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澳門故事04.1887 1999.歷史里程碑

Post on 12-Apr-2017

129 views 2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圖說澳門故事04.1887 1999.歷史里程碑

圖說澳門故事1887-1999

澳門社區發展新動力《社區發展領袖培訓工作坊》

湯家耀2016年 7月

1179~ 葡萄牙王國 1910~ 共和國

1152~香山澳 1553~葡人寄居 1622~築城自治 1846~佔領全澳 1887~管治和發展

1358~ 明朝 1644~ 清朝1912~民國

1949~人民共和國

1580-1640併入西班牙 1808-1812被法軍佔領 1926軍事政變 1974鮮花革命

1840/1856兩次鴉片戰爭1851-1864太平天國

1894甲午戰爭1898戊戌變法1900義和團

1917軍政府1937-1945日本侵華

1820革命君主立憲

1966-1976文化大革命1980改革開放

196612.3事件

1989民主運動中國

澳門

葡萄牙

湯家耀 , 2016

1887-1999歷史里程碑

.壹 環境變遷(自然資本)

.貳 城市發展(建設資本)

.參 經濟發展(財金資本)

.肆 社會發展(社會資本)

.伍 政治發展(政治資本)

.陸 文化發展(文化資本)

.柒 人口發展(人才資本)

歷史里程碑” 1887年中葡條約 1910年葡萄牙共和國 1912年中華民國 1917年中華民國軍政府 1926年葡國軍事獨裁 1937-1945年日中戰爭及太平洋戰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1966-197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 1966年澳門 12.3事件 1974年葡國民主革命 1979年中葡建交 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 1987年中葡聯合聲明 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 1999年澳門治權移交

大清國末年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澳葡政府將中國米酒專營權批給一名香港華人,華人在三街會館及鏡湖醫院聚集商議,派發傳單,呼籲商戶罷市,有華民自願調解官民爭端。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日本商船“二辰丸”偷運軍火從澳門入境,被中國水師截獲。在日、葡兩國的壓力下,清政府被迫釋放“二辰丸”及道歉賠償。 1909年(清宣統元年):中葡雙方決定查勘澳門界址;香山縣成立“勘界維持會”,成立民團,準備抗擊澳葡入侵;廣州隨即成立“廣東勘界維持總會”。

1890年代澳門

大清國末年 1910年(清宣統二年):海盜在廣州與澳門之間一學校內綁架數十名學生並將其劫持至路環躲藏,向家屬勒索 3萬 5千澳門元贖金。馬葵士( Eduardo Augusto

Marques)總督下令中止氹仔及路環實施戒嚴,派遣軍警,在炮兵部隊和“澳門號”炮艦支援下,將盤踞路環的海盜消滅,救出 18名人質,其中成人 7名,兒童 11人及另外 40 餘被海盜俘獲者。 關於同一事件另一種記述:廣東新寧、開平等縣發生教案,一批天主教徒被困路環島上。澳葡以剿匪為名進攻路環,大肆燒殺劫掠,造成血案。

葡國共和 1910年(清宣統二年):葡萄牙成立共和國,南灣新建濱海大馬路命名為民國大馬路。

1910年 10月 5日葡國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1910年興建中的民國大馬路

1911年民國大馬路石碑

中華民國 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 1912年 1月 1日: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 1917年:孫中山在廣東成立軍政府,準備北伐。 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孫中山卸任臨時大總統後到澳門在盧九花園春草堂會見澳門各界人士

1948年澳門居民慶祝中華民國總統就職

中華民國 1921年:中國炮艇在近澳水域遊弋,澳葡宣佈戒嚴、 中止公民權一週;由於英國介入,避免了衝突,翌日宣告解除。 1922年:捷成事件/ 5.29 血案。此事後因廣東陳炯明與孫中山決裂而不了了之。 1926年:省港大罷工。 1928年: 《中葡友好通商條約》第四屆期滿,中國政府外交部照會葡國政府,聲明該條約期滿作廢。當年重訂的新約沒有再提出澳門問題。

1920年代澳門新馬路

1922年 5.29 慘案廣州報導

1926年 5月 28日葡國政變軍事獨裁

1940年五二八運動場 ( 蓮峰球場 )

“日中戰爭” 1937年:蘆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期間,澳門所有醫院、敎堂及天主敎敎會開辦的學校闢為難民中心及傷員接待處。 1938年:日軍佔領廣州。 1940年:澳門人口由前一年的 14萬激增至 40萬。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澳門宣佈中立。為居民分發“購取糧食憑券”。香港淪陷。 1942年:從香港來的首批難民抵澳。

1939年日本軍艦在外港停泊

1939年日本軍人在澳門

1941年日軍將領訪澳

“日中戰爭” 1943年:日本人襲擊並奪取了停泊在澳門的澳門-香港渡輪“西安號”。 1945年:因葡萄牙當局準備將部份燃料售予日本,美國空軍對澳門進行首次空襲,摧毀位於外港的原海軍機場機庫及馬交石電台,導致五人身亡。其後又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轟炸。

中華民國 1947-1951年:澳門總督柯維納( Albano Rodrigues de

Oliveira)在中國內戰期間與國民黨當局簽訂兩個雙邊協議,徹底放棄葡萄牙對內港領水、局外地及有爭議的島嶼(對面山、馬騮洲、小橫琴及大橫琴)的主權要求與管轄,企圖以此換取和解;後又欲在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後與其簽訂“臨時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外貿部在澳門成立“新中行” ( 南光貿易公司前身 )。 1950年:中國開展抗美援朝運動,澳葡追隨美國對中國禁運。 1955年:葡人籌備所謂“澳門開埠 400 週年”紀念活動,遭中國政府強烈反對,被迫中止。

1949年 10月 10日鏡湖醫院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10月 1日澳門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周年

1950年 10月 1日柯麟醫館

“一二‧ 三事件” 1966年: 11月 15日,因氹仔坊眾學校工程引發警察與華人衝突。 12月 3日,到澳督府抗議的學生和市民與警察衝突,演變成動亂,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出動軍隊鎮壓,事件造成 8人死 200人傷。澳門居民聯同廣東省人民政府對澳葡政府進行鬥爭和抵制。

容永恩

培道學校廖靜之老師

“一二‧ 三事件” 1967年: 1月,澳葡政府妥協,接受澳門華人居民和廣東省政府的所有要求,簽署“澳門政府對澳門各界同胞代表所提抗議的答覆”和“澳門政府接納和執行廣東省外事處處長提出的四項要求”,禁止可被認為是敵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機構在澳門活動。

澳門社會力量分析

A系統傳統社團

C系統葡人

B系統西方宗教

1974年 4月 25日葡國鮮花革命

“中葡友好” 1974年:里斯本發生“四‧二五革命”,新政府宣佈澳門不是殖民地,而是葡萄牙管理的中國領土。 1975年:葡萄牙撤走駐澳葡軍。 1979年,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1986年:中、葡雙方代表在北京舉行解決澳門門題的前三輪會議。

“中葡友好” 1987年:在鄧小平和李先念的見證下,中國總理趙紫陽和葡萄牙總理施華高( Cavaco Silva)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中葡聯合聲明》。新華社澳門分社成立,周鼎出任社長。 1988年:中葡兩國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在北京互換批准書,正式生效,澳門進入過渡期。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土地小組成立。東方基金會成立,由前經濟事務政務司孟智豪( Carlos Monjardino)任主席。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正式啟動。

1987年 4月 13日中葡聯合聲明在北京簽署

“八九民運” 1989年: 5月,因為北京事件,澳門各界 1萬人在 9號風球下冒狂風暴雨大遊行, 22日 5萬人, 23日 10萬人, 28日 5萬人舉行遊行。 6月 4日,各界群眾

20萬人上街遊行。

1989年北京民主運動

1989年 5月 19日

1989年 5月 20日

1989年 5月 20日

1989年 6月 4日

1989年 6月 25日

澳門社會力量分析

A系統傳統社團

C系統葡人

B系統西方宗教

D系統自由開放

“中葡友好” 1989年:法令規定政府文件須使用中文。 1991年,澳門政府如期開投備受爭議的新口岸 7幅地段。中葡土地小組中方負責人發表談話,建議政府延遲開投,否則將不予承認。 1992年:中文成為澳門官方語文。中葡土地小組中方發表聲明,指南灣工程批地不符合《中葡聯合聲明》,不予承認。其後,南灣發展公司願向政府讓出部份地段,以調整南灣批地溢價金額,南灣整治工程問題完滿解決。

“中葡友好” 1993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997年:中葡聯合聯絡小組達成共識,解決東方基金會問題,協議成立澳門發展與合作基金會以接受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的供款。

1999年 12月 19日澳門治權移交儀式

1999年 12月 20日解放軍進駐澳門

1887-1999歷史里程碑

.壹 環境變遷(自然資本)

.貳 城市發展(建設資本)

.參 經濟發展(財金資本)

.肆 社會發展(社會資本)

.伍 政治發展(政治資本)

.陸 文化發展(文化資本)

.柒 人口發展(人才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