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青年 “我爱你,有所求” - cjn.cncjrb.cjn.cn/images/2020-03/14/5/14r05C.pdf ·...

Post on 06-Jul-2020

2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战疫青年 “我爱你,有所求” - cjn.cncjrb.cjn.cn/images/2020-03/14/5/14r05C.pdf ·...

坚决打赢湖北武汉保卫战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责编:姚昊 美编:陈昌 版式:毛欣 责校:余云霞

5

有人问27岁的基层医生田莉,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干什么,她说“补个婚礼,见见爸爸”。

田莉出生于1993年3月2日,2016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作为

“三支一扶”大学生,到了偏远的湖泗卫生院中医科工作。

一年没见到爸妈 她哭起来了

3月11日晚,田莉抽空给爸爸发了一段语音:“爸爸,上次见面还是一年前,好想你和妈妈,我一切安好,你们一定要照顾自己!等疫情结束了,我一定请假,回来好好陪你们”,爸爸立即回复了“保重好身体,等你平安回来”……这是46天来,田莉唯一一次和家人的语音对话。

“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就结婚!记住我们的约定,一起吃一顿烧虾子,一起去西藏,看最蓝的羊卓雍措和雪山!”她又给男友发了微信。

空气中清新的味道,那是春的气息。田莉说:“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把患者送回家。我就能早日见到我的爸爸、妈妈,早日和男朋友举办婚礼。”

市民正在劫难中 我结婚能安心吗

田莉原定过年回老家恩施和热恋6年的男友举办婚礼,面对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1月22日,田莉果断退掉了早已买好的火车票,选择了推迟婚期,坚守医院。

推迟婚期,在恩施当地是个大事,父亲在电话里吼起来了,坚决反对。“武汉人民正在劫难中,我结婚能安心吗!”她无奈地挂断了爸爸的电话。

她发现了湖泗街唯一的阳性病人

从退票那天开始,田莉就以医院为家。春节期间中医科病人寥寥无几,公卫科人员频频下乡进行新冠肺炎密接人员的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人手十分紧张。田莉第一时间在请战书上按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随后她每天跟着大家走村串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摸排调查,给村民测体温,做咽拭子采样、发中药,给大家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做好家里的消毒防护。经她咽拭子采样近300人,发现了湖泗街唯一一例阳性病人。

忙完已接近天黑,回到单位的她还得抓紧时间整理资料、汇总数据及时上报反馈。田莉戏称自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她不怕村民的不理解,不怕工作的辛苦,就怕工作没有保质保量及时完成。

主动到隔离点 为了福利院的老人

2月28日,湖泗卫生院接管同心手外科医院隔离点。该隔离点收住的都是福利院的老人,田莉又主动申请,驻守该隔离点。

她每天给53个老人查房,测量体温、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给出治疗意见。隔离点医务人员少,咽拭子采样没有专业的护士,她穿上防护服,拿起试管,半天下来,成功采样58人次。

“谢谢你,小姑娘,谢谢你们的照顾!”3月13日,田莉在查房时,一位70多岁的爷爷竖起了大拇指,给她点赞。在病房里,感谢的话语常伴耳畔,每天温暖着田莉的心。(长江日报记者关晓锋 通讯员张春红 郭霏)

“我爱你,有所求”重庆援鄂女医生给武汉写下2000字情书

“武汉,我的江城。我爱你,有所求。我要你在自此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平安,欢喜。”3 月 13 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疗队援鄂医生王越《一封写给武汉的情书》感动了数千网友,字里行间溢满了对武汉这座城市炽热的情感和浓浓的爱意。

网友说:“就像热恋中的女孩,只有对万分心爱之人才会写出如此美好动人的情书。”长江日报记者随后联系上王越,她给我们讲述了这封情书背后的故事。

来汉整整一个月,重庆援鄂医生给武汉写了封情书

“这封信是12日晚上写好的,特意选在13日这一天发出。”32岁的王越告诉记者,13日是她来汉整整一个月的日子,这些天来点滴感动全都堆积在心里,选择用文字来抒意,也是想为自己和战友们留下一些可触摸的温情记忆。

2 月 13 日凌晨,熟睡中的王越接到援鄂的电话。没有太多时间做心理准备,当天下午她就随医疗队奔赴武汉。“到汉后,我第一眼看到和接触到的就是志愿者。”王越说,看到他们每一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克服着自己的小困

难,默默散发着自己的微光,一个又一个的瞬间让她特别感动。

“最感动我的还是病人。”2月15日下午1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支援的王越第一次进隔离病房。此前从未穿过防护服的她穿好衣服进去后,觉得浑身上下都勒得慌,人特别不舒服。

“正在我调整防护服的时候,来了一位30多岁的男病人,他站在办公室门口怎么都不进来。我起身问他有什么事情,看到我往外走,他就往后退,嘴里不停说:‘医生,我们离远一点!’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他是怕把病毒传染给我了,可我们全副武装成这样,就是为了要离他们近一些呀。那一刻,我的心又心疼又温暖。”

让王越动容的是,每次病人一看到医生要进病房,都会赶紧拿起口罩来戴好。“来之前我是有些害怕的,可是跟这些病人一接触,心底的那些害怕和穿着防护服的不适感就全都没了。”王越说,其实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病人却回馈了他们太多的尊重、理解和感谢。

“武汉温暖着我,感动着我”情书一气呵成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重庆姑娘。”王越告

诉记者,此前她从未来过武汉,曾经去南昌出差,坐高铁途经武汉。

“当时火车正好驶过武汉长江大桥,看到窗外宽阔的江面,浩浩荡荡的江水,顿时觉得这座城市太大气,太美了!其实重庆也有长江,但是江面窄而秀美,从没想过下游的武汉长江竟会是如此气势磅礴。”

她坦言,当时心里就在想,有机会一定要来武汉看一看,看看珞珈山下的武汉大学,看看满城浪漫的樱花,看看文人骚客笔下的黄鹤楼……却不曾想过用这样的方式匆忙来到武汉,看到这座生病的城市。

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却又如此的坚韧、顽强、努力和勇敢,“时刻温暖着我,感动着我,这些都让我有了写字的冲动”。

据了解,王越出生于医学世家,爷爷奶奶、妈妈、老公和两个舅妈都是医生,父亲是重庆医科大学的教授,2017年她博士毕业后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我老公是我们医院感染科医生,如果不是因为要准备进隔离病房,他一定也会来。”王越笑言,自己从小就爱写作,但学医挺忙的,平时很少有时间能够写写心情,这封“情书”一气呵成。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战疫青年

一封写给武汉的情书亲爱的武汉:

你好!我是一个来自重庆的姑娘。今天刚好是我来汉的第30天。30天,整一个月,不够

长,也不算短。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写此书信,向你表达心意。我是一个爱旅行的人,到每一个目的地之前必会做好详尽的攻略。我去过许多的

城市,还从未到过这里。也曾想过有一天,我会化着美美的妆,满怀期待地来拜访你。但未曾想,和你的相遇,竟是如此措手不及。

2020年2月13日,也就是一个月前的今天,我在凌晨接到来汉的通知,并在当天随医疗团坐着专机抵达。第一次来见你,行色匆匆,心事重重,还顶着一头自己瞎剪的、乱糟糟的头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来汉之后,我一直都住在硚口区六角亭的街道。上班的时候,我就沿着民意四路-民意上街-利济东街一路步行到达武汉市第一医院。7个小时后,原路返回,在即将到达崇仁第二小学的路口右转,进入驻地,待在房间里直到下一次上班。因此,我虽已来了30天,但你可能并没有注意到我。想必你也不会知道,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我便对你有了好感。

那是在2月13日的下午,我随队到达天河机场,看到一些武汉人站在机场出口挥舞着国旗迎接我们。他们一边喊着欢迎的口号,一边指引着将我们送上了贴着“守护医者志愿队”标志的客车。从机场到驻地,一路上车极少,但夜晚的你仍被闪耀的万家灯火所点亮。“谁说这是一座空城,明明这每盏灯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在坚守。”我对自己说。

在汉的一日三餐,都是送到驻地来的定制盒饭。第一次领到丰盛早餐的我,模糊了眼。想起网络上铺天盖地关于你的消息,想到你在疫情暴发扩散的时刻毅然关上城门。你日复一日运转的齿轮,被强制暂停,让往常理所当然的一切,都变成奢望。此刻,忙碌在我眼前的当地人,每一位都戴着“志愿者”的光环。毫无疑问,哪怕物资缺乏、人员疲惫,你依然倾尽所有,把最好的一切奉献给我们。想到你默默忍耐、默默付出的这段黑暗时光,我打开餐盒,一口馒头一口粥,眼泪流进了心里。在那一刻,我便动了心。是的,在2月14日的那天。

而在第二天,我便走进了你的病房。穿着防护装备的我看着镜子,几乎认不出自己了。没有优雅的白大褂,而是一副生化危机打怪兽的模样,就这样出现在你的医院里,哎,实在抱歉啊。“依旧是美的,要加油哦!”我鼓励自己,并转身向污染区里的病房走去。

“医生,我们隔远一点”。这是我在你的病房里听到的第一句话。当时我心头一暖,向前一大步,握住那位病人的手:“别怕,我们穿成这个模样,就是为了能靠近你们呀。”不管在哪里,病人对医生来说,从来都不是陌生的。我走进每一间病房,走到每一位患者的身边,倾听他们的诉求,也尽力解答着他们的疑问。他们说感谢,我说医生治病救人,本就是应该的。“不是应该的,你们应该在家里,应该在重庆,你们来这不能算是应该。”一个大叔感慨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是‘共饮一江水’的同胞嘛!”我心里盼着,工作服上“重庆”的字样,不让他们觉得有距离。

30天了,病人们陆续地出院了。86岁的奶奶也即将出院了。有一天中午12点,她扶着墙摇晃地走到医生办公室门口,“王医生啊王医生,我要找王医生呀!”我站起来向她走过去,仔细分辨着她说的武汉话。“吃饭呀,吃饭”我只听懂了她说的这个词。我转头问护士:“这个奶奶需要喂饭吗?”护士说,奶奶刚吃过饭。奶奶又指了指我,再次说

“吃饭呀,吃饭”。我懂了,她是问我吃没吃饭。不理会我的回答,她只顾着拉我到她的病房,要把平时医院发的牛奶和点心都塞给我。我心里一阵感动,想着如果不是病房里的东西无法带出,我一定会接受老人家的心意。

方舱医院关门大吉的消息传遍了病区,这是胜利的曙光。“他们都回家了,等我们回家,你们也回家,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一个病人说。我鼻子一酸,想起了那三千多个再也回不了家的人。这事,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过去啊。下班后卸下防护,当流水冲洗着满是勒痕的脸,我任眼泪悄悄地流了一小会儿。可还是被你看到了吧,这一幕,因为那天回程的路上,有阳光一直照在我身上。

你是英雄的城市,你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30天里,你的志愿者们在各个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坚持。有时刻守护我们顾不上回家的教委邱老师,有捐来物资又送来加油视频的崇仁二小师生,还有为我们提供一日三餐的“谢先生酒店”留守员工们。这些正经历着劫难却奉献着一切的人们,每一位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温暖了我这个异乡人,也温暖着你最寒冷的时节。

我在冬末遇见你,现在已是初春。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虽偶有阴雨,但晴朗的日子更是多见。早听说,春天是你最美的季节,黄鹤楼上白云悠悠,珞珈山下樱花盛开。我虽只能待在酒店的房间里,但闭上眼睛,仿佛仍能看到这一切。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女孩,但你却是一座辉煌的城。古往今来无数过客归人皆为你倾心,他们在此地颂扬着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感叹着“晴川历历汉阳树”的锦绣,震撼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气魄。

原谅我没有更好的诗句送给你,但你一定知道,在这30天里,我和我的战友们奋斗在此地,同你的人民肩并肩站在一起,誓要打赢这一场保卫你的战役。我无法用足够的篇幅,把这30天里所有的故事都讲给你,但我在你的土地上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和泪水,都在证明我的心。

爱在于付出,本不该有所求。但我爱你,却盼能得你回应。在夏天到来之前,我将离开你,但我希望有朝一日归来时,有硚口六角亭的巷口热闹拥挤,有崇仁小学的教室欢歌笑语,还有店家在小路上拦住我,劝我先吃一碗热干面再继续走下去。到那时,我会和当地人坐在一起,不经意地说起我曾来过这里,那是在2020年的春季。

武汉,我的江城。我爱你,有所求。我要你在自此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平安,欢喜。

重医一院援鄂团:王越2020年3月13日 于武汉

90后女中医为抗疫推迟爱的约定期待“战”后补办爱的约定婚礼

老人们称下沉90后“傻丫头” 但她心里是甜的在洪山区和平街港东民居社区下沉干部

中,有一个来自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姚海静,她被社区老人称为“傻丫头”。

今年29岁的姚海静,是201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通过专项选聘生招考进入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办工作,2019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在春节期间部分值班人员无法返回的情况下,从大年初二至大年初四,连续三天在阳逻值守。

多一句嘴,给自己找出很多事

姚海静在上门拉网式排查和“双测温两报告”工作中发现,社区里独居老人(双老)不少,很多老人使用手机只会简单地接听拨打电话。

姚海静每天都会给这些老人打一个电话,结束的时候总会多问一句:“您家有什么需要我帮忙购买的吗?”正是这一句简单的问话,她就会给自己找出很多事来。

因为家中没有体温计,3栋2单元7楼的黄爷爷、11楼的胡爷爷以及24楼的艾爷爷家都担心自己发热了不能及时知道。姚海静跑到小区附近的药店为这几户老人购买体温计,然后送上门。

24楼的艾爷爷不会用微信,拿出10元给她:“丫头,辛苦了。”她看给多了,坚决不能多收,就说:“您拿着用就好,算我孝敬您的。”艾爷爷笑着说:“真是个傻丫头。”

3栋1单元18楼的宋女士、32楼的罗奶奶家中的米、面、酱油、醋等快吃完了,不会微信团购的她们看着团购菜送来却买不到,心

里干着急。姚海静帮忙去超市购买大米、面等,逐户送上门……

贴钱为居民购买新鲜便宜的蔬菜

姚海静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老人迫切地想要吃上新鲜又便宜的叶子菜,可是怎么帮大家联系渠道呢?

2月28日下午,又有一批团购青菜送到社区,姚海静看是非常新鲜的莴苣。一打听,原来是 3 栋 2 单元 24 楼的夏女士组织团购的,均价2元/斤左右,但需要提前预订,并且团购的青菜包每个至少15斤以上。

她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3栋1单元25楼的钟奶奶。钟奶奶为难地说:“我们就两个老人在家,5斤青菜就够吃三四天,如果团购15斤的青菜,还没吃完就放坏了。”

姚海静没有丝毫的犹豫:“您放心,我想办法。”就这样,她多次自掏腰包提前帮老人预订新鲜的青菜包,然后送上门去让居民们自行按需挑选,老人挑剩下的菜她再带回家。

3月9日,姚海静又帮钟奶奶团购了一份综合蔬菜包。这次团购的综合蔬菜包同样是15斤,钟奶奶坚决要给钱:“特殊时期你已经帮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难题,但每次都送给我们可不行。”最终钟奶奶选了4斤的青菜,剩下的10多斤菜,姚海静干脆分送给了同事。同事笑着说,“我们都沾了傻丫头的光”。

钟奶奶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个姑娘伢多好的心哟,每次上门总是奶奶长奶奶短的,宁愿自己吃亏,真是个好伢!”

她收获最多的是“傻丫头”,但内心是甜蜜的。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黎云)生活中的田莉

王越(左)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