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表面看就像聾子啞巴,其實他的內心卻得了莫大的好處。...

Post on 06-Aug-2020

4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15 · 表面看就像聾子啞巴,其實他的內心卻得了莫大的好處。...

42

少教訓人是最深刻的教訓凡夫學道法,惟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

生誹。諦觀少言說,人重德能成,遠眾近靜處,

端坐正思維。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結舌少

論量,默然心柔軟。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寶,

頭陀樂閒靜,對修離懈惰。

— 道宣律師

我們普通人學道,只可自己內心知道。如果冒冒然去

跟他人說,他人反而易生誹謗。多觀察,少說話,人穩

重,品德就能修成。遠離眾人,在安靜的地方獨自靜坐,

打坐就要有打坐的模樣,思考時要起正念。平時你只需要

盯 自己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說別人的長短,管好舌頭少

發議論,默然處之,心才能柔軟而不剛硬。無智無慾的人

表面看就像聾子啞巴,其實他的內心卻得了莫大的好處。

頭陀(修行者)喜歡閒靜,師兄弟一起精修、進步,不能鬆

懈、懶惰。

道宣律師這首詩寫得好,弘一法師喜歡,我也喜歡。

“凡夫學道法”,我們都是凡夫俗子。認識到自己很普通、很

平常,這是學道的根本;如果你牛氣沖天地去見師父,還能指望

他傳甚麼給你?!因此老師教徒弟,勢必先打掉他的銳氣;經理

對員工,不妨先讓他抹桌子掃地;將軍對士兵,當然要求其服從

15

43

了。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修行者以柔順為美德。孫悟空剛開始的

時候,跟菩提祖師學道,表面上老實,轉眼就翻了天,結果被菩

提祖師逐出師門。誰都想當英雄,真正的英雄想當凡夫。

“惟可心自知”,自己懂自己,自己明白自己,自己善待自

己,自己認識自己。我們是有靈性的,腦袋接天,腳板接地,

天、地、人謂之“三才”,缺一不可。我們修行,首先自己要看得

起自己,我們太獨特了、太寶貴了,生下來便有用處。你且閉目

內觀,自會有光明。

“造次向他道”,“他”指他人,“造次向他道”指冒然跟人說

這說那,這種行為不好。有些事自己明白就可以了,不能說,更

不能多事。一朵花插在瓶子 多好看,兩朵三朵就滿了,七朵八

朵就亂了,一大把就形成了掩埋之勢。弘一法師在日本留學的時

候,虛心學習日本花道,受用無窮。回國後他的房間 永遠只有

一瓶一花。

“他即反生誹”,“誹”指誹謗、詆譭。意思是別人聽了你的話

反而說你不好。其實這不怪別人,怪你自己。不說就甚麼事都沒

有了。

“諦觀少言說”,“諦觀”是佛家語,指靜慮內觀。睜 眼睛叫

做看,閉 眼睛叫做見,一遍一遍就叫觀,觀者又見也。曾經有

的再次發現叫做見,我們做一個發現者足矣。今年初春我到北京

懷柔山去見明奘法師,送給他一本我主編的《中國詩詞》,明奘法

師翻到我在宣言 說的那幾句話:“我們不是創新者,我們是復

興者。我們不能創造甚麼,但我們可以復興甚麼。這個世界遺忘

甚麼,我們就復興甚麼。”大家會心一笑。

“人重德能成”,孔子所說的“君子不重則不威”,也有這個意

少教訓人是最深刻的教訓 15

佛家人生智慧

44

思。“重”當然不是指身體重,而是指氣象莊嚴,言語莊重。

“遠眾近靜處”,修道之人要遠離眾人,靜處獨處。今天遠離

眾人,是為了明天更好地親近眾人。關鍵是自家要在暗中整明白

一切事情。不明不白只能不上不下,弄得不好還不三不四,因此

要想引領眾人,先要深知眾人之道。眾人之道即我之道,把自己

整明白了,一切都明白。

“端坐正思維”,端坐指打坐的時候要坐端正。歪歪扭扭、鬆

鬆垮垮,這是睡覺,不是打坐。“坐禪”之法首先是端正身體與意

念。弘一法師坐相莊嚴,很多人看他一眼就想拜他為師,根本不

用講經說法。

“但自觀身行”,你只需要管好自己的身體、行為,不用在乎

別人怎麼說。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時候,你就應該

知道其實公婆都沒有理,因為理不是說出來的,而是靠行表現出

來的。但是你明知他們沒有理,也不要參與他們的爭論,否則你

一開口也沒理了,任公公婆婆去說吧。其實這是他們的樂趣,外

人哪 懂,又哪需要你幫腔?

“口勿說他短”,不要說人長短,須知長的也不長,短的也不

短。如果你看見穿長衫的就說“長衫好長啊”,那就錯了,矮個子

也可以穿長衫;朱自清比較矮,弘一法師也很矮,他們都喜歡穿

長衫。矮人穿長衫,究竟長不長?答案是別人穿衣服不用你管。

如果你看見別人短打扮就說“好短啊”,那也錯了,因為短打扮的

人偏能走長路。

“結舌少論量”,管好舌頭,少發議論。連讚揚的話也要少

說,誇人往往是害人,是將人的軍,是心懷叵測,是別有用心。

屠夫誇豬肥,是想殺牠;馬幫誇馬壯,是想趕牠。連誇獎的話都

45

藏刀子,世上還有甚麼話敢輕易信,敢輕易說?!

“默然心柔軟”,“柔軟”一詞好啊,心軟的人才能做硬事。大

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心最軟,普度眾生。弘一法師曾傾其所有,救

濟災民,煮粥給大家喝,粥軟,他的心也是軟的。很多人自認為

有一顆石頭心、金屬心,其實一敲就碎了。世界上最耐得住打擊

的就是一顆柔軟的心。

“無知若聾盲”,無知的人就像又聾又盲一樣。有的人真的無

知嗎?只不過是大智若愚罷了。大智若愚是種人生境界,這種人

比玩弄聰明的人活得長久。

“內智懷實寶”,“內智”指智慧內斂,暗中得好處,不張揚。

若敲鑼打鼓,吃飯都不香。中國人就是愛張揚,啥事都嚷嚷,好

事也變壞事。做人不要像煙花,一響就散,好看有甚麼用?!

“頭陀樂閒靜”,佛門 邊正式剃度修行的叫和尚,即比丘、

比丘尼,在家修行的叫居士,頭陀是指心甘情願遠離身心、貪

慾,儉苦修道的苦行僧。“頭陀樂閒靜”就是說修行之人要靜不要

動,坐得住才煉得深。

“對修離懈惰”,“對修”指師兄弟互相監督。當豬八戒貪吃的

時候,孫悟空就不能貪吃;當張飛耍小性的時候,關羽就不能耍

小性。這是很明顯的道理。弘一法師很看重對僧團的培養,先後

辦了很多寺廟和佛學院,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讓大家有所比較,

知其不足,共同進步。

少教訓人是最深刻的教訓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