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计 学 原 理

Post on 03-Jan-2016

109 view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欢迎大家学习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营销及广告等专业课程:. 统 计 学 原 理. 主讲人 孔杏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 联系电话:88078549-8832 13588028009 邮箱: kx800@tom.com. 导 学. 主教材:《统计学原理》黄良文 陈仁恩 主编 辅导教材:《新编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 熊应进 刘建萍 黄思霞 主编 学习资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站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网站 自主学习平台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统 计 学 原 理

统 计 学 原 理主讲人 孔杏主讲人 孔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8807854988078549 -- 88328832 1358802800913588028009邮箱:邮箱: kx800@tom.comkx800@tom.com

欢迎大家学习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营销及广告等专业课程:

导 学导 学

主教材:《统计学原理》黄良文 陈仁恩 主编主教材:《统计学原理》黄良文 陈仁恩 主编 辅导教材:《新编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辅导教材:《新编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 熊应进 刘建萍 黄思霞 主编 熊应进 刘建萍 黄思霞 主编 学习资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站学习资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站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网站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网站 自主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平台 平时作业、教学辅导、参考资料、网上讨平时作业、教学辅导、参考资料、网上讨

论、论、 IPIP 课件课件

课程介绍课程介绍 《统计学原理》是开放专科会计学专业的一《统计学原理》是开放专科会计学专业的一

门必修课。门必修课。 学分:学分: 55 分分 学时:学时: 9090 学时学时 本学期安排本学期安排 1515 次课,共次课,共 4545 学时。学时。

考核说明考核说明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即学习过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即学习过程考核)包括 44 次平次平时作业、网上活动、到课率三部分。形成性时作业、网上活动、到课率三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2020 %。%。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占学期总成绩的 80%80% 。 。

试卷题型: (( 11 )单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单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 1212 % % (( 22 )多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多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 88 % % (( 33 )填空题:占全部试题的)填空题:占全部试题的 1010 % % (( 44 )判断题:占全部试题的)判断题:占全部试题的 1010 %% (( 55 )简答题:占全部试题的)简答题:占全部试题的 1010 %% (( 66 )计算分析题 :占全部试题的)计算分析题 :占全部试题的 5050 %%

本书的理论框架第一章 统计总论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四章 综合指标第五章 抽样估计第六章 假设检验第七章 相关分析第八章 指数分析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一章 统计总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第三节 统计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统计的涵义(三种涵义) (1)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

(2) 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3) 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统计活动—统计成果)

统计学—统计工作 (统计理论—统计实践)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三、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 、社会性 2 、总体性 3 、变异性

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 、大量观察法 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

2、统计分组法 根据事物内在的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

3、综合指标法 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4 、统计模型法 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 、归纳推断法 指以一定的置信标准要求,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

五、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社会经济统计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 、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 、总体单位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3 、总体与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二、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1 、单位标志 定义:单位标志简称为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分类:品质标志 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如性别、民族、籍贯、企业经济类型等,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示的)

数量标志 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一般用数字描述。如:年龄、总产值、利润、工资等 , 属于数量标志。

2 、标志表现 它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两种。品质标志表现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表现用数字表示。

3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在一个总体中,当某个标志在所有的单位上的具体表现都一样的时候,这个标志就叫不变标志。

可变标志:在一个总体中,当某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都有可能不同时,这个标志就叫可变标志。

4、变异和变量 变异:当可变标志的属性或特征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上,统计上称为变异。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

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1、统计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理解这一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点(注意与标志区别 ) :

( 1)统计指标能用数字表示(具有可量性) ( 2)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特征的(具有综合性)

( 3)统计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数量。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组成。

如浙江省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 11243亿元。 根据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分为 : 数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如工人数、人口数、总产值。

质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平均工资、出生率、利润率。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只有数量标志才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可以。

联系:指标值往往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2 、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互相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可通过职工人数、固定资产总额、利润额、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销售收入等一系列指标来反映。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分类:基本统计指标体系 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第三节 统计组织和管理一、统计的职能国家统计的三种职能:1、信息职能2、咨询职能3、监督职能

二、统计的组织 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的原则 我国的统计系统由综合统计系统、专业统计系统、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组成。

三、统计的管理 我国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 1)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 2)国家统计与地方统计的关系; ( 3)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的关系。

四、统计的法制 统计立法就是将统计工作的性质、任务、管理体制、工组制度、机构设置、有关当事人的职责、权利、义务以及奖惩等事项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