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民雄鄉菁埔社區發展協會 母 - cyepb.gov.t€¦ · 豐收社區在石頭公園....

Post on 10-Oct-2020

2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嘉義縣民雄鄉菁埔社區發展協會 母 - cyepb.gov.t€¦ · 豐收社區在石頭公園....

嘉義縣民雄鄉菁埔社區發展協會(母)

嘉義縣民雄鄉中和社區發展協會(子)

嘉義縣民雄鄉平和社區發展協會(子)

嘉義縣民雄鄉豐收社區發展協會(子)

嘉義縣民雄鄉東湖社區發展協會(子)

負責人: 蔡榮錦理事長

聯絡人: 蔡榮錦理事長

聯絡電話:0932019676

電子信箱: honey560420@yahoo.com

聯絡地址:嘉義縣民雄鄉菁埔村 56-2號

參與社區環境改造年度:104年度、105年度

一、推動環保工作項目:(請勾選,可複)

執行項目 執行成果 環境調查 ■人、■文、□地、■景、■產 組織培力 □志工培訓 ▓觀摩學習參訪 □其他: 環境教育 推廣

▓環境教育研習 □解說培訓 □活動方案設計 □其他

環境維護與管理

▓道路維護▓公共區域(不含道路)認養維護□清除違規小廣告▓綠美化 ▓自然農園 □病媒蚊孳生源清除 □其他

資源永續 利用

□資源回收 □廚餘回收 ▓二手維修中心□辦理跳蚤市場□其他

環境保護與 復育

□生態保(復)育或海岸保護 □其他:

110

社區簡介

1. 菁埔社區

菁埔社區位置、中山高速公路民雄交流道下往西 500 公尺處,是

民雄鄉西部的交通樞紐。社區面積:4.8 平方公里。社區屬性:鄉村聚落

傳統農村社區。

2. 中和社區

位於本村一鄰的國一民雄交流道,除造福本鄉及鄰近鄉鎮居民行

的便利性外,對本村往後發展觀光及提高農產品的能見度,有極大的

幫助。

函洞是本村及附近中央、山中等村往民雄鬧區最主要的聯絡道

路,唯因高度及寬度不足,進而影響行的安全及村落的發展

3. 平和社區

位於民雄西邊,北鄰菁埔村,東鄰中和村,南鄰中央村,西鄰西

昌村。平和社區非都市計畫區內,屬傳統型農村,平和村由雙援、頂

店仔、柴頭仔、番仔溝等莊合倂而成,雙援是民雄地區何姓的開基祖

地。

111

4. 東湖社區

舊名東勢湖莊,由舊時橋頭、湖仔溝、過溝、湖尾等合併而成。

清朝時屬打貓南堡東勢湖莊。日據時代,在宣統元年改屬打貓支廳打

貓區,於民國九年十月行政區域改制廢「區」改為「庄」,更名為民

雄庄東勢湖保。於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改稱東湖村。

東勢湖地名之由來,「東」是與民雄街的相對位址;「湖」是由雙福山

向北遠眺的地形印象。因地勢低漥似湖,而在打貓街之東邊,故命名

為東勢湖。全村面積二.七九平方公里,是以生產稻米為主農村聚落。

5. 豐收社區

地處陳庴寮淺山坡下,地勢平坦,長年享有好收埤圳的灌溉,故

早有「太平莊」之名。道光 20 年(1840 年)陳仁祖厝的石碑記有「好

脩莊」的庄名。清朝官方所用的「好收莊」一直沿用至日本戰敗,清

同治元年(1862 年)戴萬生之亂,放火燒莊,全莊夷為平地,只剩三

戶土角厝,從此鄉民習慣稱好收莊為「火燒莊」,舊時的山仔腳、竹

圍後、火燒莊、新厝、過溝仔、溝心、大樹腳坪、內窩等合併而成。

清朝時屬打貓南堡好收莊,大正 9 年(1920 年)改為民雄庄好收保,

光復後稱豐收。

112

推動環保工作情形及成果簡介(含照片)

一、 社區資源調查項目

1. 社區資源調查執行成果表

項目 執行成果

地方仕紳:

菁埔社區:何文燦、何應德、賴乾清、陳全糸

中和社區:許淑娟、王天義等

東湖社區:許登宮、劉昱汝等

豐收社區:林尚墻等

技藝達人:石雕師傅潘威志、彩繪師何文豐、布袋戲師傅蔡榮錦、

獅陣師傅嚴麗生等 4人

宗教信仰:

菁埔社區:頂三界公厝、西安府(檨仔王公廟)、升虛宮等

中和社區:土地公廟、保安宮、水流公廟等

平和社區:何大宗祠堂

東湖社區:三界公廟、土地公廟、萬善祠等

豐收社區:五穀王廟、林氏宗祠、陳氏宗祠等

其他:環保布袋戲、音樂表演團隊、環保志工隊

調查日期:105.4~105.10 調查方式: 訪談、社區巡禮

調查名稱:環境資源調查 拍照地點:菁埔、平和、中和、東湖、豐收社區

資源屬性:■人、■文、□地、■景、■產、□其它

113

產 結合社區資源共同研發、行銷之在地產品:番茄手工香皂、蕃茄醋、

鳳梨

人文景觀:

菁埔社區:入口意象、口袋公園、彩繪牆貓世界、石雕公園

中和社區:自行車道、歐式建築(何明宗)

歷史景觀:

菁埔社區:吳家古井、何木國古井、何如寶古井、何家古厝

中和社區:傳統三合院

平和社區:何家古厝

東湖社區:何姓古宅、許姓古宅等

豐收社區:五穀王廟等

自然景觀:荷花生態池、菁埔圳、百年芒果綠蔭道、榕樹番石榴樹、

珍珠玫瑰花

114

2. 邀請講師授課資源調查方式,並協助探究社區挖寶,課程前先

請社區學員們以打掃踏查方式認識彼此社區,同時達到清淨家

園,將資源調查整理彙整編輯及故事製作,利於製作摺頁,共

辦理 4次課程及長期實地踏查,約 500人次參與。

菁埔導覽地圖 志工調查菁埔社區吳家古井

志工走訪豐收社區何姓古宅 志工走訪豐收社區古宅旁的古井

實地踏查東湖社區資源調查 訪談東湖社區傳奇人物-許登宮先生

115

二、 組織培力

帶領社區志工參訪績優社區台南市北區大港社區發展

協會,藉由社區交流之間,不僅為社區環境、活動、社區組織

等,將所習得的知識帶回社區並透過活動體驗鳳梨醬 DIY,辦

理 1 場次,約 100 人次參與。

大港社區分享社區改造經驗 大港社區帶領志工導覽介紹

大港社區講解製作鳳梨醬步驟 社區志工們實際操作鳳梨醬

大港社區理事長導覽解說 與大港社區合影

116

三、 環境教育推廣

五個社區聯合辦理環境教育課程及宣導活動,相關課

程為廚餘堆肥教學,農特產加工教學、無患子洗潔精教學,酵

素教學、LED維修教學、洗米水製作通樂、童玩製作,聯合志

工會議及環保宣導,透過環保產創學習,以各社區農特產開發

社區產品,提升產業加值,開創一村一特色。

居民稻草製作稻草藝術品 開心與自己製作稻草作品合影

陳秀茵老師無患子洗碗精教學 居民自己動手製作無患子洗碗精

117

龔秋月老師教酵素麵包製作。 居民動手製作酵素麵包

蔡榮錦理事長落葉堆肥教學 社區志工操作落葉堆肥

陳秀茵講師教學防蚊液製作 東湖社區環境教育宣導

沈秀貞老師教學沙琪馬 DIY 蔡榮錦理事長 LED燈維修教學

118

四、 環境維護管理

1. 綠美化及髒亂點清除

◎ 母社區—「菁埔社區」

空地以無毒農場的方式經營,開放民眾自主管理,以杜絕雜草叢

生,形成髒亂,部份空地將種植枸杞藥草,除管理方便外,經濟收益也

是社區永續經營的考量因素,還能做社區產業增加收益,延續 104年執

行的廚餘堆肥場及落葉堆肥場,設置在無毒菜園旁,將每天清掃的樹葉

及菜葉做為堆肥原料,除了降低垃圾,減少清運,垃圾變黃金,今年透

過去年參觀大有社區之後,今年菁埔社區也成功做生物碳,並輔導民雄

興南社區、北斗社區、桃源社區一起做生物碳,互相學習使社區資源共

享,更能達到低碳又環保。

在社區活動中心旁及菁埔道路往無毒農場轉角處,也做了簡單的綠

美化的植栽,都是由志工們合力完成及維護,並由志工來認養,志工服

務團也會定期於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辦理清潔日的清掃。

志工維護社區街道 志工清掃石頭公園

119

入口意象道路維護 志工手工清除雜草

志工整地無毒菜園 志工在無毒菜園施肥

志工在無毒菜園除草 志工為無毒菜園澆水

往無毒農場轉角處綠美化前 往無毒農場轉角處綠美化後

120

◎ 子社區-中和社區

廣植種樹—無患子樹及草皮,增加綠地及提昇經濟效益。

高速公路舊涵洞旁、理髮廳前空地,大約有 48坪,種植

草皮外搭矮仙丹及各式草花,增加用路人的目光。

自行車步道補充無患子樹栽。

髒亂點 髒亂點整理囉

整好地開始鋪草地 志工齊力將草皮鋪上

志工用心維護草皮 高速公路舊涵洞旁、理髮廳前空地 綠美化完成

121

◎ 子社區-豐收社區

豐收社區在石頭公園 200公尺處大型空地是廢棄多年的髒

亂點、雜草叢生,更是病媒蚊孳生的源頭,清理廢棄物、整地

加以綠化、造景、種菜,做關懷據用餐,每一個點及面,都是

志工們不辭辛勞植栽,提供居民運動休閒活動的健康環境。

髒亂點 志工齊心種菜

志工齊心整地 開始種菜囉

桶式堆肥 志工維護公園

122

◎ 子社區-平和社區

志工們一起鋪紅磚圍成一個圓 在低窪地增加土使地基更穩固

志工鋪紅磚椅 施工後完成

定期維護自行車道 將自行車道植栽細心澆水

123

◎ 子社區-東湖社區

以無毒農場種菜,提供社區據點老人食堂使用,並在樹下

做一座桌子椅子提供居民做為休憩。

髒亂點清除 髒亂點整地中

志工開始種菜 種菜也要綠美化

利用種桂花為分開動線 綠美化施工後

124

2. 二手維修中心

本計畫商請社區鐡馬達人及電器高手駐紮維修中

心,協助修理電器、廚具及鐡馬等,讓物資能夠再利用減

少圾垃量及開銷,以達到節能減碳之效益。

於石頭公園設置二手維修中心 居民耐心的等待維修

將維修好的腳踏車供遊客或居民使用 師傅專心維修電器用品

電器用品也可以維修 維修件數源源不斷

125

五、 未來展望

藉由聯合型五個社區的夥伴之外,也不吝嗇將生物碳

的做法,分享給民雄鄉興南社區、北斗社區、竹崎鄉桃源社區

及雲林縣水林鄉水南村的一戶農家,希望透過行動能夠帶給其

他社區共同來推動,從搖籃到搖籃落實於生活中,也使台灣這

塊土地有個友善環境。

126

嘉義縣民雄鄉菁埔社區第一季社區環境調查及改造計畫執行成果表

執行項目 執行成果

環境調查 人: 人、文: 件、地: 處、產: 件、景: 處

組織培力

志工培訓: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觀摩學習參訪: 處、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其他:

環境教育 推廣

環境教育研習: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解說培訓: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活動方案設計: 案

其他:

環境維護與管理

道路維護: 18 處

公共區域(不含道路)認養維護: 2 處

清除違規小廣告: 100(張)

綠美化: 20 處、面積: 1500 平方公尺

自然農園: 5 處

病媒蚊孳生源清除: 10 處

其他:

資源永續 利用

鐵鋁罐、寶特瓶、鋁箔包、塑膠、紙等回收量:400 公斤 廢家電:10 台 廢乾電池: 公斤或 250 個 廚餘回收戶數:50 戶、廢資訊物品:5 件 二手維修中心數: 2 處,維修件數:50 件 辦理跳蚤市場: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其他:LED 日光燈及 LED 回收維修再利用

節能減碳

購買環保標章或綠色產品:6 件、金額:約 150,000 元 辦理共食或低碳飲食:每月 20 餐次 辦理節能減碳宣導:1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30 人次、女性 20 人次 製作節能減碳文宣: 則 其他:

環境保護與 復育

濕地、溪流、集水區、生態保育或海岸保護:5 處 其他:

127

嘉義縣民雄鄉菁埔社區第二季社區環境調查及改造計畫執行成果表 執行項目 執行成果

環境調查 人: 人、文: 件、地: 處、產: 件、景: 處

組織培力

志工培訓: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觀摩學習參訪: 處、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其他:

環境教育 推廣

環境教育研習: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解說培訓: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活動方案設計: 案

其他:

環境維護與管理

道路維護: 18 處

公共區域(不含道路)認養維護: 2 處

清除違規小廣告: 98(張)

綠美化: 20 處、面積: 1500 平方公尺

自然農園: 5 處

病媒蚊孳生源清除: 10 處

其他:

資源永續 利用

鐵鋁罐、寶特瓶、鋁箔包、塑膠、紙等回收量:420 公斤 廢家電:8 台 廢乾電池: 公斤或 200 個 廚餘回收戶數:50 戶、廢資訊物品:5 件 二手維修中心數: 2 處,維修件數:70 件 辦理跳蚤市場: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其他:LED 日光燈及 LED 回收維修再利用

節能減碳

購買環保標章或綠色產品:7 件、金額:約 210,000 元 辦理共食或低碳飲食:每月 20 餐次 辦理節能減碳宣導:8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190 人次、女性 65 人次 製作節能減碳文宣: 則 其他:

環境保護與 復育

濕地、溪流、集水區、生態保育或海岸保護:5 處 其他:LED 維修教學

128

嘉義縣民雄鄉菁埔社區第三季社區環境調查及改造計畫執行成果表 執行項目 執行成果

環境調查 人: 人、文: 件、地: 處、產: 件、景: 處

組織培力

志工培訓:1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2 人次、女性 3 人次

觀摩學習參訪: 處、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其他:

環境教育 推廣

環境教育研習: 12 場次、參與人數:240 男性 人次、女性 250 人次

解說培訓:3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60 人次、女性 50 人次

活動方案設計: 案

其他:

環境維護與管理

道路維護: 18 處

公共區域(不含道路)認養維護: 2 處

清除違規小廣告: 100(張)

綠美化: 20 處、面積: 1500 平方公尺

自然農園: 5 處

病媒蚊孳生源清除: 10 處

其他:

資源永續 利用

鐵鋁罐、寶特瓶、鋁箔包、塑膠、紙等回收量:480 公斤 廢家電:9 台 廢乾電池: 公斤或 150 個 廚餘回收戶數:50 戶、廢資訊物品:5 件 二手維修中心數: 2 處,維修件數:75 件 辦理跳蚤市場: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其他:LED 日光燈及 LED 回收維修再利用

節能減碳

購買環保標章或綠色產品:5 件、金額:約 120,000 元 辦理共食或低碳飲食:每月 20 餐次 辦理節能減碳宣導:6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150 人次、女性 70 人次 製作節能減碳文宣: 則 其他:

環境保護與 復育

濕地、溪流、集水區、生態保育或海岸保護:5 處 其他:LED 維修教學 18 場次

129

嘉義縣民雄鄉菁埔第四季社區環境調查及改造計畫執行成果表

執行項目 執行成果

環境調查 人:人、文:件、地:15、產:8件、景:25

組織培力

志工培訓: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觀摩學習參訪: 0 處、參與人數:男性 0人次、女性 0人次

其他:

環境教育

推廣

環境教育研習: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次、女性人次

解說培訓: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人次、女性 人次

活動方案設計: 案

其他:

環境維護與管

道路維護: 處

公共區域(不含道路)認養維護: 20處

清除違規小廣告: 200 面(張)

綠美化: 2 處、面積: 平方公尺

自然農園: 2 處

病媒蚊孳生源清除: 處

其他:水污染處理整治: 1 件

資源永續

利用

鐵鋁罐、寶特瓶、鋁箔包、塑膠、紙等回收量: 2150斤

廢家電: 8 台

廢乾電池: 20 公斤或 個

廚餘回收戶數: 10戶、廢資訊物品: 1 件

二手維修中心數: 1 處,維修件數: 30 件

辦理跳蚤市場: 0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 0 人次、女性 0人次

其他:

節能減碳

購買環保標章或綠色產品: 件、金額: 元

辦理共食或低碳飲食: 餐次

辦理節能減碳宣導: 場次,參與人數:男性人次、女性 人次

製作節能減碳文宣: 則

其他:

環境保護與

復育

濕地、溪流、集水區、生態保育或海岸保護: 處

其他:濕地、溪流、集水區或海岸保護:1處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