。三是高度重视创新协同,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四是高度重视规则衔接和连通融通,粤港澳三地要素流动便利水平明显提升。五是高度重视民生福祉,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六是高度重视宣传推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生良好社会

影响。在大湾区建设牵引带动下,广东积极有效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和各种风险困难挑战,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笃定前行、扎实推进。一要深刻把握总书记、党中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初心和要求,以增强三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建设。二要深刻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更好履行广东使命广东责任。三要深刻把握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坚定办好自己的事。四要深刻把握广东发展阶段,坚定不移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纲”,纲举目张带动全省改革发展,推动“1+1+9”工作部署落实。

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在创新驱动、规则衔接、产业协同、开放合作、软硬联通、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生态建设、城市发展等方面聚焦发力,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一要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着眼全局选准切口,围绕群众密切关注的交通、通讯、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积极作为、率先突破,推动三地规则衔接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二要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集聚世界一流创新人才,深入推进跨境科技合作,筑牢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支撑。三要以强强联手发挥产业综合优势为主线,大力深化粤港澳

产业合作,提升广东制造业优势与港澳现代服务业优势融合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叠加,共同打造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四要以服务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就业为重点,推动粤港澳民生领域深度合作,加强三地民生社会事业对接合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五要携手港澳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共建高水平开放“大平台”,优化拓展国际经贸“大网络”,加快培育湾区“大市场”。六要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依托,大力推动全省全域参与大湾区建设。珠三角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对接港澳中加快优化发展步伐。沿海经济带要与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构造贯通我省东西两翼的跨区域产业链,形成“湾+带”联动优势。北部生态发展区要接入湾区大市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好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加强领导,创新方法,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要压实各方责任扎实推进。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领导,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各专项小组要切实做好专项工作的议题谋划、政策落地、项目推进等工作,省湾区办要加强协调,加强谋划,加强督导,各市和省有关单位要主动担当作为、认真落实责任,形成协同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二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和办法创新推进,弘

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创造性抓好大湾区建设任务落实。三要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支持参与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四要践行初心使命深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把我省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善于作为,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在推进大湾区建设中展现广东干部特有的精气神。

会议号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扎扎实实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不辜负总书记、党中央的厚望重托,不辜负粤港澳三地人民的期望期待。

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部分正省级老同志,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省有关领导同志及地级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秘书长,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深圳市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东莞、中山市中心镇党委书记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分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徐林 吴哲 岳宗 符信)

李希代表省委常委会作报告 马兴瑞作工作部署

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广州召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