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築技術 期末作業

Post on 16-Mar-2016

231 view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探討房子的熱環境評估分析,及利用焓濕圖解釋除濕原理,分析濕度對溫度的影響。

Transcript of 生態建築技術 期末作業

指導教授:陳上元

學生:王瑞鎂

學號:D9770480

根據”設計課”或”節能建築競圖”或住家的”基地”、”機能”作設計, 分析其各機能分區的”熱環境計算”

–載入基地所在的氣象資料–建立設計的分區域模型並且開口–針對熱負荷最多的區域規劃空調–計算需要多少的冷/熱空調以維持舒適環境–比較”不同分區(有/ 無)空調”的能量消耗狀況–評估後修正設計(比方加遮陽、改開口)–設計後再評估

區域設定

區域設定

主控系統-全空調系統

選定分析區域

溫控範圍

執行時間

空調曲線

空調曲線

由下圖可看出,兩圖並無差別。判斷可能原因是因為此區域剛好是座北朝南,不會曬到太陽,太陽東邊昇起,西邊下去,所以剛好可以避開,太陽光幾乎不會直射進屋內,室內的溫度會涼爽很多,所以加遮陽板並無太顯著的效果。

圖1.加入遮陽板前 圖2.加入遮陽板後

試以”焓濕圖”解釋”除濕”的原理,並說明除濕後,該除濕的空間溫度會上升還是下降,理由個別為何?

熱舒適範圍 絕對溼度

濕球溫度乾球溫度

相對溼度

乾球溫度:35相對溼度:60%濕球溫度:28.2

乾球溫度:35相對溼度:60%濕球溫度:21.6

由圖可知,降低濕度可降低溫度。

除濕機的工作原理是:由風扇將潮濕空氣抽入機內,通過熱交換器,此時空氣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變成乾燥的熱空氣排出機外,如此循環使室內濕度降低。

濕度高時散熱不易,使的溫度較高;若濕度降低,可使周圍環境變得較乾爽,溫度因此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