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Post on 04-Oct-2020

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A5...

“覆盆子是个宝,去年建基地3200多亩,当年就见效收获产量 4吨多,今年因花期受春季寒冻的严重影响,没有实现计划目标,但仍比去年增加2吨多。”江山市勤绿中草药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慧忠日前欣喜地对笔者说。

目前,江山全市覆盆子的基地面积达4500多亩。据制药界业内人士透露,江山覆盆子的面积、产量、质量在全国居首位,前景广阔,“钱”途无限。

今年52岁的刘慧忠是专业经营冬虫夏草的商人,奔波于青海、西藏、浙江等地,时达 20多年。2012年他受药业界人士指点而发展覆盆子,投资 16万元,在坛石镇横渡村老家人工种植覆盆子基地 100亩。因无培育管理经验,思想又不够重视,导致基地“全军

覆没”,投资打水漂。2013年江西汇仁集团在临安投资100多万元,建立覆盆子基地 100亩。刘慧忠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心重整旗鼓开发覆盆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虎山街道金坞村蚱蜢山发现野生状态的覆盆子普遍生长良好。去年2月底,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刘慧忠欣然承包了山坡丘陵地 3200多亩。迄今,他已投资 280多万元,抚育施肥,补植苗木,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理了林道约 5公里,搭建休息棚子8个,挖蓄水池5个等。当地村民也在家门口“上班”赚钱,平均每天 50人上山劳动,多的时候有上百人。汇仁集团制药业负责人非常重视,去年以来到这里视察指导10多次,对基地寄予厚望。

有付出必有收获。刘慧忠去年收获野生覆盆子 4000公斤,每公斤 140元,总收入 56万元。今年产量达 6000公斤,每公斤180元,总收入108万元,分别增长50%、28.6%和92.9%。

刘慧忠说,开发覆盆子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特别好的保持水土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恢复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有“绿地毯”之誉;就观赏价值而言,覆盆子春季白花点点,初夏红果累累,成片栽植于林间、山坡、丘陵、草坪、林道边缘,富有山林野趣,丛植于舍旁、池畔和墙隅,可作观赏植物。是投资少、见效快、需求多、销路畅、市场大的好产业。下一步,该市将实施“基地+农户”模式,计划在坛石、虎山、双塔、大陈、上余、四都等乡镇(街道)大力

发展8万亩左右,在市有关部门关心指导下,全力把江山打造成“北有枸杞子,南有覆盆子”的集散地、精细加工业的发祥地、林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幸福地。

新闻链接:覆盆子又称掌叶覆盆子、华东覆盆

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种藤状灌木,高1.5~3米,干枝有皮刺,无毛。果实近球形,红色,密被灰白色柔毛,核有皱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覆盆子药用价值高,《本草纲目》记载,覆盆子“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肝明目”、“气味甘,平,无毒,有益肾固精缩尿壮阳作用”。能治疗泌尿道感染,有抗衰老、抗氧化活性、抗癌防癌、减肥等作用;可生食或制果酱、酿酒,也可作观赏植物成片栽植。 祝日耀 周志方

【农业】A5 2016年7月19日科技金融时报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锡小平锡小平 版式设计版式设计::陈鸿昊陈鸿昊 电话电话::05710571--2897892228978922 E-mail:xxpingE-mail:xxping411411@@163163.com.com

创新中国产业园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未来发展“两轮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高新

技术产业向前推进,我们将着力把“产业园”打造为集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生物医药、健

康服务、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研设计院所、科技创新载体、科技金融等高新

服务业企业于一体的现在示范园区。我们诚邀您的加盟。

联系方式:杭州市下城区科学技术局 0571-85820615

创新中国产业园创新中国产业园··东新分园东新分园园区概况

创新中国产业园东新分园暨智谷创新广场地处下城区善贤路4号,已规划地铁五号

线,BRT快速公交换乘中心,交通便利。总面积27368平方米,共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园区定位

以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基地为重点。为产业化企业、大学生创业、初创

期的小微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服务式小型办公室等提供多种办公创业空间。

园区配套

公共服务大厅(含总台服务、洽谈区、小型会议室、大型多功能会议室、休闲吧、咖啡

吧等)、内部食堂、健身活动中心、桌球娱乐室、顶楼足球场等。提供企业注册代办(大创

免费代办)及财务委托管理,免费参加区组织的创业实训及一对一团队辅导等多种服

务。旨在打造服务式创新广场,企业家们的创业俱乐部。

招商热线

钟先生18105711266 0571-56920112

野蔓今成摇钱树,富了村民绿了大地江山药商刘慧忠开发覆盆子基地3200亩

什么品种的葡萄能卖出好价格?近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对浙江排名前四位的台州、宁波、嘉兴、金华葡萄主产区进行了葡萄价格情况调查,发现配套使用了双天膜或多膜覆盖等促早栽培技术的早熟或早中熟葡萄品种,在价格上比较占有优势。

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吴江介绍,浙江葡萄上市最早的时间从 5月 18日开始,品种为使用了双膜覆盖技术的“维多利亚”、“夏黑”、“藤稔”、“金手指”、“巨峰”等。“金手指”批发价约为 28元/公斤;“夏黑”

的最早供应时间为 5月 18日~6月 22日,至 7月 5日批发价从 24元/公斤降至10元/公斤;“维多利亚”最早供应时间 5月 18日~6月 25日,至 7月 5日批发价从 15.6 元/公斤降至 5 元/公斤;

“藤稔”最早供应时间 5月 18日~5月25日,至 7月 5日批发价从 16元/公斤降至 5元/公斤;“巨峰”最早供应时间为 5 月 18 日,至 7 月 5 日批发价从 19元/公斤降至10元/公斤。

此外,“醉金香”品种最早供应时间为6月20日~6月28日,至7月5日批发价从24元/公斤降至18元/公斤。“鄞红”品种最早供应时间为6月15日~6月28日,至7月5日批发价从18元/公斤降至

14元/公斤。吴江表示,从价格降速来看,“维

多利亚”、“藤稔”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需要进行品种结构调整,改为种植成熟早、品质好、管理省力的葡萄品种。全省葡萄价格最好的时间段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即云南早熟葡萄

“夏黑”供应刚结束,浙江的葡萄品种接上供应时。而从近 10年调查数据看,浙江葡萄销售价格较好的时间段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这个时间段内云南“红地球”葡萄供应基本结束,北方葡萄尚未大量上市。

为此,吴江建议,浙江葡萄种植要选择早熟和早中熟品种,加上双天膜

或多膜覆盖等促早栽培技术,效益好,且能有效避开台风多发时节,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能确保浙江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等单位培育的“寒香蜜”、“早夏黑”(暂定名)、“玉手指”(“金手指”芽变)等葡萄新品种成熟较早、品质好,基本不用疏果,可以进行省力化管理,适宜促早栽培。此外,该所集成5项技术且获国家发明专利的“早中熟葡萄特早熟优质避灾的栽培方法”为葡萄的促早增效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江英华

夏季是瓜果上市的丰收季,然而在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梅坪村的建伟家庭农场种植基地,几个月前还是一片草莓田,如今在一个个大棚里,却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水果玉米、麒麟西瓜、甜瓜等多样性夏季瓜果品种,色彩斑斓,弥漫飘香,且已陆续投放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一个棚子里,生长着橙黄色、碧绿色与洁白色的迷你南瓜,如同一个个灯笼似的悬挂在立架半空中,格外引人注目,不时让采摘游客感到一阵好奇与欣喜,纷纷拍照留念,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设施农业给大家带来的一份乐趣。

在草莓种植领域,建德可算得上历史最长的县市了,其知名度在大江南北早已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年来,为了提高草莓种植之后

的田间经济效益,该市农业部门可谓想方设法,引导与推广套种或连作其他经济作物的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草莓+多元化”新型模式,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有着10多年种植草莓经历的钟俊萍是当地的种植能手、科技示范户。去年初她到上海销售草莓时,有一位客户就向她介绍在草莓采收结束后,套种迷你南瓜新品种,上海价格可卖出 36元一公斤,不仅价钱好,且有着很强的观赏性,很适合基地推行果蔬采摘游。

勤劳、贤惠的钟俊萍获得这一信息后,今年在草莓采摘完后即4月27日,就开始试种了一个大棚,共一亩多地。她说,草莓采摘之后,钢架大棚、微滴灌等农业设施又可利用起来,在技术上与草莓管理极为相似。她在种植时,根据

技术要求,在每隔三株不同品种的瓜秧行间,均种植红、黄、绿三个不同颜色的迷你南瓜,到了挂果时,形成鲜果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景象,增强农业的观赏价值。经过2个月左右的精心培育,在一片片嫩绿的枝条下,结出大大小小的迷你南瓜,悬挂在半空中的立架上,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据钟俊萍介绍,迷你南瓜的特点是口味纯香,皮薄肉脆,果型圆滑,光色亮泽,且耐储藏,不易腐烂,与传统的常规老南瓜相比,口感与品质更加香纯,长相更加漂亮,在当地一投放市场每公斤价格便达10元,一个2.5公斤的迷你南瓜,可以卖出 25元左右。尤其是绿中带白颜色的迷你小南瓜,因个头只有手掌心般大小,果型丰满,不易腐烂,深受许多城里孩子喜爱。

据该市农业局草莓办介绍,近年来,建德市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新型农作制度,促进了"草莓+多元化”特色种植模式的快速发展。如“草莓+水稻”轮作模式推广面积达到近万亩,实现了亩产值 2.7万元,净利润 1.9万元。草莓种植之后轮作水稻,成功地解决了连作造成草莓土壤传播病害问题,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草莓+瓜菜”轮作模式是目前深受该市种植农户普遍欢迎的一种模式,不仅亩产值可实现 3万元左右,经济收入丰厚,且现代农业设施、土地资源均得到了综合的利用,尤其是一些从事规模经营的果蔬乐园采用这一新型模式,既可增加收入,又能带动当地餐饮、旅游、观光、采摘与现代农业的共同发展,真可谓一举多得。 宁文武

藤稔、维多利亚上市半个月价格跳水超过2/3

市场调查告诉你什么品种的葡萄最好卖

建德探索“草莓+瓜果”增收新路子

“以虫攻虫”不打药

鄞州“祖芳”油桃俏销宁波市鄞州祖芳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祖芳种植的油

桃采摘近日全部结束。今年,他的30亩油桃首次大面积使用害虫天敌应用技术,不施农药,安全无公害成为一大卖点。而且,此举让他省下农药和人工等费用2万余元。

种植油桃是门技术活,万一种不好,桃子会被虫子吃掉。采用害虫天敌的绿色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是鄞州祖

芳水果专业合作社与宁波市农科院合作实施的一个区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从2014年开始实施,针对桃园好发的以蚜虫为主虫害,由宁波市农科院选取本土天敌优势种——异色瓢虫,采用人工扩繁以及低温技术进行天敌种群的培养繁育、周年保存、滞育控制。

该院高级农艺师姚红燕说,他们在油桃示范园内每半月进行一次蚜虫发生情况调查,探索规律,准确掌握试验点油桃园蚜虫消长动态,开展害虫天敌在桃园应用的研究试验。

去年10月,在农艺师指导下,任祖芳在30亩油桃园释放蚜虫天敌——异色瓢虫,数量有几万只。今年四五月份,又三次释放了上万只瓢虫。

经过四次释放瓢虫,30亩试验地油桃树长势良好,无明显病虫害,6月初成熟上市。“现在市民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不施农药的油桃,不少市民都慕名前来采摘。”他说。

任祖芳表示,“以虫攻虫”的生物防控技术,克服了化学防治效果差、易产生抗性缺点,达到减少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张文胜

北药南植获成功绍兴湖塘建成全省首个枸杞基地

这些天,位于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湖中村的枸杞种植基地,火红的枸杞鲜果已挂满了枝头。经过两年的摸索,基地承包户边仲安成功栽培10亩枸杞,湖中村也因此成为全省首个枸杞种植基地。

据柯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专家的鉴定,这些枸杞营养价值高,不但适用于鲜食,还可以用于烹饪、饮料生产、酿酒等,适合在宁绍平原一带种植。

边仲安是湖中村的一名“失土农民”,也是一名园林工程师。早在10多年前,别的大户在热心种植葡萄、猕猴桃时,边仲安已开始种植极少有人问津的樱桃。2014年,他了解到一条农业技术信息:湖南一家科研单位培育的一种杂交枸杞,适合长江流域种植,于是找到这家科研单位,花 30万元购买了1000棵枸杞苗开始试种。

枸杞原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耐严寒、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其含有的黑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功能。但是,对江南地区来说,却是外来物种,之前也没有成功的先例。

引进枸杞后,边仲安一方面细致观察枸杞的生长情况,不断进行探索,为果树创造最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时刻与专家保持联系,一遇到问题,便虚心请教。第一年,苗木不但成活了,而且开始结少量果实。第二年,果实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他一边栽培,一边繁育新苗。然而,令边仲安感到意外的是,第一年,新苗的成活率却不到2%。他仔细观察,发现枸杞的培育与时间、气温、土质、阳光、雨水甚至夜间路灯等各个方面都有关系。第二年,繁育的成功率提高到 60%,至今年 6月,他一共繁育了5万多棵枸杞苗。

如今,枸杞夏果即将进入采摘期,前不久,浙江震元堂专程派人前去考察,对他的枸杞基地赞赏有加。

下一步,边仲安计划种植1000亩枸杞新苗。“搞农业真的辛苦,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兼备,但未来收成也相当可观。”边仲安说,虽然基本掌握了枸杞的种植技术,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他每天晚上都会收看天气预报,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钟伟 陶晓宇

6月下旬,正是石斛花开的季节。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仙水岩,星星点点的黄色铁皮石斛花“绣”在光秃秃的石壁上,给秀丽的龙虎山平添了几分妖娆,这是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铁皮石斛团队近野生栽培技术成果,曾获梁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浙江省林业厅“一亩山万元钱”十大高效生态栽培模式之一。岩壁栽种铁皮石斛是该团队近年研究的新突破,将铁皮石斛人工栽种到90°左右的岩壁上,目前成活率可达50%。岩壁铁皮石斛不使用任何的化肥农药,产品质量接近野生,每公斤市场价高达5000元,是大棚栽种价格的15倍。

图为斯金平教授(左一)在江西珍草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仙水岩岩壁石斛栽培基地开展技术指导。

徐翠霞

在浙江大学湖州市水产产业联盟专家指导下,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盛江家庭农场建设的湖州市第一个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日前开始运行,整个养殖系统由池塘、流水槽及增氧等部分组成,具有生态节能、产品安全优质的特点,是传统池塘养殖的革新,具有科技示范作用。池塘总面积 30亩,流水槽 4条(每条 115平方米),3号水槽放养了加州鲈鱼鱼种750公斤,规格28克/尾,其他水槽将陆续放养,浙大湖州水产联盟专家现场测定了水质,基本正常。

据介绍,循环水养殖是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生产的新型生产方式,该模式综合集成了生物技术、设施装备、环境调控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多领域科技,在封闭养殖环境中,对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水温、饵料、防疫和污水处理等各因素或环节进行人工或自动控制,使养殖品种在最佳的环境下快速成长,极大提高了单位水体的产量和产品安全。因此,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生态环保、生产可控性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优点,是现代渔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沈乃峰 赵新荣

死水变活水,节水又高效湖州首个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运行

岩壁石斛,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