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學系 暨 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MA Program in...

Post on 02-Jan-2016

97 view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當代藝術 與 評論領域. 藝術史學系 暨 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MA Program in Art History and Art Critism.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宗旨 培養具人文素養之藝術史觀之藝術評論人才 規劃 對藝術史、東亞近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評論之重 要課題、理論有基礎瞭解的學術研究基礎 領域 含藝評、策展、美學等相關研究與實踐 著重 建立當代藝術評論的跨國批判性連結.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藝術史學系 暨 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MA Program in...

藝術史學系 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MA Program in Art History and Art Critism

當代藝術

評論領域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宗旨培養具人文素養之藝術史觀之藝術評論人才

規劃對藝術史、東亞近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評論之重 要課題、理論有基礎瞭解的學術研究基礎

領域含藝評、策展、美學等相關研究與實踐

著重建立當代藝術評論的跨國批判性連結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課程涵蓋晚近不同人文學科對於視覺理論的反思,如 新藝術史、圖像與視覺識讀、影像學等

課程設計● 先修課程● 藝術評論原理與方法 初階:視覺文化研究導論、 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   進階:二十世紀藝術策展與評論、視覺理論專題、 當代藝術理論、藝術評論專題● 專業田調與實習 ● 碩士論文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素養與能力● 視覺分析、論述、詮釋,及邏輯推理與批判性思考 ● 瞭解藝術史與藝術評論領域之多元方法及理論之運用● 專業知識與跨領域連結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視覺文化研究導論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al

Studies(2010)

初階

           

● 從視覺圖像與跨藝術文本出發,討論現代性與前衛運動 、物質文化、城市空間、庶民生活、時尚風格、文化翻 譯等課題的關聯。

課程設計之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Contemporary Art and Lifestyle

(2011)

初階 課程設計之

● 「生活美學」或「次文化」?日常生活的特質與當代藝術創造的核心問題。

● 當代藝術的過去十年與未來十年,自其脈絡中分析走勢與影響。

● 建築、時尚、設計,以及當代藝術之合體 --- 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當代藝術,有關通俗文化的一些理論與研究途徑。

圖: 2008, R.P Untiled#3 Monogram

Bag

圖: 2006, 空氣純化器Andrea, Mathieu

Lehanneur & David

Edwards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Contemporary Art and Lifestyle

(2011)

初階 課程設計之

圖: 2011.05.26 校外教學 - 國定古蹟臺北樟腦工廠

建築修復理念與再利用

圖: 2011.05.26校外教學 - 國定古蹟臺北樟腦工廠

- 公共藝術與古蹟結合

圖: 2011.05.27 校外教學 - 華山 1914

園區覽勝與觀察

圖: 2011.05.27 校外教學 - 華山 1914園區與總經理陳甫彥

先生座談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Contemporary Art and Lifestyle

(2011)

初階 課程設計之

圖:2011.05.27 校

外教學 -W Hotel Taipei

圖: 2011.05.27 校外教學 - 村上隆

Kaikai Kiki Gallery Taipei

(Geisai Taiwan#2展 )

● 探討視覺性與視域史、 歷史記憶與空間的生產

● 批判全球化、新自由主義與 資本主義的不均衡地理發展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視覺理論專題—新藝術史與當代視域

New Art History and Visual Literacy(2009)

課程設計之 圖:走入 1909 / 腳底路線 12 / 行走的學校 / 2009

圖:走入 1909 / 腳底路線 12 / 行走的學校 / 2009

活動: 2009 年5 月 18 日 上午10 點整,高雄捷運橘線西子灣站 2號出口處,對照高雄老明信片, 試著站到同一個拍攝點 , 重新城市看待城市

進階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藝術評論專題—臺灣藝術評論

Special Topics on Art Criticsm(2009)

進階 課程設計之

 ● 從現地觀察、行動學習,結合  文本閱讀方式,帶領學生接觸 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書寫

圖 : 2009 藝 評人高千惠返台,分別至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ACT 行動藝評小組及高雄師範大學等處,與臺灣年輕藝評人交流、分享對藝評領域的實踐與思考。(活動宣傳海報/侯昱寬設計, ACT 行動藝評小組提供)。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藝術評論專題—臺灣藝術評論

Special Topics on Art Criticsm(2009)

進階 課程設計之

藝評工作坊:當代藝術現象有何不妥嗎?

What is wrong with the phenomenon in the world

of contemporary art

主辦單位: ACT 行動藝評小組

地點: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

時間: 2009

課程設計之 專業田調與實習

圖 : 2008 年帶領同學前往中國廣東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進行移地教學,實地觀察中國崛起下雙年展╱三年 展 體制的操作(相關成果發表於《 藝 術 家 》 第401 期、《藝 術觀點》第 37期)

圖: 2011 年「當代藝評論與編輯實務教學術計畫」課程,計劃以本校《藝術觀點 ACT》雜誌為整合性實習平台,與各相關機構展開具特定目標的合作,如:深度報導、評析、運動籌畫等書寫計畫。

● 規劃、拓展師生至校外參訪,建立交流, 與研究活動《藝術觀點》雜誌於 2011 年榮獲第

三屆國家出版獎第一名「特優獎」 ,並入圍金鼎獎最佳主編獎!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當代藝術核心理論The core 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Art

(2012)

進階 課程設計之

圖: 1495-1498, Da Vinci, La Cène

圖: 2005, Marithe + François Girbaud

● 當 代 藝 術家成為多 元書寫 (plural writing) 的實踐者。字與物的世界之門向 我 們 敞 開 :Adorno 、 Horkheimer 、 Foucault 、 Lévi-Stauss 、 Barthes 、 Baudrillard 、 Stiegler… ,我們建構出流動思想家的圖像,成為當代藝術詩情畫意的民族誌學者。

當代藝術與評論領域

當代藝術策展與評論

Contemporary Art Curating and Criticism (2012)

課程設計之進階

● 西方藝術策展史上的里程碑自廿世紀以降,多座落在當代藝術的範疇。搭配當代藝術近一世紀以來逐步演變的諸多特質,公共危險罪的控訴、活物對於展示倫理及僵化展演空間所提出的質問、藝術博覽會的經濟產值、作品與展覽智慧財產權的嚴苛要求……,在在刺激獨立策展人的敏感心智及藝術史觀。

圖: 1969, Kunellis, Sans Titre, Installation à la Galerie de l’Attico à 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