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1-84655085 0451-84655721 E …epaper.hljnews.cn/hljrb/20160527/05.pdf2016/05/27  · 5 2016 年5...

Post on 01-Nov-2020

5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0451-84655085 0451-84655721 E …epaper.hljnews.cn/hljrb/20160527/05.pdf2016/05/27  · 5 2016 年5...

5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E-mail:jizhebu2004@sina.com责任编辑:张长虹(04510451-84655085)执行编辑:蔡 韬(0451-84655721)

石墨产业

➡鸡西恒山区浩市新能源加工产品。

□本报记者 孙伟民

2016年3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正式批准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在鸡西成立,这一举动同2014年国家授予这座城市“中国石墨之都”的称号相得益彰。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鸡西新区的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探这个国家级石墨产品检验中心的奥妙。

宽敞的实验室,先进精密的检测仪器,让记者眼睛一亮。鸡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薛允民介绍:“目前,国家石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在全国只有两家,一家在湖南郴州,另一家就在鸡西。鸡西的检测结果在国际上是互认的,是国内检测石墨产品实力最强的。批筹建设国家石墨中心是对我市石墨产业发展的认可,有了国家石墨中心,鸡西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墨之都’。”

强化检验把关,推动了石墨产品出口。国家石墨中心成立后,为鸡西域内的石墨及制品生产厂家提供了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这里先后对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26个批次的球型石墨进行了扫描电镜(SEM)检测,切实把好出口石墨产品的质量关。

优化技术服务,促进了石墨企业发展。国家石墨中心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全力为石墨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先后为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30个批次的超薄石墨纸提供了20项理化和微量元素的检验检测数据,为鸡西市贝特瑞石墨有限公司制定企业标准提供了 40项检验检测数据,对香港浩市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高纯石墨用的辅料进行了仲裁检验,为该公司科学合理使用该辅料提供了权威可靠的依据。

扩大对外检验,彰显了“石墨之都”形象。记者看到,这里对外检验范围不断扩大,先后为青岛科标、北京、天津、内蒙、湖南郴州、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哈尔滨电气集团、无锡等地科研院所企业检验了80余个批次产品。这些产品的检验都是国内其他检验检测机构无法检验的项目。通过对省内外石墨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权威的检验检测,充分展现了国家石墨中心强大的技术实力,进一步叫响了鸡西“中国石墨之都”品牌,提高了鸡西和国家石墨

中心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标准制订,抢占了石墨产业制高点。2013年,经

省质监局批准依托国家石墨中心建立了黑龙江省石墨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集中了省石墨产品检验中心、石墨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业优势、科研和技术力量,具有石墨专业相关专家 24名,积极推进石墨标准制定基地建设,推动石墨产业各级标准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填补国家、行业和地方石墨相关标准的空白,全力助推鸡西石墨产业向高端发展。目前,已收集石墨相关产品和检验方法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00余项,积极开展为石墨企业提供标准检索、查新和确认工作,为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各级标准提供信息支持。鸡西市奥宇石墨集团和贝特瑞石墨产业园参与和配合制定了石墨产品国家标准 2项,浩市和奥宇等石墨企业制定石墨产品企业标准 5项,国家石墨中心申报石墨检验方法省地方标准 2项,为争取省内外石墨产业标准话语权以及鸡西市石墨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有力的标准支撑。

搭建科研平台,促进了石墨产品研发。国家石墨中心凭借其高端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一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到国家石墨中心洽谈合作,利用国家石墨中心技术人才优势搭建石墨科研创新平台。目前,国家石墨中心已与黑龙江工业学院、奥宇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奥宇集团高导热石墨材料院士工作站、奥宇集团石墨密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鸡西市石墨产业孵化器、鸡西市政府石墨产业推进组已正式落户国家石墨中心,标志着鸡西市石墨产业产、学、研、检一体化工程全面启动。近日,促成了韩国大华胍进公司与市政府达成石墨新材料研究院的协议。

中心负责人说,在未来五年内,鸡西市国家石墨中心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检验检测能力将由现在的 55种产品、434个参数,增到包括石墨烯在内的 155种产品,1400余个参数。依托黑龙江省石墨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对上争取成立国家非金属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墨分标委会。为企业和科研单位制修订石墨相关标准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鸡西 产品检验挺进“国家队”

□本报记者 邵晶岩

境内石墨矿平均品位高达8.45%,石墨资源分布集中,特大型晶质石墨矿床适宜露天规模化开采;已探明储量10亿吨,矿物量1亿吨以上;鹤岗市境内的石墨宝藏,对当前城市发展来说,意义非凡——“迅速做大石墨产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的交叉点上,鹤岗市勇敢提出战略宣言。

坐拥全国1/3储量高品位石墨矿,鹤岗市将用石墨作为城市转型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新引擎,为人们讲述一个政府与市场、资源与资本、市场与技术互相融合、互相推动的生动样本。

1982年,鹤岗境内发现萝北云山石墨矿。2003年,萝北县在云山镇境内建设石墨产业园。近年来,鹤岗市委、市政府把石墨产业确定为转型支柱产业,及时提出市县共建石墨产业园区,鹤岗市石墨园区建设由县级推进提升到市级推进,加大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

日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萝北奥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走下生产线,鹤岗市石墨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目前已研发生产了石墨纸、超细石墨、负极材料等新材料和一些民用产品。”奥宇公司负责人陈瑞说。 从浮选到生产石墨精粉,再到生产负极材料和高纯石墨,鹤岗市石墨产业在经历了一个从粗放经营到有序开发利用渐进的历程后,加快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全市深加工企业已达14家,溢祥、帝源、奥星3家石墨深加工企业已开始做上市前的各项准备。

石墨资源开发和产业培育的脚步远未停歇。2015年11月,鹤岗市提出打造“千亿级石墨产业城”。 开展石墨探矿权、采矿权

“两清、两整”行动,对石墨资源进行重新梳理。按照政府主导和市场化高度融合、资源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原则,鹤岗市组建国有独资黑龙江鹤鸣云山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以该公司作为石墨产业发展的承载主体,将发挥资源整合平台、对外合作平台的作用,推动鹤岗市石墨产业发展。盘活采矿权,增强了政府对资源配置、园区建设、合作开发和融资发展的掌控能力,实现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的高度融合,资源调控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为石墨产业发展打通要塞。鹤岗市面向国内500强企业、行业

领军企业、行业上市公司以及国外的相关企业进行广泛招商,力争在5至10年间形成石墨产业集群。目前,已先后与比亚迪、华为、吉恩镍业、内蒙古兴业、韩国浦项制铁集团和英国摩根集团等国内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洽谈,与多家企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去年11月,鹤岗市政府招商团与韩国三星集团总部会谈,工信委组织企业发送样品,检样合格后将进行深度合作。组织企业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商谈,为其供应球形石墨及负极材料,年可销售球形石墨4000吨,负极材料6000吨,石墨精粉9000吨。

围绕打造“鹤岗——千亿级石墨产业城”,2015年11月鹤岗市在原有规划基础上,重新启动鹤岗市石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清华大学教授沈万慈、哈理工大学博导韩志东等专家学者把脉。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学院团队编写初稿。《规划》获得4名院士5位专家的充分肯定,并提出修改意见。

今年起,鹤岗市将建设两个基地,即高纯石墨生产基地和石墨烯生产基地;五个产业链,即新能源材料类石墨产业链、高档石墨密封类材料产业链、冶金耐火类石墨产业链、电碳石墨材料产业链和新兴材料产业链;两个园区,即云山石墨综合开发产业园和鹤鸣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园;四个中心,即鹤岗石墨新技术应用开发中心、石墨检测中心、石墨交易中心和石墨仓储物流中心;两支基金即鹤岗石墨产业发展基金和石墨技术研发基金。

从鹤岗市委、市政府到石墨生产企业,都在不断加深与石墨研发机构的合作,与清华大学、哈工大、哈工程大学、哈理工大学等专家和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在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鹤岗市还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通过市委组织部组织市工信委、科技局及部分石墨企业到省四所高校进行人才对接,已有硕士、博士到鹤岗市石墨企业工作的意向。目前,鹤岗市积极引进中山国信通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公司等石墨材料应用企业,通过引入应用企业,让产品和市场实现无缝对接。鹤鸣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园及配套电厂和尾矿处理项目已形成科研报告,批复后立即启动建设。

按照鹤岗市确定的五大优势产业,鹤岗市加快吸引集聚高端石墨深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性能纤维等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各自产业集群。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多元化发展主导产业,打牢立市产业基础,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新动能。

鹤岗 一城两基地

□本报记者 李爱民

2015年10月末,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该项目由中国宝安集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强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家专门针对石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研发和综合服务平台,将提高石墨资源的深加工水平,带动我省石墨产业跨越式发展。短短半年时间过去,这里生产的石墨烯销售大好并走出国门,“万鑫石墨谷”在业内地位也不断飙升。近日,记者走进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一番探访。

揭开石墨烯“神秘面纱”21日,记者走进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在

该公司产品展厅内,几十种石墨深加工产品整齐地摆在展架上,俨然一座小型石墨博物馆。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哈工大教授袁国辉将装有天然鳞片石墨的样品瓶和该公司生产的石墨烯粉体样品瓶拿到记者面前,与天然鳞片石墨相比,石墨烯粉体颜色更深,同样体积下,石墨烯粉体更轻。“石墨烯粉体太轻了,手上如果有静电,可以隔着玻璃将石墨烯粉体带动起来。”袁国辉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跟随袁国辉来到石墨烯生产线,不同于普通工厂,万鑫石墨谷没有嘈杂的机器声和忙碌的车间工人,多个不锈钢材质的大罐子一字排开形成了生产线,天然鳞片石墨“走进”大罐子,“走出”后便是身价百倍的石墨烯。

“我们公司生产的石墨烯产品,采用黑龙江省优质的天然鳞片石墨制备而成,从鳞片石墨到石墨烯,石墨的价值从每吨几千元增值到每吨100万元。”袁国辉说。如此“昂贵”的石墨烯,能用来干什?袁国辉说,石墨烯目前主要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当锂离子电池中加入石墨烯导电材料时,其动力性能将得以提高。

据悉 2015年底,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投产,目前所产石墨烯已经在国内销售并出口韩国,随着产品逐步推广,目前石墨烯导电浆料产品获得国内外多家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因此该公司正在规划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强强联手取得行业话语权哈尔滨没有石墨资源,万鑫石墨谷为何落户于此?

“哈尔滨是离石墨资源最近的大城市,但又有很多大学院所,像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等高校都在研究石墨,但一

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实现转化,哈尔滨有实力担负起成果转化的责任。”袁国辉说,近年来,哈工大与中国宝安集团进行了科研合作,双方成立了“贝特瑞-哈工大联合实验室”、

“黑龙江省石墨类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促进了石墨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石墨烯产品在龙江大地的产业化。而万鑫石墨谷的建立,正好结合了哈尔滨市在政治、经济及技术中心方面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中国宝安集团在产业发展和投资、培育方面的作用,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技术研发优势,两强联手,必将推动石墨深加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不仅如此,在省工信委的积极推荐下,“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得到了国家工信部批复落地在哈尔滨,该“联盟”将协调黑龙江以及全国的石墨产业发展。而其牵头组建的理事长单位正是万鑫石墨谷公司。这一切,均使万鑫石墨谷公司在行业内颇有话语权。

对于石墨深加工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袁国辉充满信心:“我们已经完成了球形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粉体制备等多项深加工技术。目前正在向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导电油墨、防腐涂料、柔性电极等石墨烯产品方向进行研发。

聚集效应确立我省石墨产业地位万鑫石墨谷何以为“谷”?“在于聚集效应。这里将打造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墨/碳新材料研究中心、研发测试中心、石墨/碳产业信息中心、国际产业技术交流中心、新技术风险投资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和石墨技术、产品交易中心等八大中心,使国内外石墨行业产、学、研精英企业和人才汇聚集于,进而成‘谷’。”袁国辉说。

去年,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正式签署“北大-宝安烯碳科技联合实验室”协议,该课题组是国际上少数几个代表性纳米碳材料研究团队之一。谈及石墨发展,刘忠范认为石墨烯未来发展的决胜之道是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作坊式走向集约式,他觉得将有实力的实验室与有实力的企业捆绑起来,在国家、政策、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做集约式的发展,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后参与竞争,才是占领未来核心制高点的所在。而万鑫石墨谷作为一个重要的起点和基础,其产生的“头羊效应”将吸引一大批人在此开拓石墨烯事业,只要抓住我省在石墨资源方面的基础优势、文化优势,以及积极引进和利用外界人才,未来五年可能是石墨烯在黑龙江、哈尔滨的关键期,如果走得好将会引领全国石墨烯的发展。

哈尔滨“石墨谷”聚拢高端

鸡西市申太新能源有限公司石墨精深加工车间。

石墨,俗称“黑金”,拥有“百变元素”美称,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目前黑龙江石墨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墨储量的45%,占全国的60%以上。凭借石墨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黑龙江省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石墨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共有各类石墨采选、深加工企业近70户。

黑土地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黑龙江石墨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政府层面,5 月 10 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全省石墨产业发展工作。此前,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石墨企业调研考察,对石墨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支持和关注,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石墨产业推进组,支持行业发展;国家有关部委力促和支持黑龙江省成立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

——招商投资层面,4月6日,8家世界知名石墨烯企业与黑龙江正式签约,投资186.1亿元构建新能源材料基地。

——科技研发层面,4月27日,黑龙江省科技厅会同省工信委召开黑龙江省石墨烯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专家咨询评审会,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黑龙江省石墨烯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6-2018年)》。省内多所高校都有研究团队对石墨性能及石墨新材料进行研究探索,并与企业协作研发产品;国家石墨检测中心落户鸡西,鹤岗设立了省级石墨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

一条新兴产业链在黑土地上日臻成熟。哈尔滨、鸡西、鹤岗三地,围绕“黑金”石墨这一新能源产业正在发挥各自特点的产业链构建。

哈尔滨——以石墨、石墨烯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进驻,在技术研发上为黑龙江这一中国资源大省由资源输出向高科技产品输出转型做着积极努力。

鸡西——以丰富优质的石墨资源打造中国“石墨之都”进行时,石墨产品检验得到国家认可、跻身“国家队”,3年时间,石墨工业占比上升,煤炭占比下降,一升一降,坚定了鸡西城市转型升级的信心。

鹤岗——黑龙江又一石墨原料重要产出地,正在从粗放的原料加工向石墨产业链的顶端攀升。

石墨资源,天赐宝藏。“黑金”石墨的开发利用给我们资源型省份转型带来机遇。积极发展石墨产业,是黑龙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国振兴新路子”讲话精神的一大重要举措。

写在前面

鸡西恒山区石墨产业园区全景。

⬆鸡西贝特瑞石墨产业园。

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实验室内的瑞士万通离子色谱仪。

⬅石墨烯

⬇石墨衍生品

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导电浆料产品获得国内外多家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已销往韩国LG等企业,产品订单不断。图为工人在加工锂离子电池。 本报记者 苏强摄

本版照片除属名外均为资料片。

点 成金石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