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试验班(大理科班) - Nanjing University ·...

Post on 31-May-2020

44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理科试验班(大理科班) - Nanjing University ·...

760

理科试验班(大理科班)

一、学院发展概况

1985 年,南京大学成立少年班,面向全国招生尝试少年英才的培养。1989 年,在国家

教委关于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的精神指导下,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设立系级建制的基

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着力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1993 年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

地——多学科综合点(大理科试验班)。1998 年,为进一步推广强化部的办学模式,南京

大学组建了以文科强化班、理科强化班为核心包括各理科基地班在内统一教学管理的基础

学科教育学院,旨在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基础学科人才。

2006 年 3 月, 在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家、教育家、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诞辰

100 周年之际,为继承和发扬匡老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的办学思

想和教育理念,南京大学决定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更名为匡亚明学院,同时,人文学科基

地班和部分应用型学科的基础教学也一并划入匡亚明学院。2007 年起,应用文科强化班被

吸纳入匡亚明学院,同时组建国家级国际化复合型大文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的实施统一

管理并组织教学。2009 年理科强化班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多年来,匡亚

明学院作为教育部及南京大学本科教学与教育改革和杰出人才培养的创新试点单位,先后

培养了匡亚明学院本院 2000 多名高素质、高水平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相

关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型以及从事行政管理、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等领域应用型的青年人才,

他们中有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高级专家。另一方面,其“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

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大理科培养模式,已在国

内甚至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匡亚明学院的创新办学模式、优秀人才培养成果和经验以

及与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著作等,硕果累累,先后 2 次获国家级教学成

果一等奖、2 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 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及 10 多项

个人奖项,为南京大学进行本科教学“三三制”改革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国内高

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匡亚明学院将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通过理科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在成功实践大理科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本科教育与

教学的改革,为将南京大学建成最好本科教育的目标而努力。

二、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国家有关基础学科拨尖人才培养计划,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的成功经验,深入推进体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及其基础上的个性化

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研究性教学,专注具有大理科特色的基础学科及其交叉学科后备研究

型精英人才的培养,使之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

三、培养目标与思路

匡亚明学院人才培养的理念是宽口径、厚基础、近前沿、国际化,通过实施“以重点

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大理科教

育与教学模式,创新本科通识教育和研究性教学、强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推进国际化合

761

作培养、提升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多种途径,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培养具有良

好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宽厚学科基础、突出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的目标,使高素质创新

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四、专业设置

匡亚明学院设置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专业,以及物理学(生物物理方向)、生

物技术(生物化学方向)等交叉学科方向。

五、课程体系

本教学计划第一阶段为通识通修模块,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通修课程。第二阶段为学

科专业模块,设置大理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可以选修物理天文模块、化学生

物模块、数学信息模块核心课程以及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第三阶段为开放选修模块,设

置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第四阶段为科研训练课程和毕业论文。

在第二阶段的学科专业模块,相关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可以替代或覆盖,相邻阶段之间有

所交叉,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在公共基础方面着重强化大理科(数学、物理、化学

兼顾生物)平台课程学习以及程序设计和英文训练。各个方向(一级学科)核心课程的设

置,首先是学科群(模块)的基础课,注意各学科领域中知识的完整性,不偏重于某一专

业,使之比传统单一专业的“专业基础”更宽厚。此后一些属于二级学科的专业核心课,

按专业必修或选修课处理。这样安排的着重点在于通过大理科平台课程加强通识教育与基

础课程学习,并为培养个性化人才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大理科平台课程-共通能力矩阵

课程名称 批判思

维能力

沟通

能力

团队合

作能力

自主学

习能力

使用数

学能力

实践动

手能力

解决问

题能力

研究探

究能力

大学物理学(一) √ √

√ √

大学物理学(二) √ √ √ √ √ √ √ √

化学原理(一) √ √

化学原理(二) √ √ √ √ √ √ √ √

大学化学 √ √

大学生物学 √ √

大学天文学 √ √

√ √

√ √

数学物理方法 √ √ √ √ √

√ √

762

各专业的主要学科知识能力结构矩阵

等级

专业

数学 计算机 物理 天文 化学 生物 生物

物理

生物

化学

数学

1 √ √ √ √ √ √ √ √

2 √ √ √ √ √ √ √ √

3 √

4 √

计算机

1 √ √ √ √ √ √ √ √

2 √ √ √ √ √

√ √

3

4

物理

1 √ √ √ √ √ √ √ √

2

√ √ √ √

3

√ √

4

天文

1 √ √ √ √ √ √ √ √

2

3

4

化学

1 √ √ √ √ √ √ √ √

2

√ √ √ √

3

√ √

4

生物

1 √ √ √ √ √ √ √ √

2

√ √ √ √

3

√ √ √

4

√ √ √

备注:

1级:对学科有一定的整体了解,和初步基础。

2级:能将该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相关学科。

3级:具备该学科的理论基础。

4级:具备在该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和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六、培养规格与路径

要求学生系统地、坚实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受到

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学科的

外文书刊;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匡亚明学院本科实行 4 年学制,总学分为 150,部分学生可在 6 年内完成相应学分要

求。在学生专业确定上施行“拓宽口径、鼓励交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方法,其中

在第一学期为大理科,第二学期分流为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

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天文类和化学生物类四大类,第三学期物理天文类和化学

生物类进一步分流出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和生物科学方向,交叉学科方向同时确定。在

763

科研训练和推免保研阶段可选择上述学科或跨学科进行学习。

(一) 通识教育(大类培养阶段)

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人文、历史、艺术、新生研讨课等,修读学

分不少于 14 学分。通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

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课程包括军训、《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分层次通修课程

包括《英语》、《程序设计基础》、《体育》、《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在基础学科中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计算化学、

计算物理、计算天文、生物统计、经济统计、社会统计等已经成为相应学科中独立的新分

支。一些高水平的教材中已经融入了相当数量的计算方案。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处理独特思

路方法,对于人们思路的开阔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匡亚明学院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由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优秀教学团队承担,其他高阶课程可由学生兴趣自行选修。

英语:大学英语的教学在注重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了解世界、开

阔眼界,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匡亚明学院英语课程在第一学

年开设《英语视听说》、《英语读写》课程,在第二学年开设《高级英语词汇》与《实用

英语写作》课程,此外可由学生兴趣自行选修《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除了能顺利

阅读英文业务书刊外,还必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有相当的水平。根据推免保研要求,

学生四级英语或六级英语成绩应达到相应规定的成绩。

数学: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旨在提高非数学专业类大学本科生的数学素质,加强数学

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与工作能力的训练。匡亚明学院开设理科第一层次的微积

分和线性代数课程,分别是微积分 I(第一学期,6 学时/周,5 学分),教学内容为一元

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 II(第二学期,6 学时/周,5 学分),教学内容为多元

微积分学、级数、微分方程初步;线性代数(第三学期,4学时/周,3学分),教学内容

为矩阵、线性(空间、方程组、变换)、欧氏空间、二次型。

(二)专业教育(专业培养阶段)

大理科平台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及实验、《化学原理》/《大学化学》及实验。实

验教学中,除了加强基础训练外,采取设计实验、课题实验及开放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加

强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当前国际上对生命科学的关注,开设《大学生物学》。

为拓宽知识面及利用我校天文等学科的优势,开设《大学天文学》。

综合提高课程:学院在第三学年开设《理论物理综合》、《化学原理综合》选修课程,

以加强基础理论的掌握。

国际化课程:学院聘请国外高水平师资开设国际化课程,目前已开设有《理论物理与

光电信息》、《Interdisiplinary Topics in Biology》等课程。学院师资开设有《量子

信息专题》、《复杂体系分子模拟导论》等英文课程。

暑期学校:开设有《基础学科前沿研究》、《交叉学科前沿进展》课程,包括暑期短

课 程 《 Mathematical Modeling in Biology 》、 《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NMR

764

spectroscopy、Chemical Biology》、《化学生物学》等以及系列学科研究前沿讲座。

匡亚明学院各理科专业准入要求:一年级期间修读《微积分》(第一层次)、《大学

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成绩优异,可申请转入理科强化班。

匡亚明学院各理科专业准出要求:按要求修满各专业核心课程,即可按该专业毕业。

(三)多元发展(多元培养阶段)

1.专业学术类:

匡亚明学院专注于培养专业学术类拔尖人才,鼓励学生选读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课程,

承认所修读学分。

2.交叉复合类:

第二专业学习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确保修读完成主修专业(第一专业)之外,按照另

一专业(第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完相关课程,获得相应证书的学习方式。第

二专业课程包括所有专业准入准出课程。学生修完第二专业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可申请

南京大学第二专业证书。未能修完全部第二专业规定课程,但修完该专业课程 30个学分以

上(含 30),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南京大学副修专业结业证书;跨学科修完某专业学科专

业课程 40 个学分以上(含 40),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南京大学双学位证书。

(四)科学研究训练与毕业论文设计

1.学院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训练和相关学科竞赛活动,参加各种

暑期拔尖计划学习课程、学术研讨活动。

2.学生可从第二学年开始逐步联系导师,进入相关课题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训练

的学习。

3.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在第四学年进行。

(五)国际化合作培养

1.学院鼓励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进行国际化课程学习。经审核批准可替代国内相

应课程的学分。

2.学院组织推荐部分优秀学生进入相关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合作培养。

3.学院聘请国外优秀师资开放公共基础和专业课程。

4.部分学生经审核批准,可在境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学习和完

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七、毕业和获得学位要求

1.匡亚明学院实行学分制,本科阶段修业年限四年。其中部分学生在六年内达到总学

分要求可予以毕业。

2.学生毕业时要求总学分达到 150分。

3.学分绩按百分成绩用学分加权累计平均计算。

4.其他按照学校教务处有关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765

5.本科修业期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成绩优良、科研成果突出

者可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并颁发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荣誉学生证书。

八、导学指南

匡亚明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和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单位,注

重基础理科学术性后备人才的培养,学生在选读相关专业课程时,应加强相关专业核心课

程的学习,注意准出课程开设时间。同时应在学有余力和兴趣的基础上,适当修读第二专

业课程。

766

| 匡亚明学院 |

数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业

应修总学

分构成

新生

研讨 通识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55

(其中通

识教育模

块课程,

要求不少

于 14个

学分,悦

读经典 2

学分)

悦读

经典 通识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新生

导学 通识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

(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理

论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二/

三/四 理论+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

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2+3 二 理论+实践

学科

专业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

(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767

共通

性课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数:67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1000010B 数学分析 5 6 二 理论

11000010C 数学分析 5 6 三 理论

11000020A 高等代数 4 5 三 理论

11000020B 高等代数 4 5 四 理论

11000030 解析几何 2 2 三 理论

11000040 常微分方程 3 3 三 理论

11000050 复变函数 3 3 四 理论

11000060 概率论基础 4 4 四 理论

专业

核心 核心

11000070 近世代数 3 3 四 准出 理论

11010010 实变函数 4 4 五 准出 理论

11010020 泛函分析 4 4 六 准出 理论

11010030 偏微分方程 4 4 五 准出 理论

11010040 拓扑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11010050 微分几何 3 3 六 准出 理论

专业

选修(含

本硕贯

通)

必修 11000080 数值计算与试验 I 4 4+2 四 理论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20

(其中数

学专业选

修课程不

少于 14

学分

必修 11000090 离散数学 3 3 三 理论

必修 11000100 数据库概论 4 4+2 三 理论

选修 11010210 模论与表示论初步 3 3 六 理论

选修 11010300 微分流形与李群 3 3 六 理论

选修 11000010A 数学分析** 5 6 一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

获得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8

七、八

学分数:

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2.** 若第一学期修读微积分(11100140),可替代数学分析(11000010A)学分。

768

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方向)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周学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

业应修

总学分

构成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55

(其中

通识教

育模块

课程,

要求不

少于 14

个学

分,悦

读经典

2学

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实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实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理

论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四

理论+实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3+2 二

理论+实

共通

性课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70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769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1000010B 数学分析 5 6 二 理论

11000010C 数学分析 5 6 三 理论

11000020A 高等代数 4 5 三 理论

11000020B 高等代数 4 5 四 理论

11000030 解析几何 2 2 三 理论

11000040 常微分方程 3 3 三 理论

11000050 复变函数 3 3 四 理论

11000060 概率论基础 4 4 四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1000080 数值计算与试验 I 4 4+2 四 准出 理论

11010010 实变函数 4 4 五 准出 理论

11010020 泛函分析 4 4 六 准出 理论

11010030 偏微分方程 4 4 五 准出 理论

11020000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4 4 六 准出 理论

11020010 数值计算与试验 II 4 4+2 五 准出 理论

专业

选修

(含

本硕

通)

必修 11000070 近世代数 3 3 四 理论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17

(其中

数学专

业选修

课程不

少于 12

学分

必修 11000090 离散数学 3 3 三 理论

必修 11000100 数据库概论 4 4+2 三 理论

选修 11020200 运筹学 4 4 五 理论

选修 11000010A 数学分析** 5 6 一 理论

创新

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专利

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

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8

七、八

学分

数: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2.** 若第一学期修读微积分(11100140),可替代数学分析(11000010A)学分。

770

数学专业(统计学方向)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

业应修

总学分

构成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55

(其中

通识教

育模块

课程,

要求不

少于 14

个学

分,悦

读经典

2学

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

理论

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3+2 二

理论+

实践

学科

专业

共通

性课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69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771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2.** 若第一学期修读微积分(11100140),可替代数学分析(11000010A)学分。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1000010B 数学分析 5 6 二 理论

11000010C 数学分析 5 6 三 理论

11000020A 高等代数 4 5 三 理论

11000020B 高等代数 4 5 四 理论

11000030 解析几何 2 2 三 理论

11000040 常微分方程 3 3 三 理论

11000050 复变函数 3 3 四 理论

11000060 概率论基础 4 4 四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1000080 数值计算与试验 I 4 4+2 四 准出 理论

11010010 实变函数 4 4 五 准出 理论

11010020 泛函分析 4 4 六 准出 理论

11010030 偏微分方程 4 4 五 准出 理论

11030000 数理统计 3 3 五 准出 理论

11030010 应用随机过程 4 4 五 准出 理论

专业选修

(含本硕

贯通)

选修 11000070 近世代数 3 3 四 理论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18

(其中

数学专

业选修

课程不

少于 12

学分)

选修 11000090 离散数学 3 3 三 理论

选修 11000100 数据库概论 4 4+2 三 理论

选修 11030110 时间序列分析 2 2 六 理论

选修 11030120 多元统计分析 4 4 六 理论

选修 11000010A 数学分析** 5 6 一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

得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8

七、

学分

数:8

学分总计 150

77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

业应修

总学分

构成

通识通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60

(其中

通识教

育模块

课程,

要求不

少于 14

个学

分,悦

读经典

2学

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11100140B 微积分 II (第一层次) 5 6 二 理论

11100140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3 4 三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理

论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四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学科专

共通

性课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76

18090030 微电子与电路基础 3 3 一 理论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773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22020100 数字逻辑电路 4 4 二 理论

22000090T 数字电路与数字系统实验 2 2 三 实验

专业核心 核心

22020010A 问题求解一 4 4 寒一 准出 理论

22020010B 问题求解二 4 4 二 准出 理论

22020010C 问题求解三 6 6 三 准出 理论

22020010D 问题求解四 6 6 四 准出 理论

22000100 计算机系统基础 5 5 三 准出 理论

2202017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四 准出 理论

22010200 数理逻辑 3 3 四 准出 理论

22020230 操作系统 4 6 四 准出 理论

22020250 数据库概论 3 3 五 准出 理论

22020240 计算机网络 3 4 五 准出 理论

22020260 编译原理 4 4 六 准出 理论

22020370 人工智能 3 3 六 准出 理论

22020360 计算机图形学 3 3 六 准出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

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6

(其中

本专业

选修课

程不少

于 2学

分)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毕业论文 8

七、八

学分

数:8

学分总计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774

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

业应修

总学分

构成

通识

通修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63

(其中

通识教

育模块

课程,

要求不

少于 14

个学

分,悦

读经典

2学

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2+3 二

理论+

实践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11100140B 微积分 II (第一层次) 5 6 二 理论

11100140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3 4 三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理

论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四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学科

专业

学科

平台

共通

性课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775

程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70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2000010B 大学物理实验(二) 2 3 二 实验

13000020 大学化学 3 3 二 理论

21090010 大学天文学 2 2 三 理论

24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3 4 四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2000081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出 理论

12000010C 大学物理实验(三) 2 3 四 准出 实验

12000140 统计物理 4 4 四 准出 理论

12000050 光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11090020 近代应用数学 3 4 四 准出 理论

12000090 计算物理 2 2 四 准出 理论

12000110 量子力学 4 4 五 准出 理论

18060100 电子电路基础 4 4 五 准出 理论

24020070 电动力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18090040T 模拟电路实验 2 3 六 准出 实验

12001020 固体物理 3 4 六 准出 理论

12000150 原子核物理 3 3 六 准出 理论

12030210 粒子物理 3 3 六 准出 理论

12000100A 近代物理实验(一) 2 3 六 准出 实验

12000100B 近代物理实验(二) 2 3 七 准出 实验

专业选修

(含本硕贯

通)

选修 24030010 现代仪器分析 3 3 五 实验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9

(其中

本专业

选修课

程不少

于 4学

分)

选修 12030250 生物物理 3 3 五 理论

选修 12040050 声学基础 4 4 五 理论

选修 12010210 高等量子力学 5 5 七 理论

选修 21010050 广义相对论 3 3 八 理论

选修 24020090 理论物理综合 2 2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30I 量子信息专题 3 3 七 理论

选修 24020140I 复杂体系分子模拟导论 3 3 六 理论

选修 24020080 系统生物学导论 2 2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00 Interdisiplinary Topics

in Biology 2 2 六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

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8

七、八

学分

数: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776

天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

业应修

总学分

构成

通识

通修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63

(其中

通识教

育模块

课程,

要求不

少于 14

个学

分,悦

读经典 2

学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2+3 二

理论+

实践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11100140B 微积分 II (第一层次) 5 6 二 理论

11100140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3 4 三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部分)

3 3

修完

理论

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学科专 学科 共通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本模块

777

业 平台 性课

程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应修学

分总

数:71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2000010B 大学物理实验(二) 2 3 二 实验

13000020 大学化学 3 3 二 理论

21000010A 普通天文学 4 4 三 理论

21000010B 普通天文学 3 3 四 理论

21000020 普通天文学实习 1 2 三 实践

24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3 4 四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2000081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出 理论

12000010C 大学物理实验(三) 2 3 四 准出 实践

12000140 统计物理 4 4 四 准出 理论

11090020 近代应用数学 3 4 四 准出 理论

12000110 量子力学 4 4 五 准出 理论

24020070 电动力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21000050 实测天体物理 4 4 五 准出 理论

21000060 实测天体物理实验 2 2 五 准出 实践

21000030 天体力学基础 3 3 六 准出 理论

21000040 球面天文 3 3 六 准出 理论

12000150 原子核物理 3 3 六 准出 理论

21000070 理论天体物理 4 4 七 准出 理论

专业选修

(含本硕贯

通)

选修 12010210 高等量子力学 5 5 七 理论 本模块

应修学

分总

数:8

(其中

本专业

选修课

程不少

于 6学

选修 21010050 广义相对论 3 3 八 理论

创新创业实

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

获得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毕业论文 8

七、

学分

数: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778

化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业

应修总学

分构成

通识

通修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63

(其中通

识教育模

块课程,

要求不少

于 14个

学分,悦

读经典 2

学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3+2 二

理论+

实践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11100140B 微积分 II (第一层次) 5 6 二 理论

11100140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3 4 三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理

论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四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学科

专业

学科

平台

共通

性课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12000010B 大学物理实验(二) 2 3 二 实验

779

程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数:69

13000120B 大学化学实验 I (B) 3 6 二 实验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3030240A 化学原理 4 4 二 理论

13030240B 化学原理 4 4 三 理论

24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3 4 四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3010050A 有机化学 3 3 三 准出 理论

13010050B 有机化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13010080A 有机化学实验 I (A) 4 8 三 准出 实验

13010080B 有机化学实验 I (B) 2 4 四 准出 实验

13030080A 高等物理化学 I 3 3 四 准出 理论

13030080B 高等物理化学 II 3 3 五 准出 理论

14010032 生物化学 4 4 四 准出 理论

13010140 仪器分析实验 2 5 五 准出 实验

13010120A 物理化学实验 I (A) 3 6 五 准出 实验

13010120B 物理化学实验 I (B) 2 4 六 准出 实验

24020020 理论物理 3 4 五 准出 理论

13030490 高等无机化学 3 3 六 准出 理论

13030290 结晶化学 2 2 六 准出 理论

专业选修

(含本硕

贯通

选修 14010032T 生物化学实验 1 2 4 四 实验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10

(其中本

专业选修

课程不少

于 5分)

选修 13030480 有机合成 2 2 五 理论

选修 13010030 仪器分析 4 4 六 理论

选修 24030010 现代仪器分析 3 6 五 实验

选修 13030110 高分子化学 2 2 六 理论

选修 13030420 现代材料化学基础 2 2 七 理论

选修 24020120 化学原理综合 2 3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40I 复杂体系分子模拟导论 3 3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50 计算材料学 3 3 五 理论

选修 24020080 系统生物学导论 2 2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00 Interdisiplinary Topics

in Biology 2 2 六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

获得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毕业论文 8

七、八

学分数:

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780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业

应修总学

分构成

通识

通修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63

(其中通

识教育模

块课程,

要求不少

于 14个

学分,悦

读经典 2

学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3+2 二

理论+

实践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11100140B 微积分 II (第一层次) 5 6 二 理论

11100140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3 4 三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理

论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四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学科

专业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781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62

13030240A 化学原理 4 4 二 理论

13030240B 化学原理 4 4 三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3010050A 有机化学 3 3 三 准出 理论

13010050B 有机化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13010080A 有机化学实验 I (A) 4 8 三 准出 实验

14010032 生物化学 4 4 四 准出 理论

14010032T 生物化学实验 1 2 4 四 准出 实验

13010120A 物理化学实验 I (A) 3 6 五 准出 实验

14010060 微生物学 2 2 五 准出 理论

14010060T 微生物学实验 1 3 五 准出 实践

14100060 生物信息学 2 2 五 准出 理论

14010090 生理学 1 3 3 五 准出 理论

14010090T 生理学实验 2 1 3 五 准出 实验

14010110 分子生物学 3 3 六 准出 理论

14010110T 分子生物学实验 1 3 六 准出 实验

14010010 遗传学 2 2 六 准出 理论

14010010T 遗传学实验 1 3 六 准出 实验

14010050 细胞生物学 2 2 六 准出 理论

14010050T 细胞生物学实验 1 3 六 准出 实验

专业选修

(含本硕

贯通

选修 12000010B 大学物理实验(二) 2 3 二 实验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17

(其中本

专业选修

课程不少

于 8学

分)

选修 13000120B 大学化学实验 I (B) 3 6 二 实验

选修 14010021 生物统计学 3 3 三 理论

选修 14010070 进化生物学 2 2 五 理论

选修 14100100 免疫学 3 3 六 理论

选修 14100100T 免疫学实验 1 3 六 实验

选修 14120030 基因工程 2 2 五 理论

选修 14100210 分子遗传与进化 2 2 五 理论

选修 24020140I 复杂体系分子模拟导论 3 3 六 理论

选修 24020080 系统生物学导论 2 2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00 Interdisiplinary Topics

in Biology 2 2 六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

学术论文、获得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毕业论文 8

七、八

学分数:

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782

生物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业

应修总学

分构成

通识

通修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 63其

中通识教

育类不少

于 14学

分,悦读

经典 2学

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2+3 二

理论+

实践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11100140B 微积分 II (第一层次) 5 6 二 理论

11100140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3 4 三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

理论

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学科 学 共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本模块应

783

专业 科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修学分总

数:65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2000010B 大学物理实验(二) 2 3 二 实验

13000020 大学化学 3 3 二 理论

21090010 大学天文学 2 2 三 理论

24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3 4 四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2000081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出 理论

12000010C 大学物理实验(三) 2 3 四 准出 理论

12000140 统计物理 4 4 四 准出 理论

12000050 光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11090020 近代应用数学 3 4 四 准出 理论

12000110 量子力学 4 4 五 准出 理论

18060100 电子电路基础 4 4 五 准出 理论

24020070 电动力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12030250 生物物理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12001020 固体物理 3 4 六 准出 理论

12000090 计算物理 2 2 六 准出 理论

13010050A 有机化学 3 3 五

五选

理论

14010032 生物化学 4 4 五 理论

14010050 细胞生物学 2 2 六 理论

14010110 分子生物学 3 3 五 理论

14010010 遗传学 2 2 六 理论

专业选修

(含本硕

贯通

选修 12030240 软物质物理 3 3 七 理论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14中

物理学专

业和生物

科学专业

选修课程

总学分不

少于 6)

选修 24030010 现代仪器分析 3 3 五 实验

选修 14010021 生物统计学 3 3 三 理论

选修 24020090 理论物理综合 2 2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40I 复杂体系分子模拟导论 3 3 六 理论

选修 24020080 系统生物学导论 2 2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00 Interdisiplinary Topics

in Biology 2 2 六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

得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毕业论文 8

七、

学分数:

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

784

生物化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程分类 课程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修读

学期

准入/

准出

理论/

实践

学生毕业

应修总学

分构成

通识

通修

通识 新生

研讨 可选修全校新生研讨课程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 63(其

中通识教

育类不少

于 14学

分,悦读

经典 2学

分)

通识 悦读

经典 可选修全校悦读经典课程

通识 新生

导学 可选修全校新生导学课程

通识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课程

通识 通识 24020041 基础学科前沿研究 1 1 暑一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20060 交叉学科前沿进展 1 1 暑二

理论

通识 通识 24000010 名师导学 2 2 三

理论

英语 通修

00020051A

00020052A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一

理论

00020051B

00020052B 大学英语视听说 2 2 二

理论

00020041A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一

理论

00020041B 大学英语读写 2 2 二

理论

41000220 高级英语词汇* 2 2 三 理论

41000230 实用英语写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41000240 学术论文写作 2 2 五/六 理论

计算

机 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3 3+2 二

理论+

实践

数学 通修

11100140A 微积分 I(第一层次) 5 6 一

理论

11100140B 微积分 II (第一层次) 5 6 二 理论

11100140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3 4 三 理论

思想

政治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五

理论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六

理论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自选

理论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自选

理论+

实践

000000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部分) 3 3 自选

理论

0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部分) 3 3

修完

理论

后的

假期

实践

体育 通修

体育 4 8 一至

理论+

实践

军事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学科

专业

平台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3 一 准入 实验

13000120A 大学化学实验 I (A) 3 8 一 准入 实验

14140032 大学生物学 3 4 一 理论

785

程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5 二 理论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62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5 三 理论

13030240A 化学原理 4 4 二 理论

13030240B 化学原理 4 4 三 理论

专业核心 核心

13010050A 有机化学 3 3 三 准出 理论

13010050B 有机化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13010080A 有机化学实验 I (A) 4 8 三 准出 实验

14010032 生物化学 4 4 四 准出 理论

14010032T 生物化学实验 1 2 4 四 准出 实验

13010120A 物理化学实验 I (A) 3 6 五 准出 实验

14010090 生理学 1 3 3 五 准出 理论

14010090T 生理学实验 2 1 3 五 准出 实验

14100060 生物信息学 2 2 五 准出 理论

14010070 进化生物学 2 2 五 准出 理论

14010010 遗传学 2 2 六 准出 理论

14010010T 遗传学实验 1 3 六 准出 实验

14010110 分子生物学 3 3 六 准出 理论

14010110T 分子生物学实验 1 3 六 准出 实验

14120021 生化分析 2 2 六 准出 理论

14120021T 生化分析实验 2 4 六 准出 实验

专业选修

(含本硕

贯通)

选修 12000010B 大学物理实验(二) 2 3 二 实验

本模块应

修学分总

数:17其

中生物科

学和化学

选修课程

总学分不

少于 6)

选修 13000120B 大学化学实验 I (B) 3 6 二 实验

选修 24030010 现代仪器分析 3 6 五 实验

选修 14010021 生物统计学 3 3 五 理论

选修 14100100 免疫学 3 3 六 理论

选修 14100100T 免疫学实验 1 3 六 实验

选修 14120030 基因工程 2 2 五 理论

选修 14010050 细胞生物学 2 2 六 理论

选修 14010050T 细胞生物学实验 1 3 六 实验

选修 24020140I 复杂体系分子模拟导论 3 3 六 理论

选修 24020080 系统生物学导论 2 2 六 理论

选修 24020100 Interdisiplinary Topics

in Biology 2 2 六 理论

创新创业

实践 选修

鼓励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

得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 24000040 毕业论文 8

七、

学分数:

8

学分总计 150

注:

1.* 高级英语词汇、实用英语写作两门课程需至少修读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