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美如画 绿 事 播报 -...

Post on 27-Sep-2020

1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五彩缤纷美如画 绿 事 播报 -...

画里话外画里话外

12日,走进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杨畈村,到处呈现出一派“美丽绿色乡村”的迷人景色。

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咸宁高新区把杨畈村作为美丽乡村示范工程来抓,按照门前有绿化树 、广场有绿化

地、路边有绿化带、屋后有绿化园、村中有绿化林的“五有”目标进行高标准建设。如今,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生态村。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灿 通讯员 饶靖兰 摄

绿色生态杨畈村

4版专刊中心主办 责任编辑:甘青

电话:0715-8128771绿色咸宁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E-mail:106098316@qq.com

绿 播报事

热点聚焦

——一区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结合现有整体规划对辖

区内的城市道路、重要节点、生态林地、广场、公园等进行全面彩化,改善园区内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打造“绿荫覆盖、四季变幻、色彩斑斓”的彩色生态工业园区。

——两带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根据幕阜山扶贫攻坚战略,

以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为依托,对通山、崇阳、通城等地打造“一县一花,一县一品”的彩化景观格局。

咸嘉赤生态文化城镇带。依托长江经济带拥湖面江发展战略,以咸安、嘉鱼、赤壁为主线,串联生态湿地景观片、农田生态保育片、森林林地涵养片;连接汀泗桥旅游服务组团、贺胜桥产业组团、横沟职教新城、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向阳湖农业生态组团,按照“一路一彩、一路一花”的要求,打造彩化、赏花特色的咸嘉赤生态文化城镇带。

——四线门户迎宾线。对进入咸宁城区的桂乡大道、泉

都大道、东外环(咸宁大道东段延伸—马桥连接线)、咸嘉大道(G107与咸潘公路交叉口—京珠高速路口)等主要门户通道,通过栽植赏花、观叶等乡土彩色植物,打造“山水咸宁”第一印象。

旅游观光线。利用城市交通干道串联中心城区中重要的交通节点、公园、旅游景区、河流湿地、山体森林等交通道路,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观光线,沿途可欣赏旅游线路最美的自然森林、滨水湿地、公园景区、田园风光等景观,按照“四季飘香、四季炫彩”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打造彩化植物特色的旅游观光景观通道。

滨水景观线。依托现有的淦河、马桥河、横沟河、官埠河、三八河、梓山湖、大洲湖等滨水景观,在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沿河绿化的基础上,以片林、群落等形式增彩或添彩,按照“一河一景观、一湖一特色”的要求,打造“沿河出彩,沿湖映彩”的彩化特色滨水景观线。

交通风情线。对市主城区至嘉鱼、赤壁、崇阳、通城、通山等地的市域交通线,以及城区内107国道、咸宁大道延伸段、武咸城际铁路等交通干线,重点实施城市彩化、赏花、增花添彩工程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打造“一线一特色、一线一亮点”的特色风情景观线。

——六园按照“一园一彩、一园一花”的思路,对十六潭公

园、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孝子山森林公园、双龙山森林公园、青龙山公园和王山寨森林公园等6个公园进行多季相、多色相的彩化建设,打造赏花专类园,彩化植物科普园等,并结合赏花植物特色,打造赏花旅游、赏花摄影等文化活动。

五彩缤纷美如画——我市公园城市建设走笔

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宋志强 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红菊

“没有大都市的拥挤与喧嚣,也没有规模宏大的楼宇建筑,但山水环绕的香城泉都却如诗如画一般……咸宁的‘五彩’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1月1日,武汉游客廖艳红乘坐城铁到咸宁游玩后,在她微博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对咸宁美景动心的不仅是游客,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说:咸宁的一带一彩,一路一彩,一河一彩,一园一彩,一山一彩,将给市民与游客带来更多的精彩。

位于市政府旁的十六潭公园,是一处集生态环境修复、休闲运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该公园不仅是“鸟类乐园”,也是市民观景休闲好去处。

“城市公园中色彩缤纷,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市民黄先生是一名摄影发烧友,拍摄了不少十六潭公园的摄影作品,其中公园里季季都有颜色,月月都有花香是他最满意的。“山水是咸宁城市的个性,五彩更是咸宁的魅力。”在黄先生看来,咸宁的“五彩”不单指绿植,还包括城市与景观之间相互交融发展的成果。

景致天成的咸宁,建设五彩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咸宁是一个颜值高、气质好的城市。森林覆盖率50.14%,建成

区绿化覆盖率41.78%,有湖北大花园、武汉后花园美誉,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多项国字号桂冠。

自“建设香城泉都、实现绿色崛起”被确定为省级发展战略以来,我市每年开展“香化八进”活动,栽植桂花、梅花、腊梅、含笑、玉兰等香花型植物,实施“香山”、“香河”、“香园”、“香道”、“香廊”等香化工程,达到“四季花香、满城飘香”的效果。

“只要天气好,我们就会相约来此打陀螺,呼吸新鲜空气。”市民严桂芳住在距离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不远的一号桥,对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新面貌,严桂芳赞不绝口。

“公园保留了原生态的参天大树、

小路,又增加了观景平台和很多新设施,更漂亮了。”严桂芳和伙伴们正商量着把每天傍晚的广场舞活动地点移到这里来。

目前,我市现有面积10公顷以上、符合综合性公园标准的公园5个,万人拥有综合性公园指数为0.1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 84.15%,城市环境更美更优。

每天早上,无论是淦河畔还是公园内,都能见到很多市民在晨练健身。傍晚时分,淦河沿岸的绚丽灯光点亮城市夜景,人民广场等城市主题公园变身“声光秀场”。

一幅“城在水中、绿在城中”的和谐生态画卷,营造出咸宁这座秀丽城市所独有的风景、风韵。

对绿色的执着,对美丽的追求,咸宁一直没有放缓脚步。

2017年,我市编制了《“五彩咸宁”专项行动》(2017-2019年)专项规划,确定了“一区、两带、四线、六园、十二片、多点”的彩色总体空间结构,建立了五彩咸宁建设项目库,遵循“小巧、精致、灵秀”的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一批拆墙透绿、增绿添彩工程。

按照“突出重点、彰显亮点、以点带面”的思路,以绿色为底色,按照“绿化、花化、香化、彩化、文化”要求,通过“节点点彩、坡面披彩、群落叠彩、纯林焕彩、荒山染彩、绿水映彩、苗圃育彩、立体增彩”等方式,全市域、全方位、全产业扎实推进“五彩咸宁”建设,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绿地系统,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

具体来说,就是立足城市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根据地域特色、城乡特点,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亮点,选择花期长、花量大、色彩艳和易养护的乡土植物,因此制宜、科学布局、合理配置观花乔、灌、地被,彰显丘陵城市特色风貌。

尊重鄂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依托城乡丰富的植被、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历史文化风貌的传承,坚持保护、建设、提升并举,塑造展现“山、水、林、田、湖”的城市彩化景观体系,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提高生活品质。

目前,城区已建园林绿化项目23个,建设面积约87.14公顷,投资额约11904.48万元;在建项目19个,建设面积约278.3公顷,投

资额约33691.92万元。其中“五彩咸宁”专项行动在

市本级、高新区和咸安区完成彩化项目 15个,投资额约 2148.27 万元,建设面积约20公顷,已完成了城市主干道、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多处景观节点的彩化提档升级,将彩化与绿化相结合,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小品景观,改善了城区绿地景观面貌。

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各大公园在规划时,园区内除了游步道、观景平台及厕所外,绿化树木选取也更“多彩”。如樱花、银杏、红枫、桂花、香樟等,最大限度保证四季都有不同色彩呈现。

一张精彩蓝图:

依山傍水 四季出彩

一幅生态画卷:

城在水中 绿在城中链接

通山县

3000万升级市民休闲环境本报讯 通讯员张远杰、焦三华报道:近日,从通山县

获悉,该县第十届政协委员的集体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采纳,并投资实施,2019年春节将还给通山城区市民一个优美的休闲环境。

通山城区居住有10万余市民,唯有凤池山一处游乐休闲场所,该休闲场所年久失修,存在游步道狹窄,亮化、美化、文化设施不俱全等问题。2017年通山政协委员集体提出《关于拓展完善风池山森林公园的建议》的提案后,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园的改造升级被列为该县2017年重点项目,并聘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对风池山森林公园进行改造。

一年来,该县投资3000万元对风池山森林公园进行改造升级,目前,施工正有条不紊的推进,各项工程已进入尾声。

咸安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依法销毁私设捕鸟网本报讯 通讯员徐元红、陈小平报道:前不久,咸安区

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在例行巡察中发现向阳湖深沟大渠处设有捕鸟网10余张,此网由虾笼改造,在底部撒上芝麻等食物以诱捕鸟类。

当日,管理处联合森林公安咸安分局依法销毁了鸟网,因现场未发现抓捕的鸟类,民警对当事人李某进行了口头教育,告知私自设网捕鸟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还要负刑事责任,会被罚款判刑。

在此,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呼吁广大群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争做文明守法和有爱心的公民,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动物的良好氛围。

嘉鱼县

河湖库长制培育好生态本报讯 通讯员皮道琦报道:1月12号,省水利厅河湖

长制工作处处长潘颖率检查组,先后深入嘉鱼县陆溪镇、石矶头砂石集并中心、长江潘家湾段等地,检查考核该县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工作。

嘉鱼县滨江含湖,水系发达,湖泊众多,109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纵贯全境,县域内大小河流10条,湖泊21个,水库19座,水生态保护责任重大。2018年,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环保督查、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等关键环节,县级河湖库长带头履职,全县上下联动,大力开展“迎春行动”、“清流行动”、“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

同时,该县切实落实中央和省级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积极推进河湖库管护和河湖库划界确权工作,逐步完善河湖库长制长效机制建设。今年1月,嘉鱼县代表湖北省顺利通过水利部环保部中期评估,受到湖北省通报表扬,长江潘家湾段打造的“十里绿色长廊”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

通过实地检查与听取汇报,检查组对嘉鱼县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检查组认为,嘉鱼县河湖库水质持续向好,流域生态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检查组要求,要严格按照《湖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好河湖库长制各项制度措施,将工作重心由“见河长”转向“见行动”“见成效”。扎实开展好全面深化河湖库管护体系建设、筑牢基础工作根基、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依法治水和营造全民治水氛围等工作。

赤壁环卫局

扮靓城市迎新年本报讯 通讯员冯凡、李梅森报道:1月15日深夜11

点,在赤壁市街头,一支9人的清洗专班,正在对该市道路进行保洁清洗。

春节临近,为提升城市品质,确保赤壁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让市民过一个干净、和谐的节日。赤壁市环卫局未雨绸缪,组织一支9人的专班清洗队,出动清洗车1台、机扫、洒水车8台。从1月10日至春节前,从陆水湖大道开始,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交通护栏、站台等逐一进行清洗。

为了不给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赤壁市环卫局特将清扫时间定在每晚8点至次日凌晨1点,开启夜间人工清洗与机械洗扫作业的城市道路保洁模式,让赤壁市民感到贴心和温暖。

嘉鱼县新街镇

乡村环境整治成效凸显本报讯 通讯员杨远思报道:“镇里开展环境整治,让

村里环境变整洁了,空气变清新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近日,嘉鱼县新街镇晒甲山村村民王东高兴地说。

以前,一提到环境,王东直摇头,那时,农村垃圾没有去处,被随意丢在村口、路边,天热时臭气难闻,一刮风,塑料袋到处飘舞。

近年来,新街镇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全覆盖,按照“户集中、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模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城乡环境得到较大提升。

去年以来,该镇按照无缝隙、全覆盖原则,共投入200多万元,购买垃圾勾臂车8辆,勾臂箱180个,洒水车1辆,电动保洁车50辆,垃圾桶3300个,聘用保洁员50人、垃圾转运工10人,对垃圾实行日产日清。

该镇还开展大规模整治行动30余次,拆除了镇域内所有敞口垃圾池,清理陈年垃圾971吨,发动群众参与2000多人次,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完成753户新型化粪池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