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責 -全力以赴 沒有藉口

Post on 20-Jun-2015

5.271 view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台大EMBA的第一堂課 3M、微軟共同的核心能力

Transcript of 當責 -全力以赴 沒有藉口

當責全力以赴 沒有藉口

台大 EMBA 的第一堂課 3M 、微軟共同的核心能力

2009.7 月號

為「最終成果」負「完全責任」 責任有 3 個等級:

第一級是官僚:只關心自己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在乎客戶需要或成果。

第二級是負責:有責任感的人會確實執行被交付的任務及對自己所訂下的承諾,並產出結果,不過通常不願承擔額外過失責任。

第三級是當責:不只交出成果,更常會「 Under Promise ,Over Delivery 」,亦即提供給顧客意料之外的滿意。

受害者──職涯死亡漩渦的開端

「受害者循環」 3 個模式 所謂的「受害者循環」,是指人們在處理問題時,

往往用一些乏善可陳的藉口來推託或卸責。

1. 水平線模式

2. 企圖心模式

3. 同心圓模式

當責金字塔

ARCI( 阿喜法則 )4 種角色責任1. 當責者( Accountable ): 必須負起專案或任務的全部責任的人2. 負責者( Responsible ): 在當責者領導之下做事的執行者3. 諮詢者( Consulted ): 當責者在做出重大決定前,向他尋求建議或徵詢

意見的對象4. 告知者( Informed ): 在決策做成或行動完成後,必須被知會的人

如何將當責融入工作流程 ?

「 SIMPLE 流程」1. 設定期望( S , Set Expectation )2. 要求承諾( I , Invite Commitment )3. 衡量進度( M , Measure Progress )4. 提供回饋( P , Promote Feedback )5. 連結後果( L , Link to Consequence )6. 評估成效( E , Evaluate Effectiveness )

釐清當責的 5 個誤解1 :訂定高標準「個人期望值」2 :活出「誠信正直」的真義3 :將「當責」視為「動詞」4 :接受變革與衝突5 :幫助旁人發展個人當責

用當責提升執行力打造領導行為,交出成果來!

以當責促成跨部門合作發揮影響力,打破部門藩籬

以當責達成目標管理用對的邏輯做對的事

用當責培養領導人才信任部屬,抵抗「責任感中毒」

台大 EMBA 執行長 陳鴻基

想避免風險,就要多走這一哩路 !

當責概念的推動者 張文隆

採取行動 拿出成果拒當受害者!

更多商管簡報,請上「經理人分享 + 」www.managershare.com.tw

更多商管文章,請上「經理人」www.managertoday.com.tw