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初二上学期期 … ·...

Post on 25-Sep-2020

1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2018~2019 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初二上学期期 … ·...

2018~2019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A.

B.

C.

D.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锃亮zènɡ 解剖pōu 黝黑yǒu 殚精竭虑dān

粗糙cāo 诘责jié 甲壳ké 颔首低眉hàn

角色jiǎo 胆怯qiè 教诲huǐ 藏污纳垢ɡòu

勉强qiǎnɡ 炽热zhì 滞留zhì 屏息敛声bǐnɡ

1

A

B.甲壳qiào C.角色jué 教诲huì D.炽热chì。

答案

解析

A. 凛冽 正经危坐 畸形 锐不可当 B. 不辍 粗制滥造 落第 诚惶诚恐

C. 禁锢 沓无消息 窒息 抑扬顿挫 D. 吹嘘 暗然失色 酒肆 筋疲力尽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B

A.正襟危坐 C.杳无消息 D.黯然失色。

A. 星罗棋布 良莠不齐 目不暇接 B. 目不暇接 淋漓尽致 鱼龙混杂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几年新建的楼房 ,使这条街道更加繁荣。

②文艺晚会上他们把自己的表演才能发挥得 。

③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多。但 ,用人单位要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

3

一、积累与运用

答案

解析

C. 鳞次栉比 淋漓尽致 良莠不齐 D. 层出不穷 目不暇接 鳞次栉比

C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

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根据句意,空①应该选“鳞次栉比”。

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应该填入②空中。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鱼龙

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拓展】区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参差不齐”“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

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的和坏的人或者事物一起出现。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

和好人混在一起。只能指人,不可用来形容物良莠不齐: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参差不

齐: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

人。

答案

解析

A.

B.

C.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地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

索的结果。

4

D

这道题目没有答案。 A.成分残缺。删去“使”;B.重复啰嗦。删去“大约”或者“左右”;C.语序不

当。“生根、开花、结果”。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

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

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

班。

5

答案

解析

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阅读选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紧扣要素概括。 即用“何时”“何人”(何单位)“何

事”表述,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这段话主要讲的是全球很多国家学习汉语,重视汉语学习。

答案

解析

名著阅读。

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和认识。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纪实性作品《西行漫记》中,提及了一些他耳闻目睹的中共领

导人,如:喜欢孩子,身后常常跟着一群“红小鬼”的彭德怀:① ② 等,他们都给斯

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6

1:放弃荣华富贵,投身革命事业并立下丰功伟绩的朱德

2:靠两把菜单起家,以胆略及才智名满湘地的贺龙

仿句加名著。要了解《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人物及事迹,把人物事迹及

特点串起来就是答案。

古诗文默写。7

A.

B.

C.

D.

E.

F.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微。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致哉,歌以咏志。

(1)

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1

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2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5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3)

答案

解析

在我国古代诗文中,诗人抒发乡愁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直抒胸臆,

如:“ , (《黄鹤楼》)”:有的含蓄委婉,

如:“ , 。(《渡荆门送别》)”,但都道尽了游

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乡愁成了游子心中永远不变的情怀。

AD(1)

(2) 岂不罹凝寒1

徙倚欲何依2

妻子象禽兽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

馨香盈怀袖5

大漠孤烟直6

1:日暮乡关何处是

2:烟波江上使人愁

3:仍怜故乡水

4:万里送行舟

(3)

B.有错别字:长歌怀采薇。

C.有错别字:征蓬出汉塞。

E.语序错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F.有错别字。幸甚至哉。

(1)

(2) 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

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

写,不要笔误。如:徙倚、象、馨等。

1

略2

略3

略4

略5

略6

从诗名以及“乡愁”“直抒胸臆”得出;从诗名以及“乡愁”“含蓄委婉”得出。(3)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8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1)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三峡》) (2)

答案

解析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3)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4)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5)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1)

肃杀,凄寒。(2)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3)

远,这里作动词,往远处伸展(4)

考虑,想到(5)

蝉不停地叫着。(1)

每当秋雨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都寒冷而肃杀。(2)

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3)

互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直插云霄。(4)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

A.

B.

C.

D.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疏条交映 水中藻、荇交横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1

二、阅读与鉴赏

答案

解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

A.

B.

C.

D.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

色。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

春江水的特色。

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

中热闹景象。

通过写景,表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对美好自然的爱慕和向往避世归隐的情

感。

(3)

C(1)

(2)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1

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

名利禄的心。

2

C(3)

A.绝妙/停止 B.量词/表示很多 C.相互,交错 D.向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1)

(2) 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比如:奔。1

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比如:鸢飞戾天。2

不是“以静写闹”,静与闹都属于山中景色。(3)

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

诗中的“暖树”、“初”分别是什么意思?(1)

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暖树:向阳的树 初:刚刚(1)

解析

描绘了一幅莺在歌,燕在舞的画面。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

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

的劳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西湖美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2)

诗歌注释字词解释,熟记注释即可。(1)

抓住颔联所写景物莺、燕来描绘。诗歌前面主要是写景物,最后一句是表达情感,描

写春天西湖的美景,得出诗人感情。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

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

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

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

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

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

作是鲁迅《 秋夜》 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

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

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

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

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火

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

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

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

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

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

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

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

此刻 , 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 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

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

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

11

答案

解析

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

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

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

的人生价值。

⑦ 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

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

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

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峰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请根据②-④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②中画横线的句子。

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

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2)

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3)

木棉树属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高;躯干挺拔;叶子稀拉;枝干不繁茂;花朵硕大

且红艳,花落后会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1)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鲜艳、美丽的特点。(2)

读了本文,我认为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精彩,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意思对即可)

(3)

特点概括,要求回答出木棉的特点,范围在文章的2——4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都讲

的木棉的外形和自然生存状况,利用原文词语第二段中“躯干挺拔”“叶子稀拉”“枝干不

繁茂”“花朵硕大”。第三段中“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

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第四段“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

种”。

(1)

本题要求赏析语言,选择描写生动含有修饰手法含义丰富的语句,可从语言的写作方

法,用词的妙处以及思想含义某一方面来赏析。

(2)

文本理解。文章重点讲解的是“木棉花”,叙述关于木棉花的生长、开花等,花开花落

绽放美丽。从文章第6自然段“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

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

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由物及人,木棉花安静地、默默地积蓄力量,

等到适当的时机再迸发无限辉煌,实则写人。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12

①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

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纽、李长之、李羡林井称“清华四剑客”、后来

又与吴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②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 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

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③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未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灰从北大退休,使

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而安

详。

④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⑤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对身荷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

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

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颈的片刻也

显得意味深长”。

⑥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失自清当

助教开始,林灰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的再

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⑦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

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

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

⑧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

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

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 说。

⑨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杯有一种超乎子

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

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

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 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

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

说声“谢谢”。

⑩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

感”。他推崇不在权责面前低头、“者虽自,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重之若千钓”的骨气。他的学

生袁行需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⑪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庾的罪名之

一。但钱理辟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

交夫人”。林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

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

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一

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答案

解析

⑫“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

林戾的结局是最美的。”

⑬“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都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

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

③袁行需: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

员。

(选自“百度百科”)

钱理群说林庚有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

说说这“精神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

(1)

结合语境,品析第⑦段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

(2)

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需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

①学识渊博,治学严谨。②不慕名利,淡泊处世。③待人热心,随和真诚。④面对权

贵,不卑不亢。

(1)

“精心”是用心的意思。写出了林庚对这节告别课的重视,也写出他对衣着的讲究。(2)

①三人皆是与林庚关系密切的人,或为学生,或为同事,引述他们的话使传记内容显

得更加真实可信。②三人身份地位不一般,评价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③引述内容多

为议论评价,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④引用多人多侧面的评

述,有助于多方面表现林庚先生的精神品质。

(3)

内容概括题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解题时,应先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然

后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或选项对照原文的相关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正确的概括

和判断。

(1)

本题要求赏析语言,选择描写生动含有修饰手法含义丰富的语句,可从语言的写作方

法,用词的妙处以及思想含义某一方面来赏析。

(2)

结合注释先了解这些人是什么人,再找他们的共同点如“都是林庚的学生”“在学术领域

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等等;再思考引用他们的话对传主的作用“突出林庚的精神品质”“了

解林庚的性格”。

(3)

三、写作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卞之琳在诗歌《断章》中有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

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世间风景万万千,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道风景,如积水般空明的月色引人

遐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让人神往,“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三峡让人沉醉…,而看

风景的人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你心中的风景又是什么呢?

请以“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

称。

13

范文:

风景

雪,映着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人心旷神怡。而更美丽的风景,是前方手挽着手,

漫步在雪地 中的父母。

腊梅在身旁的树枝上静静绽放,不惧寒冷,傲雪斗霜执意地在一片银装素裹中挤出一抹

色彩。放眼 望去,远处的山、树,都笼罩在那如梦如幻的白色中,那低矮的小木屋,更为这

景增添了一丝童话般的 意境。 听说,父母就在此地相识。

今日,是故地重游。只是多了我这个见证美好的人。

太阳渐渐挪到头顶上方,那漫天飞舞的大雪,更加肆意了,就像父亲所说:“这雪,就如

同我们的青 春,幸福、美好地挥洒着。”

“我们,走路去吃烤串?”母亲脸上洋溢着少女般的美好、羞涩。“当年,我和你爸也是这

样。”“嗯喏” 于是踏着白雪铺成的地毯,向前走。

爸爸与妈妈手挽着手在前面走着,在白茫茫的地上留下一串脚印。虽在不远处,听着父

母的欢声笑 语,却也不舍得走更近些,不想去破坏这份美好。

静静欣赏就好。景与人,都好。

于是不忍蹲坐在地,望着前方。游人越来越少,这景也就愈发 地清晰。

阳光照着雪,雪映着阳光,天空似乎被这雪冲刷地干干净净, 没有留一下一片云彩。

风,卷着雪,去到它想去的远方。父母还未 走远,不远处传来几声父亲爽朗的笑声,搭着他

们的背影,一起交 融到了这景里。旁边树上傲骨的梅,更为这景平添了几分诗意。这很美

好,不是吗?

我曾固执地认为,冬季是最萧瑟的,是我所讨厌的。从不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这 类描写美丽雪景的句子产生共鸣。直至此刻,我才明白曾经的我有多么顽固。眼前

的风景不就是冬季美 好的证明吗?

白雪,静谧而又美好。

雪中的父母,相濡以沫,又何尝不是又一种美景?

最美的,不单是那风景,更是那让赏景人感到美好的景中人。

解析 若在本义的层面上立意,单纯写自然风景,文章会比较肤浅,难得高分。若在比喻义的层面

上立意,要做到切合题意。首先,必须找到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的契合点;其次,要景人结

合,虚实相生。

可用第一或第三人称,定位在我的所见所闻当然更好,更容易抒写真情,写出自己真实的感

受和个性化的感悟。也可以以他人的角度,写我一路上是他人眼中的风景。

审题:

第一、抓关键词。

我们要注意原题中这一句“请以‘风景’为题目”,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风景”和“题目”。先

看“题目”,就是说,这篇作文是命题作文,而不是话题作文。再说“风景”,是一个有着丰富内

涵的文题。

题目中的“风景”既可以是自然景观,如清风明月、杨柳依依、鸟鸣虫唱、大漠长风等。也可以

是人文景观,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还可以是带有比喻义的生命

风景,如风雨中,父亲接送自己的背影;办公室,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烈日下,她在为

受伤的老人撑伞等。

第二、辨文体。

作文要求①告诉我们文体自选。可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我们要选自己最拿手的文

体来写。通过以上分析,这个作文题目,既可以写成以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的游记文,要

注意以游踪为线,有次序写景;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成长路上的风景让我们经历得意与失

意,喜悦与哀伤,汗水与泪水,这正是我们生命中“风景”的内涵。

不论选择何种文体,注意各自的文体特点,紧扣文题,突出中心,才不会偏题跑题。总之,

此题可叙,可论,可描写,可抒情,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便于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第三、定立意。

写作这个题目的作文,无论是写具象的风景,还是写抽象的风景,关键在于要彰显出风景的

深层意蕴,开掘出深刻而鲜明的主题,这样文章才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一般来说,写自然

的风景,如果只限于对美好景致的赞美,即便是生花妙笔,把景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也是肤

浅的。写自然的“风景”,要能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反映深刻的事理,比如通过沿途风景的

描绘,赞美自然的伟大和神奇;通过描绘静默的大山,展现个性的傲岸与伟大等。如果从社

会人文这一角度去描写,要选择亲身经历、真实感人的场景或画面,要力争展现精神风尚或

时代风貌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个性化的感悟、点睛式的表达,歌颂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

不管写哪种风景,都必须侧重写出过程中的感悟,而不能拘泥于一点一滴的感受就忙于结

尾。

第四、巧联系。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个作文题经过加工、调整,还可以衍生出很多类似的

作文题,这些类似的作文题立意、写作都可以向这个作文题上靠,如沿途的风景、人生处处

有风景、我走过的路、一路风景一路歌、成长路上有风景、我的初中生活、学校生活剪影、

读书真好、我的读书生活等。根据以上变式的题目,搜索知识储备,寻找相似的文章,特别

是自己曾经写过且不错的文章进行迁移。

第五、妙布局。

结合确定的文体和立意,寻找最佳结构进行全篇布局。如题记式、标题式、蒙太奇式、书信

式、日记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