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 bjmtgnews.com本版编辑/栾海坤 美编/刘潇雅 副刊...

Post on 10-Apr-2020

15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副刊 - bjmtgnews.com本版编辑/栾海坤 美编/刘潇雅 副刊...

8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 本版编辑/栾海坤 ■ 美编/刘潇雅 副刊

至少20年没坐火车出行了,这次坐火车去呼和浩特走亲戚看朋友,不只为了重新体会疾驰的列车“哐当当、哐当当”那种特有的节奏,主要还是去欣赏广袤而瑰丽的内蒙古草原。

火车从北京站开出后,一路向西北而行,山谷,桥梁,隧道,河流,小镇,村庄,山青水绿。火车进入内蒙古,视野变得豁然开朗起来,绿色的田野,广阔的草原,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不光看不到城市里的人群熙攘、车水马龙,空气似乎显得也更加清爽更加透亮。

到达呼和浩特之前,先路过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位于晋、冀、内蒙交界处,下辖一区一市四旗五县,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以“中国薯都”“风电之都”“中国草原避暑之都”“草原皮都”等闻名于世。简言之,乌兰察布地区红薯、风电、避暑和皮草在国内名气很高。其草原、山川、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与元代集宁路遗址、神舟飞船着陆场等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夏季平均气温18℃,空气清新,高山草原花随季换,被誉为空中花园。

许多人认为,去内蒙古看草原得去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等地。我家亲戚说,他在内蒙工作40来年,内蒙从东到西都跑遍了,乌兰察布的草原和很多景区同样风情别致,魅力无穷。他说6月份草原的草刚长起来,看大草原早点儿,七八月份草就长起来了,最适合观光避暑。我说早点儿就早点儿吧,既然来了怎么也得走走看看。

到了呼市两天后,我和亲戚朋友又返回乌兰察布,因为目的地是草原。越野车沿310省道驶向察哈尔右中旗草原,行至310省道51公里(路标)处右转进入一片草原。车子在舒缓的草原土路上前行,20分钟后我们来到一个风力发电场项目工程跟前。

准确地说,我们所到的这个风电场项目工程,是在草原山顶上,项目工程是新建的华电宏盘风电场。风电场跟前耸立着一个高大的风力发电塔架,高大的塔架立柱,硕大的风扇扇叶,非常壮观。我向一位老师傅询问相关情况。老师傅说,他也是北京人,现在70多岁了,做了一辈子电力,他是这个项目总监理,眼下在对这个工程进行最后的验收。老师傅说,风电塔架大小和高度不一样,有的十米二十米,有的三四十米。风力发电是电脑操控,风扇什么时候转,转多大角度,发多少电,全是电脑控制。

第一次站在高大的风力发电塔架跟前,看到广阔无垠的草原,看到矗立在草原上那一组组风力发电塔架,感觉很壮美。但这壮美景观背后,有多少电力工人在付出艰辛的劳动呢。

6月的草原,草刚刚长起来,有一两公分高。不过,远远望去,广阔无垠的草原依然彰显着无穷魅力,特别是那碧透的蓝天,洁白的云朵,一个个高耸的风电塔架,与舒缓起伏的草原里移动的一两片不大的羊群,俨如一幅精美的草原风情画卷。

乌兰察布党政机关所在地集宁区,同样不失草原绿色、草原蓝天、草原清风特点。市区西边的霸王河,市中心的卧龙山、白泉山公园,水清岸绿,花草芬芳。霸王河两侧树木繁茂,花卉多样,景观雕塑点缀其间。白泉山公园峰顶上的凤凰楼,形如“黄鹤楼”。地上内五层、外七层,地下一层。外七层屋面,每层屋面12个翘角,共84个翘角。建筑为仿古明清风格,金黄色琉璃瓦屋面。有学者题诗:“白泉顶上凤凰楼,无限风光占尽秋。龙虎山高双俯首,霸王名浩拜金琉。”

草原的绮丽在乌兰察布,草原的魅力在心中。

魅力草原魅力草原张栓柱张栓柱

暮春之际

碧草翠藤盛长

夏风徐徐

缤纷浸透清凉

秋至之意 硕果累累芳香

冬雪纷飞

覆盖成北方圣洁之殿堂

剧烈怦动着一腔热血

是他的心脏

纵横京西山峦命脉

是他的脊梁

百花山蜂蝶飞舞

灵山烟波萦绕 雾霭茫茫

飞鸟隐映在群山之间

汇成京西无与伦比的交响

故乡山韵张丝艺

书,一个极富吸引力让人无限想往和憧憬的字眼,一个浩瀚无边知识无尽宝藏无数的海洋,一个现实世界之外另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一处人们安放心灵寄情抒怀的精神家园。从我们呱呱坠地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天起,就直接间接地开始了与书打交道的旅程。咿呀学语时不识书却好奇,歪着小脑袋试图去看;学龄前时已有了与书亲近的欲望,不时盯着墙上的字画探问;背着小书包上一年级了,会背着手跟着老师学念蓝天、白云、喜鹊、柳枝,书声琅琅,此起彼落。摊在桌上的书并不大,但我眼中书里的世界很大,大得教室和操场都装不下。几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引领我们在书香中寻寻觅觅,采撷人生芳菲与瑰丽的几位小学老师,包括其模样、声调、语气及家住哪里。那是一个贫瘠又幸福的时代,贫瘠是缘于物质极度匮乏,吃穿都成问题;幸福在于学费低,有书念。每天上学必经的山路上,响彻的都是我们一帮孩子“小呀么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的齐齐心音与足音。空闲时,我们也会凑在一起做游戏、捉迷藏、采野花,或帮大人干各种活计,只从未间断或减弱过对书、对读书的盎然兴致,纵再忙,“书是宝要学好,不读不得了”的信念神圣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从未更移过厘毫。那时,我们白天上课,晚上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多是相互默写生字。没有人催,也没人告假,到点准来。昏黄的灯光下,我们吮吸着书中的甘露,滋养着好强上进砥砺自我的心魂。至月上柳梢头方各自归家,枕书香做甜梦沉沉睡去。至今,我还叫得出当年学习小组的人名,不知各位如今可安好。

因崇拜知识而喜欢书,所以凡带字的对我都有诱惑力,包括小人书、连环画。记得原东辛房旧马路有一处地势凹下去的书店,小人书三五分钱一本,我得空儿就去。西辛房有一规模不大的图书馆,我也常去借阅。原黑山地界有一新华书店,虽门脸不大,但走惯了腿,我也没少去。流连复流连,只为去赶赴与那书香的约会。当然,因为穷每次只能买很少,此处用“人穷志不穷”有点过,但书于我的确是

“志”之一或“志在必得”呢!因为喜欢书,喜欢书里的文字,喜欢文字组成的语言,由之,便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语文,尤其作文。好像是小学六年级,我偶得一本《作文指导》,甚喜。细细翻阅,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引人入胜,正说还是倒叙,讲得头头是道,顿觉眼前开了扇窗。刚好老师布置了一篇《记一件事》的作文,我顿时想起了前几日我几个去龙门村大粪场,不惧脏累用现在的话叫当志愿者做义工的事,没费劲提笔写道:“春天的脚步悄悄踏进了首都的矿区……”老师作为范文印了出来,并在当时仅有的两个班念了。难说离得开书对我的点拨呢!当然也离不开语文老师对课文条分缕析的直接指导。

“青灯有味是儿时”,说的是自幼青睐书,而从小养成的习惯也好,偏好也罢,基本上是会续延一生的,因“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老话在这儿搁着呢!

之后便可以想见,书对我而言多么可亲可爱与可敬,成为了我须臾不想也不能离开的伙伴和挚友。纵使在“文革”及我远走北疆的十年间,学校、文化场所及至整个社会受“读书无用论”的冲击和影响,已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认可的书一族尴尬地张着嘴发不出声,成为了一种无力也无奈的多余存在时,自己也未熄灭读书神圣、知识有用、多多益善的意念与心火,不过是地上转入了地下,见缝插针,继续着也疯狂着对本就一往情深之书的倾慕、爱恋与思念。

熬过了荒诞,迎来了晴天。十年后,歪了的又正回来,与书有关的一切得以正名,我的“老相好”便日日可见。追寻着书的芳踪,我似寻花弄蕊的小蜜蜂,书市、书亭乃至夜晚路边的书摊,都是我时常驻足的所在。一路读到退休,犹觉“阅历”太浅,油然而生的是时间无多须快马加鞭的紧迫感。虽身体大不如前,所幸心还年轻,且与书的相知相恋也还远未有尽头,故每每与自己喜读的各类书籍“人约黄昏后”,像奋蹄在夕阳路上的老牛,天天都是读书正在进行时。一支秃笔,一杯香茗,游弋在大千世界美丽的风情里,别是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几多沉醉,几多享受。

近日在读俞敏洪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书中提到,他现在的同事也是校友王强,家中藏书近6万本。和自己一起在北大上学时,生活费一半买饭票,一半买书,饭票用光了哪怕是借,也绝不动用买书的钱。“近朱者赤”。乐于并善于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别人优点与长处的作者本人,也“照方抓药”,将每月22元的国家助学金一分为二。现家中也有一万本藏书了,但还在不断买,不间断读。当说他与他的同事及他们共同的事业一直在伴着书香成长,某个角度讲,是书、是读书、是读书人、是读书人勇敢追梦永不言败的理念和精神成就了“新东方”。

合上书,思考并未停止,也不会停止。喜欢极了这种被书香浸润的味道,也喜欢极了其绕梁的余音。自信有书相伴,虽桑榆已晚,但霞满天的路上,当别有一抹亮丽与情韵!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每天冉冉升起的太阳,青春是含苞欲放的花朵,青春是山间汩汩流淌的小溪,青春是稍纵即逝的光阴……

我们每个人,谁不曾有过自己美好、单纯的青春?那,是热情,是力量,是智慧,是曾坚定的信念和勇往执着的步履……在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在荒无人烟的边防哨卡,都曾留下过我们不适的眼泪,还有经受锻炼后的笑容。那时,我们是一群年龄十八九岁的姑娘和小伙儿,我们怀揣理想和信念,舍去家的温馨,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因为我们懂得要为国分忧,为母亲添彩。如今,数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代人也已青春不再,年龄跨入中年,及至老年行列。但回首往事,我们不遗憾,也不后悔,因为我们曾伴随贫穷落后的祖国一起走过,我们曾是这个伟大母亲心中的骄傲!

我们的青春,是共和国前进壮大的脚步;我们

的青春,是亿万各族儿女生活富裕、美好的奠基石。在世人眼中,我们这一代曾被人怀疑和忧虑过:能否担当得起一个国家的承前启后,能否实现中华各族儿女心中的宏愿?今天,我们内心宁静,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当初的付出直得,母亲没白养我们!我们心里也和我们的祖国一样感到骄傲与自豪!

时光荏苒,流水不复。当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儿女,在要把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他们之时,我看到了什么?是儿女对父辈的理解,是感到自己肩上的神圣责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不是一时的豪放和逞强,是静思冥想后的持久与向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只是时光和环境不同,方向与任务却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十六字方针。我们秉承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为实

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战,这就是我们下辈人需要付出青春和努力。

我羡慕如今的年轻人,他们有比我们更优越的学习和创业环境,他们有比我们更安定团结的奉献条件。随着我们的生活步入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他们也会比我辈人少走弯路,少吃苦头,成功也会更顺利些。再加上他们比当年的我们更有文化,思路也更开放,我相信:从今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会迈得更大!我们每个人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在回首总结的同时,我心中除了对自己青春之路感到欣慰外,也隐隐约约涌起一丝伤感:毕竟我已青春不再了,余下的时光对于我来说还有多少呢?也许我不该有这样的想法,但人生哪有走不完的时候啊!此时此刻,我多么留恋过去的岁月!那是一点即燃的奋斗激情,那是浑身使不完的干劲。看着我们的国家和家庭,在一点一点地变化着,我曾感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岁月催人老,花朵易凋谢。夜晚躺在床上睡不着,便忆昔抚今。我要把自己中年的精力匀一些出来,不就把已逝的青春延长了么?这样人老心不老,青春便在我身上永驻了。

哦,青春!表面上望着你离我愈走愈远,我也会朝你挥挥手……

约会书香吕金玲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李恩云

我的老家在斋堂镇西胡林村,村中有两条主要街道:一条叫前街,一条叫后街。我家住在前街。

前街的中部有一个十字路口,是连通前街和后街的通道。路口的道路北高南低,但坡度不大,坡底接通了东西走向的街道。斜坡的最高处比东面的地面要高1米左右,老辈人在这里垒起了一座矮墙。矮墙也成南北走向,并且依照路口的坡度也呈北高南低的走向。矮墙的顶上码着一溜石头,这些石头面上很光滑,四周也很规整,是供人们夏天乘凉时候用的。墙下面有一个七八平方米的空地,老辈人在这里修了一盘石头碾子。碾子的东面有一个石头砌成的平台儿,说是平台儿,只不过是用一些表面比较平的石头垒成的,因此并不平整,是供人们推碾子时放笸箩和簸箕等工具的地方。“文革”时期,为搞宣传,在平台儿北面的墙上还抹了一块黑板报。道的西面有一座高墙,夏天时正好挡住西面的太阳,再加上这里是个四面通风的路口,既可看热闹又可乘凉,因此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乘凉场所。

别看这个地方很小,在我们村里成了最热闹的地方。白天,尤其是夏天,这里成了年轻妇女和老人们纳凉的好去处。那些上了年纪的父辈们天天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讲述着自己年轻时“过五关,斩六将”的“光荣”历史,但因为都是一个村子长大的伙伴儿,每个人的那点事儿大家都清楚,因此吹牛皮也有吹出口角的时候。每当有了这样精彩的“节目”,旁边的人就会津津有味地听着他们争长道短的乡野俚语,看着他们如同“斗鸡”一样面红耳赤的模样。他们斗嘴是斗嘴,可过了这个时候、离开这个地方,谁也不往心里去,该打招呼的照样打招呼,谁家有事儿照样前去帮忙,谁也不忌恨谁。

在这里乘凉的女人们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在奶孩子或怀孕的年轻媳妇,她们认为能给婆家生个一男半女是自己的光荣,所以很自豪地或抱着自己的宝贝,或挺着肚子坐在台阶的石头上显摆自己。另一种是老年人,她们年老体衰,丧失了劳动能力,只靠晚辈养活,为打发这难耐的时光,她们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听听、看看,凑凑热闹。她们来这里一般不说话、不交流,只是静静地听别人说;她们有时候也帮助年轻媳妇们抱一抱孩子,每当她们抱起孩子时,总要亲一亲孩子的小脸蛋,同时脸上会立刻现出一种母性特有的慈祥。

夏天的晚上,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此时,这里不仅有老人,那些出了一天工的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也会聚集在这里。他们有的下棋,有的打扑克,有的侃一侃自己曾经见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儿,有的与自己心仪的人逗逗嘴、练练贫、说说悄悄话……孩子们则在附近逮萤火虫、捉迷藏,他们在人群中串来跑去,尽情地展示着他们活泼可爱的天性;有的孩子则认真地看着大人们下棋,久而久之,他们也成了不错的棋手了。在这里待一晚上,能了解很多信息,知道很多新鲜事儿。如谁家儿子的对象成了,女方是什么地方的,长得什么样子;谁家来了一个女孩,长得如何漂亮;谁家婆媳之间不和了,因此儿子打了媳妇;谁家和谁家闹纠纷了,主要错误在谁家……总之,村里当天和国家最近一个时期发生的事儿在这里你都能听到,这里俨然成了当时的“信息中心”,适时地传播着南来的、北往的、国家的、民间的各种信息;这里也成了民间公平与正义的法庭,无论是谁,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村里做了亏心事儿,在这里都能听到公正的“判决”。

我小时候,村里每家都有两种自留地:一种是水浇地,用来种菜;一种是山地自留地,种些谷子和高粱;此外还允许各家开一些小片荒,也种谷子和高粱之类的旱地作物。生产队有脱粒机,但不许农民脱自家的谷子和高粱,自家的谷子和高粱只有用碾子串。那时,每到秋天收获的季节,这里可热闹了。乡亲们都把自家的谷穗和高粱穗背到这里,用这盘碾子串出籽粒。大家约定成俗,谁家在前,谁家跟着都有规矩,谁也不抢先,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那时也没有人特意号召,排队时前后挨得近的几家会自动组成临时互助小组,你帮我,我再帮你,互相帮着推碾子,谁也不计较你家的多,我家的少,我帮你家推碾子我是否吃亏这些琐事儿。村里人手少的人家,或者年老体弱的人家推碾子时,总会自动有人帮忙,并且不抽你一根烟,喝你一口水。

小时候,发生在这里的事儿给我留下了太多地回忆,有时想起来心里总觉得疙疙瘩瘩的……

时过境迁,现在,夏天来这里乘凉的人几乎没有了。当年来这里乘凉的老人们早已作古,当年的小媳妇们也都成了奶奶或姥姥,当年在母亲怀里抱着的或在母体中未出世的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连那盘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的碾子也只剩下一个碾砣,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惟一没有变的是这里的十字路口还在;还有就是那时圆时缺的月亮,依然毫不吝啬地按时把如银的月光洒在这里……

前 街石明廷

《百花山秋意图》姚宝良作

回望

行走

怅然

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