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田村 四素同構造就農耕文明奇觀...

Post on 18-Oct-2020

1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林水田村 四素同構造就農耕文明奇觀...

據新華社報道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對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的評語中寫道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所體現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 「四素同構」系統符合世界遺產標準其完美反映的精密複雜的農業林業和水分配系統通過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社會經濟宗教體系得以加強彰顯了人與環境互動的一種重要模式此景觀被當代人稱為 「中國最美的山嶺雕刻」

雲南第五項「世界遺產」紅河哈尼梯田位於雲南南部遍布於雲

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 「雕刻」的山水田園風光畫哈尼梯田是繼麗江古城 「三江並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帽天山之後雲南省的第五項 「世界遺產」

據紅河州副州長譚萍介紹紅河哈尼梯田申遺核心區元陽縣哈尼梯田(包括老虎 嘴 壩 達 多 依 樹 ) 分 布 於 海 拔170-1980米的廣闊地帶梯田分布從山腳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巔級數最多可達3700多級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據悉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區的總面積達1660322公頃核心區內有82個村寨緩衝區面積達2950101公頃內有150多個村寨集中體現了哈尼農耕文化景觀的特點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連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統民族村寨

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向新華社記者介紹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是千百年來以當地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氣候同墾共創的梯田農耕文明奇觀呈現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四素同構

」的農業生態系統農耕生產技術和傳統文化活動均圍繞梯田展開人與自然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和諧相處

和諧農耕文化的代表紅河哈尼梯田所展現的生產生活方式

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展現了人類在極限自然條件下頑強的生存能力偉大的創造力和樂觀精神雲南省文化廳副廳長熊正益告訴記者哈尼梯田最大的特點就是人類的活動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作為一個有上千年歷史規模在百萬畝的活態農耕文明的傑出創作在中國以前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中是第一例

童明康對新華社記者表示 「哈尼梯田是我們國家眾多世界遺產中比較獨特的文化遺產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人類很巧妙地處理好了人工建造和整個自然環境的關係二者巧妙地契合在一起體現了人類對自然利用的極致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與大自然天人合一和諧相處的完美體現到過哈尼梯田的人無不為其壯觀的景象所震撼在心靈受到衝擊的同時讚嘆哈尼族人胼手砥足使梯田變為人間仙境的偉大」

長期跟蹤哈尼梯田申遺項目的雲南省社科院研究員紅河哈尼梯田申遺專家組組長史軍超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其意義不僅僅在於中國又增加一處世界遺產更在於它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傳統農業生態系統的方式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現代社會有一定的啟示作用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意義更顯獨特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副州長譚萍強調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後將把保護工作放在首位在整體保護自然景觀的同時探索保護與發展協調的新路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星期日A5中國新聞1051673責任編輯王婧輝

正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22日對本屆會議中國第二個申遺項目進行了表決隨着大會主席柬埔寨副首相索安宣布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成功入選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世界遺產地數量增至45處超過西班牙成為擁有世界遺產地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擁有48處世界遺產的意大利同時哈尼梯田成為我國首個以農耕文明為特色的世界遺產也是首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本報記者康靜張爽雲南二十二日電】

【本報訊】據中新社二十二日消息雲南紅河哈尼梯田位於中國西南哀牢山中經過千百年的生產實踐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傑作當前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元素開始進入梯田周邊保持其可持續性成為當地關注議題同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菲律賓伊富高梯田的經歷被引為前車之鑒

2001年伊富高梯田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瀕危名單水稻種植低收入導致當地青年離開土地對保留延續幾千年的水稻種植傳統沒有興趣圍堰灌溉系統的破壞等因素導致伊富高梯田環境迅速惡化

保持本色和諧發展同樣哈尼梯田周邊鄉村的空巢現象已經顯現熊

正益認為對哈尼梯田的真實性完整性要加以科學維護也要允許一定程度的發展變化適度讓遊客增加滿足當地百姓過現代生活的需求

當地政府提出下一步要推廣梯田紅米種植紅河州副州長譚萍表示這種只能生長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稻種富含微量元素因產量不高而顯稀有田間的魚鴨黃鱔泥鰍等原生物種也可作為特色農產

另外 「蘑菇房」亦是當地哈尼族的特色民居土磚牆茅草頂當地政府出資補助使這樣形制的房屋得到最大程度保留

在大魚塘村農家樂 「梯田人家」一年多來已接待遊客6000多人次店主李正福透露毛利潤在人民幣7到8萬元還請了5個小工而以往種田年收入僅有幾千元人民幣是否會因無人耕種而致梯田撂荒面對這一問題他直言不會 「要一直保護好梯田沒有了店也就沒人來了」

發展保護相依存免蹈菲梯田覆轍

申遺心聲讓梯田主人受益

【本報記者鍾建雄撫州二十二日電】21日下午17時許江西撫州遭遇超強雷電天氣雷電直接擊中江西撫州崇崗鎮金山進出口煙花廠原料庫引起爆炸據官方初步統計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45人受傷其中6人重傷

據中新社報道近萬平米範圍內的廠房已淪為廢墟現場牆倒屋塌一片狼藉路邊碎石滿地每走幾步路腳都能碰到幾塊較大的石塊 「發生爆炸的地點為工廠原料區現場牆體基本上全部倒塌」現場消防指揮員劉豪告訴記者廠區總共有58萬平方米包括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原料區等事故發生後當地共調集了十輛消防車72名官兵趕赴現場參與救援

除了廠區以外附近一公里以內的周邊農村也受到爆炸波及爆炸還導致崇崗鎮部分村民家中斷電至於電力何時恢復還是未知數

據官方通報稱此次爆炸事故係超強雷電引發當日下午17時許江西撫州發生強對流天氣超強雷電直接擊中煙花廠原料庫引起爆炸爆炸沒有影響到生產區但爆炸波及生活區和辦公區

目前爆炸事故已造成3人不幸遇難另有45人受傷其中包含6名重傷人員受傷人員主要是受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飛濺的磚瓦玻璃擊傷現正在醫院進行救治

江西煙花廠雷擊爆炸3死45傷

哈尼梯田13年申遺路1999年

2000年10月

2001年1月

2004年7月

2006年12月

2007年8月

2013年2月

2013年6月

專家建議將哈尼梯田申報為世界遺產

着手準備 「申遺」 工作

成立申報世界遺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力推進 「申遺」 工作

哈尼梯田被中國政府列為申遺預備項目

哈尼梯田再次進入中國政府公布的35家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成立哈尼梯田管理局對哈尼梯田集中地的梯田進行規劃管理和保護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被確定為我國2013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審議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梯田旁的蘑菇房是當地一大旅遊看點圖為哈尼山寨箐口村 本報記者胡艷輝攝

【本報記者黃寶儀廣州二十二日電】今天珠江水面鑼鼓喧天百舸爭流來自俄羅斯英國等17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以及廣州佛山等地的共102支隊伍奮勇爭先競逐2013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最終俄羅斯老虎龍舟隊澳門大學分別獲得標準龍國際組和大學生的第一名

本次國際龍舟邀請賽在廣州珠江海印

橋至廣州大橋之間的河段舉行102支隊伍中傳統龍12支標準龍51支彩龍29支游龍10支經過緊張競逐俄羅斯老虎龍舟隊奪得標準龍國際組桂冠標準龍競賽女組魁首為南沙區橫瀝鎮龍舟隊澳門大學獲得大學生第一名白雲區人和六村獲公開組冠軍重頭好戲的優統龍安排在最後環節廣州開發區蘿崗區卓興企業隊

獨佔鰲頭這已經是蘿崗區連續7年在傳統龍項目中奪魁

賽龍舟是廣州人過端午最重要的活動民間稱 「扒龍船」過去多為郊區農民為之從1994年起廣州創辦每年在珠江流經鬧市區河段舉辦的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使之成為當地市民歡度民間節慶的一個新熱點

雲南雲南哈尼梯田哈尼梯田申遺夢圓申遺夢圓林水田村1049504四素同構1049505造就農耕文明奇觀

22日13時29分中國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通過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審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站在梯田廣場等待了近一天的群眾沸騰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以及慶典的音樂充斥了廣場的上空

「我現在心情特別激動」13年全程參與哈尼梯田申遺工作的張洪康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面對記者的採訪不願過多講述整個過程的艱辛然而還是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將13年來期盼的心情表達了出來

13年努力把梯田保住「十三年啊十三年苦苦的守望終於有了結果非常激動」

申遺結果一出來張洪康對本報記者這樣說梯田申遺通過最開心和欣慰的無疑就是像張洪康一樣為之努力了13年的人們 「世界上許多農業文化遺產隨着城鎮化的發展正在消失如果農民都不種田了這種節日還能保留住多少只要農民留在梯田裡梯田文化就能保住」張洪康認為梯田申遺成功能夠以此為契機保護當地的傳統農耕文化

據介紹在13年的申遺過程中當地已經形成一套活態文化產業保護理念管理體制和法規體系哈尼族等各族群眾是紅河哈尼梯田的創造者和使用者也是保護和傳承主體

最早提出哈尼梯田應該申遺的史軍超很擔心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後由於膚淺開發和過度開發而遭到破壞他建議梯田的核心區要嚴格保護不開發旅遊緩衝區適度開發輻射區着重開發以此做到點面結合保護與開發並重而梯田旅遊的收益必須保證要惠及到梯田文化的創造者 「一種文化只有對它的主人有價值能讓它的主人過上好日子才是有意義的文化」他說

「沒有發展的保護是不可持續的」紅河州副州長譚萍介紹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將提高其國際知名度有利於其樹立國家文化旅遊品牌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無疑為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創造了新途徑為遺產地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動力也有利於引導並推動遺產地按照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進一步規範梯田的保護管理傳承和利用 (本報記者康靜張爽)

紅河哈尼梯田所展現的生產生活紅河哈尼梯田所展現的生產生活方式方式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哈尼梯田就像一幅水彩畫般讓人賞心悅目 資料圖片

20132013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今天舉行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今天舉行圖為參圖為參賽隊伍在珠江水面上競逐賽隊伍在珠江水面上競逐 本報記者黃寶儀攝本報記者黃寶儀攝

穗逾百龍舟珠江競技穗逾百龍舟珠江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