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Post on 31-Dec-2015

35 view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职业资格. 从业资格: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 力的起点标准。 执业资格: 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及用途. 职业资格证书. 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职业资格证书的用途. 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区别. 职业资格证书.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

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执业资格从业资格

职业资格

从业资格: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 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 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及用途职业资格证书

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的用途

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区别职业资格证书

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的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学历证书

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和知识水平的证明。两者区别

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水平。

职业资格证书的分级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

初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技 能 层 技 术 层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两大体系学历文凭制度

(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以劳动部门为主导)

学科分类和学科教育标准 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

普通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学校教育和成人培训

学历文凭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

学历文凭证书 职业技能证书

国家人类资源开发两大体系相互衔接与沟通

职业、工种、岗位的概念职业

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是一种或一组特定工作的统称。工种

是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征、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岗位

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流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工种、岗位的区别 一个职业包括一个或几个工种,一个工种包括一个或几个岗位。 工种是以企业的专业分工和劳动组织的的基本状况为依据,从企业生产技术和劳动管理的普遍水平出发,为适应合理组织劳动分工的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稳定程度和工作量的饱满程度,结合技术发展和劳动组织改善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划分。 职业、工种和岗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一个社会阶段的社会管理水平。

国家职业标准 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职业标准除包括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外,还包括职业环境与条件、教育水平、职业道德等内容。 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

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原则整体性原则

反映该职业活动在我国的整体水平。等级性原则

按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质量划分等级。规范性原则

标准内容结构,所用技术术语、表达方法以及文字符号应按照国家公布使用的标准规范。实用性原则

主要目标应全面反映职业活动的工作内容要求。可操作性原则

满足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的需要。

国家职业标准与工人技术等级的区别国家职业标准

是一种职业导向性标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通过运用职业技能分析方法,研究确定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内容的新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和证书持有者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工人技术等级(职业技能)标准

是一种学科导向性标准,所培养的学生和取得证书的人员理论知识掌握不少,但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不足,短期内难以适应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初中高级工的技术要求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技师的技术要求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高级技师的技术要求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管理能力。

技师考评方式的改革原有技师考评方式(旧) 技师考评社会化管理方式(新)

申报程序

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参加初试;参加工人考核委员会组织的考核、评审。

依据申报条件到指定地点自愿报名;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工作年限、工作业绩)。

比例限额

评聘数额为技术工人总数的2%以内;高级技师评聘数额控制在技师总数的 10%。

取消比例限制,只要符合条件的,均可自愿申报。

对象范围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

各类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其它人员。

技师考评方式的改革原有技师考评方式(旧) 技师考评社会化管理方式(新)

鉴定标准无统一技师考核标准,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由地方或行业组织制定具体考核标准。

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制定技师资格标准,作为考核的依据;暂未制定出技师资格标准的,各地可制定考核试题和评审条件。

考评内容和方式

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论文答辩;专家评审。

技能鉴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综合评审:工作业绩、技术革新、传授技艺。

组织实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工人考核委员会。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技师考评方式的改革原有技师考评方式(旧) 技师考评社会化管理方式(新)

评聘制度 等额评聘,评上技师即为企业所聘用,享受技师待遇。

技师资格认定与聘任分开;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决定是否聘用;实行技师聘用制,签定技师聘任合同。

技师待遇

技师津贴:每月 20元;高级技师津贴:每月 50元;技师任职在五年以上并在任职期间办理退休手续,职务津贴可列入工资基数,计算退休费。

受聘技师的工资或津贴标准由用人单位确定;受聘技师的其他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参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有关福利待遇确定。

技师考评的标准及考核试题技师资格标准

技师的考核试题及评审条件

新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设有技师资格标准。 对各地区、行业部门已制定出的技师职业资格标准,经保障部审核认定后颁布实施。对暂未制定出技师资格标准的职业(工种),可由省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制定试题和具体评审条件。

应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高级工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新工艺、新设备、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高级技师的考核试题,在技师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复合技能以及技术革新、潜在能力、传授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考评人员具备的条件 考评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关专业知识、鉴定技术。 高级考评员必须具备高级技师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考评员必须具备高级技能等级、技师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资格。

鉴定工作中对考评人员的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评审工作,并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更改考评结果等不正当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在考评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形,应回避:与被鉴定者系亲属、师生关系;与被鉴定者有其它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公正鉴定。

职业培训的特点

职业培训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均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确定,经过职业培训的毕(结)业生可上岗作业。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在培训期限上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可以脱产或半脱产;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在教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职业培训的特点

一方面教学要紧紧围绕生产实际进行,另一方面要贯彻勤工俭学、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原则,通过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既培养了人才,又创造了财富,获得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

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突出技能操作训练 在培训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

职业培训的基本内容基本素质培训 包括文化知识、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公共关系与社会知识、生产知识与技能。这种培训主要是培养熟练工,培训的内容以基本素质培训为主,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及职业要求进行培训。职业知识培训 包括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指导、劳动安全与保护、社会保险知识等。使求职者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方针政策以及个人选择职业的知识和方法;掌握求职技巧、开业程序与相关政策,了解职业安全与劳动保护有关政策和知识;掌握社会保险方面的知识和政策。

职业培训的基本内容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习。学员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在企业的实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社会实践 包括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参观学习和勤工俭学等。

养护工的申报条件初级公路养护工 适合从事本专业及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的技术工人;本专业及相近专业中专,职业中专(职高),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均可申报初级公路养护工职业技能鉴定。 中级公路养护工 取得初级技术等级证书后,从事本工种工作连续五年以上(含五年);本专业的高职、中专、技工、职业中专(职高)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考核成绩优秀,取得初级公路养护工技术等级证书后,从事本工种满三年以上(含三年);高级技工学校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可申报中级公路养护工职业技能鉴定。

养护工的申报条件高级公路养护工 取得中级公路养护工等级证书后,在本工种连续工作八年以上(含八年):高级技工学校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取得中级公路养护工技术等级证书后,从事本工种满六年以上(含六年),均可申报高级公路养护工职业技能鉴定。公路养护技师 取得高级公路养护工等级证书后,在本工种连续工作十五年以上(含十五年):高级技工学校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取得高级公路养护工技术等级证书后,从事本工种满五年以上(含五年),均可申报公路养护技师职业技能鉴定。

养护工的申报条件公路养护高级技师 取得公路养护技师等级证书后,从事本工种满三年以上(含三年),均可申报公路养护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 公路养护工鉴定方式 技术理论要求采用闭卷笔试;技能要求采取实际操作考核,考核题目的结构为:鉴定项目、考核时限、考核要求、考核方法、使用设备工具、评分标准。

养护工的鉴定内容鉴定内容 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技术理论题型配分原则 填空题 20% 、判断题 10% 、选择题 10% 、简答题 20% 、叙述题 30% 、计算题 10% 。技能要求题型配分原则 路基养护与维修技能 30% ,路面养护与维修技能50% ,小桥涵及附属构造物养护与维修技能 20% 。

养护工鉴定的考核评分与时限 考核评分 技术理论考试按标准答卷配分得分。技术理论

要求笔试满分为 100 分。 实际操作考核按每个项目规定评分得分。实际

操作考核满分为 100 分。 在实际操作考核过程中,出现任何质量、安全

责任事故时,均鉴定为不合格。 技术理论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评分均达到 60

分以上者为合格。 考核时限

技术理论考试时间为 90min 。实际操作考核时间为 180min 。

道路材料试验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等级项目

优秀(90~ 100 分 )

良好 (75~ 89 分 )

及格 (60~ 74 分 )

不及格 (< 60 分 )

试验理论

(30分 )

1.试验目的明确;2.正确选取试验方法;3.能准确运用试验的基

本原理;4.知道试验仪器的结构

1.试验目的明确;2.正确选取试验方法;3.能运用试验的基本原

理;4.了解试验仪器的结构

1.试验目的明确;2.知道基本试验方法;3.能了解试验的基本原

理;4.基本知道试验仪器的

结构。

1.试验目的不明确;2.不能够解释有关试验

使用方法,基本原理及仪器的结构。

试验操作

(50分 )

1.正确使用及调整仪器;2.试验操作准确规范;3.试验结束后能正确观

察和判定;4.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能够使用及调整仪器;2.试验操作基本规范;3.试验结束后能正确观

察和判定;4.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在老师指导下能使用及调整仪器;

2.基本完成试验操作过程;

3.试验结束后基本能进行观察和判定。

1.不能进行仪器的使用及调整;

2.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试验操作过程,但不会观察和判定。

试验报告

(20分 )

1.数据正确,误差在 ±10%以内;

2.对试验结果能作出正确的判定,明确指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书写清晰、工整。

1.试验数据误差在 10~ 15%;

2.对试验结果能进行正确的判定,明确指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书写清晰、工整。

1.试验数据误差在 15~ 30%;

2.对试验结果基本能进行判定,指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书写较清晰。

1.试验数据误差在 ±30%以上;

2.对试验结果不能进行判定;

3.书写了草。

测量仪器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等级项目

优秀(90~ 100 分 )

良好 (75~ 89 分 )

及格 (60~ 74 分 )

不及格 (< 60 分 )

试验理论

(30分 )

1.试验目的明确;2.正确选取试验方法;3.能准确运用试验的基

本原理;4.知道试验仪器的结构

1.试验目的明确;2.正确选取试验方法;3.能运用试验的基本原

理;4.了解试验仪器的结构

1.试验目的明确;2.知道基本试验方法;3.能了解试验的基本原

理;4.基本知道试验仪器的

结构。

1.试验目的不明确;2.不能够解释有关试验

使用方法,基本原理及仪器的结构。

试验操作

(50分 )

1.正确使用及调整仪器;2.试验操作准确规范;3.试验结束后能正确观

察和判定;4.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能够使用及调整仪器;2.试验操作基本规范;3.试验结束后能正确观

察和判定;4.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在老师指导下能使用及调整仪器;

2.基本完成试验操作过程;

3.试验结束后基本能进行观察和判定。

1.不能进行仪器的使用及调整;

2.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试验操作过程,但不会观察和判定。

试验报告

(20分 )

1.数据正确,误差在 ±10%以内;

2.对试验结果能作出正确的判定,明确指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书写清晰、工整。

1.试验数据误差在 10~ 15%;

2.对试验结果能进行正确的判定,明确指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书写清晰、工整。

1.试验数据误差在 15~ 30%;

2.对试验结果基本能进行判定,指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书写较清晰。

1.试验数据误差在 ±30%以上;

2.对试验结果不能进行判定;

3.书写了草。

养护工培训教材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公路养护概论第二章 公路工程识图 第三章 公路测量 第四章 筑路材料 第五章 路基工程 第六章 路面工程 第七章 桥涵工程 第八章 公路防护第九章 公路沿线设施养护及绿化 第十章 公路筑养路机械

养护工的培训教材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 高等级公路养护 第十二章 公路养护管理 第十三章 养护生产管理 第十四章 养护计划管理 第十五章 养路班组管理 第十六章 养护技术管理

公路养护概论知识目标

1.说明公路组成部分及作用。 2.叙述公路的分级及技术标准。 3.说明公路养护的任务及技术政策。 4.说明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及质量考核标准。

培训目标 能说明公路技术标准,养护工程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及含义。

公路工程识图知识目标

培训目标 说明工程制图基本要求,绘制道路工程图。

1.说明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的基本规格与要求。 2.能绘制路线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绘制桥位平面图、地质断面图、总体布置图、一般钢筋图,涵洞工程图。

公路测量知识目标

培训目标 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和施工放线,进行简单的平差计算。

1.说明公路测量的任务。2.会工程测量和施工放线桥涵施工放样测量。3.会水准仪和经纬仪检验与校正。4.会简单的平差计算。

筑路材料知识目标

培训目标 说明常用道路材料的性能,会常用材料性能试验及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对工程中材料出现的问题用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

1.说明筑养路用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描述土的工程分类,会土的野外鉴别和工地物理性质检验。

2.叙述砂石材料、石灰和水泥、石油沥青的性质,测定砂石材料、石灰和水泥、石油沥青性能。

3.会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测定各项指标。

4.对材料问题用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

路基工程知识目标

培训目标 叙述路基常见病害并提出处治方法。

1.说明路基养护作业的范围和养护工作基本要求。

2.叙述路基的技术规定和路基常见病害,一般路基养护、修理与加固方法。

3.说明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路面工程知识目标

培训目标 描述刚性及柔性路面的设计原理及程序,对路面破损提出养护作业方法。

1.叙述路面基层及垫层的材料要求和特点。2.说明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面层的基本特性。3.说明路面病害的种类及处治方法。

桥涵工程知识目标

培训目标 说明桥梁和涵洞养护工作内容,对桥涵病害提出养护处治方法。

1.叙述桥涵的构造要求,桥梁设计的一般知识。 2.说明桥涵养护工作内容及桥梁检查方法,桥梁墩台和基础养护方法及加固措施。

3.说明桥梁上部结构养护方法,涵洞、漫水桥及过水路面养护方法。

公路防护知识目标

培训目标 说明公路水毁发生的原因,提出防冰、防雪、防沙方法。

1.叙述常见的公路水毁种类及发生的原因。2.说明公路水毁的预防和抢修及治理对策。3.说明公路防冰、防雪、防沙的方法。

公路沿线设施养护及绿化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公路沿线设施的种类及其作用。

1.说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及养护方法。

2.叙述公路绿化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

公路筑养路机械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养护工程机械使用和管理方法,对常用机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修理。

1.叙述公路筑养路机械化的种类,筑养路机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

2.说明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作用,小型机具的发动机起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3.说明养护机械的保养与修理方法,安装、拆卸筑路机械设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高等级公路养护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要求。

1.叙述高等级公路的分类、组成和养护管理要求。

2.说明高等级公路养护的作业方法,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化。

公路养护管理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公路养护管理的任务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1.叙述公路养护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2.说明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解决

和改进质量问题的八个步骤。

养护生产管理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养护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作业方法,编制并审查养护施工进度图及养护工程预算。

1.说明养护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概念,描述养护生产过程的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 2.能编制并审查养护施工进度图及编制养护工程预算。

养护计划管理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养护计划编制程序,编制并审查养护生产作业计划。

1.叙述养护计划管理的任务和基础工作,施工单位计划编制程序。

2.说明公路小修保养工程计划及养路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养路班组管理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计划管理的原则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

1.说明养路道班的任务,道班建设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内容。

2.说明道班旬、月、季度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养护技术管理

培训目标

知识目标

进行交通调查与路况登记,说明公路养护质量检查与评定的内容。

1.说明交通调查和公路路况登记的主要内容。2.说明公路养护质量检查与评定的指标及含义。

技能训练 在培训过程中,应完成下列项目的技能训练 :

1.绘制路线工程图、桥涵工程图。 2.进行工程测量和施工放线,对测量仪器进

行检验和校正,会简单的平差计算。 3.常用材料性能试验及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

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 4.路基、路面质量检测训练。

课时分配 序号 培训形式 培训内容 教学时数1

理论课

概论 4

2 公路工程识图 20

3 公路测量 16

4 筑路材料 16

5 路基工程 10

6 路面工程 10

7 桥涵工程 10

8 公路防护 4

9 公路沿线设施养护及绿化 2

10 公路筑养路机械 16

11 高等级公路养护 4

12 公路养护管理 4

13 生产管理 30

14 计划管理 6

15 养路班组管理 6

16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 6

17

实践操作

绘制路线、桥梁、涵洞工程图 8

18 道路建筑材料试验 10

19 测量仪器操作 8

20 路基、路面质量检测 6

21考核

理论考核 2

22 实际操作考核(单独考核) 2

23 总计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